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_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九  年级 历史  学科中考复习导学案主备人  杨小勇           审核人             复备人      章、节七上第一、二单元课题中华文明、国家产生、社会变革复习 目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生活、黄帝、禅让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西周分封制、司母戊鼎、春秋霸主、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甲骨文、孔子、诸子百家重点重点:商鞅变法导学复习过程教师复备(学生笔记)一、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主题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分别介绍了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类的形成)、原始的农耕生活(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演变)、华夏之祖(中华民族的形成)。 第二单元主题是国家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主要介绍了自夏朝建立后到秦朝建立以前(即止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主要介绍了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巩固和发展时期,系统介绍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巩固措施(夏商周的兴亡和西周的分封制)、社会经济(灿烂的青铜文明)、社会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及早期国家的文化成就(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体系建构 第一单元的知识体系: 中     祖国      元谋人    时间              地点                华     境内                地位                                  文     的        北京人    时间              地点                明     远古                特长:会使用                       的     居民 起     原始的    河姆渡    时间:           地点(流域)          源     农耕                农作物:                        1234567       生活                房屋:                                         半坡     时间             地点(流域)                                         农作物                                                       房屋                                                         特长:会制作                              华夏    华夏族形成的时间:       主要部落               之祖    我们常自豪的称自己为                              华夏之祖、人文初祖(中华民族的始祖):                  禅让制   实行禅让制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禅让制的实质是:                            第二单元的知识体系: 国     王位世袭制(家天下)代替禅让制(公天下)的标志是:          1234567家     夏 :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暴君            的     商 :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暴君            产     西周 :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暴君            生     西周的   目的:                        朝代               和     分封制   内容:        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           。       必须服从         社                    的命令,向        交纳贡品,平时          ,战 会                    时带兵                     。 的               作用:开发了                ,巩固了          ,西周成为一个           的国家。 变     灿烂的青铜文明:司母戊鼎:朝代:          地位:            革     春秋      春秋时期的霸主:                              1234567       战国的    战国七雄:名称:                       方位         纷争                                   大     都江堰: 时期:            修建者:       地点(流域): 变              作用:使                  成为天府之国 革     商鞅   时间:               国君:               的     变法   内容:国家承认              ,允许          ;奖励           ,生产              多的人,可免除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 时                 田宅,废除的                    的特权;建立          ,由        直接派官吏治理。 代            作用:秦国成为战国后期          的      国家,为秦的统一                  。                     意义(影响):1、商鞅变法时战国时期一次成功的社会                         变革,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潮流,它的成功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巩固                      的需要,对当时社会转折起到了促进和催化作用,                      改革的目的和效果达到了完美统一,推动了社会发展。                           2、各国经过变法,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阶级和        阶级的矛盾。             中华   甲骨文:朝代     地位              发现的意义   1234567            文化   孔子 地位:大思想家:        学派的创始人,提出              的                大教育家:创办       ,提出        等            勃兴        孔子学说的地位:成为           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百家  学派  创始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争鸣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三、练习巩固   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  )万年a、10  b、20  c、100   d、200 2、用蒸的办法制作米饭,是我们祖先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他们最可能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每年清明时节,各地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祭拜,表达对黄帝的景仰之情,黄帝之所以受到后人尊敬,是因为(  )a、打败蚩尤   b、教人们挖井   c、与炎帝联盟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它最有可能出现于(  )a、北京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夏朝建立初期 5、“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农,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确定亲属   b、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    c、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d、氏族家长制大家庭的出现 6、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色彩的福娃。其中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你知道制造这种彩陶图案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7、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热播的《<论语>心得》,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8、成都平原能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下列哪项水利工程(   )a、大禹治水   b、灵渠   c、都江堰    d、三峡大坝 9、对我国后世思想影响最大的是(  )学说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10、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11、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在咸阳城下,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布变法的内容。听了这些内容,底下的人群议论纷纷。不同的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请回答: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1234567(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比较满意?为什么? (3)法令中哪一条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结合所学内容,说说商鞅变法索取的作用。 师生反思 

课堂检测题填充(30分)1、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       万年的           人。2、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           ,住           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种植           ,住           房屋。3、我国      流域的炎帝黄帝(两个部落首领)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      族,我们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后人尊称黄帝为“          ”。4.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     、禹。这一时期所采取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         ”。5.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公元前     年禹建立      。我国的文明历史从这里开始。6、标志着世袭制制代替了       制,“公天下”变成了“ 家天下”的事件是     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7、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        制。8、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9、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是          。10、战国时期,各国都在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11、公元前356  年,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是①国家承认        ,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    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12、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时开始。123456713、孔子,春秋晚期人,是        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  大思想家  他提出“     ”的学说;同时,孔子又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        》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821.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