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中成长微课视频_第1课成长在社会复习教学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9-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1课复习教学案复习内容:成长在社会      复习过程:一 、熟悉知识能力要求,自己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重要考点.

课题

中考考点

能级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第1课成长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心社会发展

√√学会亲近社会

√√√自觉服务社会

√     二、师生互动(找关键词,并思考下列相关基本问题)

总体关键词:社会

和谐社会:定义或特征?  原因或意义? 

关心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如何关心?

亲近社会:含义?原因?如何亲近 ?

社会公德:定义?意义?内容?

服务社会:如何服务?责任的主次?

奉献社会:原因?如何奉献?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和谐社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社会总体上不和谐的,但面临人口、资源等各种问题与新的挑战

b构建和谐社会是人们的最高理想

c和谐社会就是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自然与人和谐相处

d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xx曾提出:“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看,提倡“共建”的依据是                                (      )

a、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b、人们的全面进步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c、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d、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3.关心社会不仅仅是要了解社会的变化,更重要的是                          (      )a、关心时事                b、懂得个人离不开社会的道理   c、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      d、明确责任义务,主动以实际行动亲近、服务社会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青少年也要关心社会   (      )①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是热爱祖国的表现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④因为社会与我们关系密切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345675、下列行为中属于亲近社会行为的是                                         (      )①某工人勇救落水儿童   ②中学生放学后做交通志愿者③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而无动于衷 ④参加献爱心活动,为灾区人民募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我们所倡导的社会公德是                                                 (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c、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d、合理分工、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相互沟通、求同存异7、之所以要形成讲公德、讲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因为                         (      )   ①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③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个人利益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有多种表现形式。下列属于正确形式的是               (     )

①舍己为人,大公无私 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③服务他人,爱岗敬业 ④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       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关于奉献社会看法正确的是                                             (      )

①人与人需要相互帮助,美好生活要大家共同创造

②不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更要为社会奉献爱心力量1234567

③奉献社会就是要捐款

④奉献社会不仅要平常关爱社会,而且在祖国危难时不畏牺牲,挺身而出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0、材料一:人民网上海频道XX年10月10日电 (记者姜泓冰)XX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招募活动开展5个月,报名人数已超过42万;参与迎世博的“三五”集中行动的市民更多达950万人。浓厚的迎世博氛围,已成为上海探索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管理服务机制、提高市民文明行为的良好契机。材料二:XX年10月24日下午,荆州市长江大学文理学院40多名学生,在长江观音矶附近的沙市宝塔河段沙滩上秋游野炊。见义勇为大学生搭人梯救落水儿童时,两位落水少年获救了,而三位英雄已经沉入苍茫而冰冷的江水中,一渔船停在附近,大学生多次跪求船主施救遭拒,船主称“活人不救,只捞尸体”。材料三:西南干旱后,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向全校发出捐款的倡议书(节选):……在这些受灾人口当中,就有上百万中小学生和老师。每一位富有爱心的人肯定会感到揪心。在此,我班全体团员倡议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用我们的爱心去换来股股清泉,解灾区同伴之渴!我们的力量或许微薄,但情暖人间,送到了灾区便是救命的甘霖,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与受灾群众一起共度难关,早日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阅读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一个什么做人的道理(2)大学生救人,可船主称“活人不救,只捞尸体”,请分别评价他们的言行(3)请你给倡议书的最后部分补上有关捐款事项的内容(提示:可以从捐款时间、款物上交人或账号、捐款结果公示等方面列写)

思想品德九年级第2-3课复习教学案复习内容:融入民族文化    复习过程:一 、熟悉知识能力要求,自己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重要考点.

课题

中考考点

能级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第3课笑对生活人生难免有挫折

战胜挫折开拓创新

√二、师生互动(找关键词,并思考下列相关基本问题)

总体关键词:文化 创新

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原因?如何增强?

