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问法】中考政治《走进法律,了解法律》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9-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专题二第一课时《走进法律,了解法律》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

能力 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记忆 了解规则的种类,指导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道理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理解 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义。 法律的作用 理解 举例说明法律的作用及其表现 对待法律应有的态度 运用 在实践生活中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型和后果 理解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理解 立即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刑罚的种类 识记 指导刑罚的含义,了解刑罚的种类

犯罪的危害 运用 认识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收集案例,说明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通过案例,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初一下学期学习的,学生当时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也不够细致,所以基础较为薄弱,未能把知识与实际结合。 (二)相关资源链接 1、《指导书》;     2、广州市近几年的中考题及各区的模拟题; 【重难点解答】 1、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犯罪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法律的作用;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 【学习评价】  学习卷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练结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1、收集近年与本课题有关中考题及相关时政材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编写学习卷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在十字路口,尽管人多车杂,但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道路也就畅通无阻。这说明什么?

让学生明确认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在分析中回顾知识

阅读材料并讨论分析: 初中生李某平时在学校喜欢给同学起绰号,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上课不认真,经常迟到旷课,却交作业,在校外结识了一群“朋友”,在这些“朋友”的“示范”下吸食毒品。由于囊中羞涩,李某多次持刀勒索低年级同学的钱财。在一次与勒索对象的争执中,他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刺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考虑到案发时李某刚满十六周岁,当地法院对他进行了不公开审理,依法予以刑事制裁。 1、  在案例中,李某违反了哪些规则? 2、  在案例中,李某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 3、  法律有什么特征和作用? 4、  什么是违法行为?有多少类?如何区分? 5、  李某的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哪些是犯罪?为什么? 6、  犯罪有什么特征?应受到什么处罚? 7、  法院对李某依法予以刑事制裁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8、  李某走向犯罪的过程及法院的判决给你什么启示?

运用案例,让学生在分析中回顾所学知识,落实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

构建知识框架

小组形式,对本课题的考点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构建知识框架 12

梳理知识,明确知识内在的关系,巩固本框知识的复习

练习巩固

以近年的中考题及一些时政组编的练习进行针对训练,以落实考点的掌握。

落实考点的掌握,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一、走进法律、了解法律 1、社会规则的种类级区别 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法律的显著特征 (2)法律的作用 (3)我们对待法律的态度 3、违法与犯罪 (1)违法行为的含义 (2)违法行为的种类与区别 (3)犯罪的含义 (4)犯罪的基本特征 (5)刑罚的含义与种类 4、认清犯罪的危害 课后反思:    复习指导书是考试的指导大纲,在第二学期进行全面复习的时候,应该怎样用好复习指导书,这是我们在初三复习的时候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专题一到四,这四个专题是初一初二的知识,学生遗忘较多,怎样利用指导书让学生回忆并掌握好知识又不至于重复上课,这很重要。单一的把知识重新划分知识提纲,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并容易遗忘。因此使用案例分析,尤其是使用与学生最靠近的事例进行分析,既巩固知识有提高分析能力。同时对于指导书,我们还是要尽可能让学生回家把指导书自己提前看一次(可以适当使用一些预习的练习),把每个专题的知识按照知识概要的要求认真预习,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做案例分析,甚至通过易错易混淆知识的分辨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4081.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