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古诗三首]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教材教法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1-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地位分析

从明朝开始,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本节教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明朝是怎样建立的;另一方面,明朝建立后又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而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重点分析

明朝的勃兴是本课的重点。一、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巩固和发展了自己的根据地,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壮大,1368年建立明朝。二,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1368年8月,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到塞外,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三,朱元璋用近20年的时间,消灭了元的残余及其他割据势力,到1387年,基本上统一全国。

明太祖加强君权。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中央机构进行改革,把原先掌握中央大部分权力、对君权起限制作用的丞相废除,取消了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中央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的权力更大了。

难点分析

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消极作用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总结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学生讨论其消极作用,进一步明确明朝经过改革国家机构,全国的军政司法大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恰恰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走向没落,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八股取士等,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重点突破方案

1.明朝的建立。解决办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

2.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决办法:以讲述为主,穿插提问,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法建议

1.建议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挂图等多种形式,以帮助学生理解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2.建议采取问题法、讲述法、启发式、讨论法和阅读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法指导

本课与以前的知识联系较多,涉及到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根据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这一认知特点,要求学生:

1.课前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预习新课,找出本课的知识点,列出学习提纲,不懂的做出标记;

2.课外要阅读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故事,以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3.指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的方法;

4.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638.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