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民族精神:定义?内容?核心内容?为什么要弘扬?如何弘扬?丰富和发展?

挫折:定义?因素?双重影响?态度? 

创新:与挫折关系? 原因?

三、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强烈地震,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人向受灾地区和百姓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      )1234567①这是中华民族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体现  ②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亲和力源于对民族文化认同③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这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的体现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XX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舞动的北京”(右图)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启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②吸收健康的外来文化③传承中华文明,排斥外来文化  ④在实践中,不断创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3、导致挫折的因素有                                     (      )     

①主观因素      ②自然因素   ③生理因素     ④客观因素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  ①文化认同就是人类的文化要一样    ②文化认同能够提高民族凝聚力③文化认同就是要认同西方文化      ④文化认同要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5、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  ①外来文化有许多优秀思想有利于我们打开思路       ②外来文化与我们青少年无关1234567③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势发展,我们要融入世界文化潮流  ④外来文化肯定对青少年不好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6、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历史蔓延的推动力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体现 ③弘扬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④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7、海峡两岸统一的文化基础是                                              (      )     a、大陆台湾山水相连              b、两岸认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     c、两岸人民都是龙的传人          d、大陆台湾经济发展差距日益缩小8、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想成的民族精神有                  (      )  ①载人航天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抗震救灾精神  ④雷锋精神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下列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3456710、下列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      )①海尔集团从中国走向世界,为民族争光 ②航天人攀登现代科技 发射两弹一星创造奇迹 ③中国奥运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  ④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为中国革命做贡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亮剑精神。对“亮剑”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亮剑”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④“亮剑”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下列关于创新看法正确的是a创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b创新是战胜困难的必由之路  c创新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无关d创新能力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二)非选择题材料一:北京奥运会举办前,世界上崇尚奥林匹克精神的人们把期待的目光更多的投向中国。奥运圣火在一些境外城市传递时,当地华侨华人和中国留学生表现了极高的热情。他们挥舞着五星红旗和五环旗,高喊“奥运加油,中国加油”,还高唱《歌唱祖国》。有的还表演舞龙、舞狮、传统歌舞和武术,给现场带来了许多欢乐。材料二:奥运圣火境外传递过程中有阳光也有风雨,一些地方发生了对中国不友好的事情,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有网民为此十分气愤,提议在北京奥运时不给这些地方的运动员加油,不为他们喝彩。材料三:奥运圣火也在扬州传递,我们为此感到骄傲。扬州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东进黄海,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在境内交汇。扬州至今已有25XX年的建城史。扬州文化底蕴深厚,扬州八怪、扬州园林、扬州玉器、扬州漆器、扬州戏曲、扬州雕版印刷、扬州剪纸等,都是扬州古代文化的象征。扬州是风景秀美的旅游名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中国最著名的湖上园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刹大名寺等旅游景点。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加油”表达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种什么情怀?(2)你觉得网民的提议妥当吗?请说说理由。(至少说出三点理由)1234567(3)请为扬州继续提升文化内涵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课复习教学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 c d d c    a d b b二、非选择题(1)亲近服务社会不仅在平时的言行中,更要在危难的时刻能挺身而出(2)大学生救人的行为是高尚的,是对社会的关心亲近,是见义勇为 乐于奉献社会船主称“活人不救,只捞尸体”,这是不关心、亲近社会,是冷漠自私的行为。我们要学习大学生的行为,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中学生(3)捐款上交时间  年月日  地点:如团委办公室 结果将统计公布在学校公示栏上,各班注意捐款事项告知家长,注意钱款安全等

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课复习教学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 c d c d    d c b d d    c  c二、非选择题(1)爱国主义  或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不妥当,因为我们

不仅应该注重民族意识的提高,还要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参与的全球观念:

要发扬奥林匹克精神;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维护国家形象;   要理性表达爱国情感等。

(3)比如,加大扬州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将扬州文化融入时代特色加以创新等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4112.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