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上册第三课人教版_人教版初三政治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8-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引言
小泽向市长反映非法经营的网吧
——参与政治生活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第一节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 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活动一】你知道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力的吗?
答: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利。因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1)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利。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②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接受它监督。③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等。
【活动二】从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代会通过,我们可以说: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是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不满意,人大代表不赞成就是人民不赞成。
﹡体现了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增强;  ﹡体现了人大代表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职责的意识增强;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  ﹡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对它们提出质询案等等。○从该事件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答: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它监督,向它汇报工作。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xx、xx主席、国务院总理等的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活动三】人民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是通过爱行使的。例如:
﹡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决定兴建长江三峡工程;  ﹡设立重庆直辖市。
○你还知道哪些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权力的事例?
答: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决定修建青藏铁路等等。
2、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活动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一览表
结论——我国是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体现出我国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通过法律解决,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
立法工作与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关系:有法可依即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依法治国:a、标准是宪法和法律;b、主体是人民;c、目的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d、实质是崇尚法律权威,认为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意识。
②依法治国的意义:a、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1234
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为什么?)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千里秒毫 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3)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活动二】你能说出哪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活动?
答:文化稽查对依法查处非法出版物;税务部门依法征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公安部门依法清理流动人口等等。
(3)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活动三】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有没有遇到过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情?如果有,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答:有。通过村民委员会调解;经过消协调解或仲裁;通过诉讼等等。
第二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活动一】从法律家族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
答: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b、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宪法的地位及其作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宪法的基本内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等。
国家的性质: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根本制度:宪法第2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活动二】为什么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进了宪法?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把它写入宪法,可以加强对人权的保护。具有以下意义:a、将对我国的立法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b、有利于指导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权;c、有利于指导人与社会、人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d、有利于公民依法维护自身权利。1234
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3)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活动三】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答:(1)因为: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b、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2)以法律为武器,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活动四】你能说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吗?
答:是“母子”关系。即: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b、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为什么?)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什么是法律效力?所谓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小结: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第三节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活动一】选举权属于哪种公民权?行使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答:选举权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
行使选举权需要的条件: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②年满18周岁;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1) 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活动二】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答: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a、权力需要监督和制约;b、每个公民都要承担监督的责任;c、每个公民都要关注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d、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
(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①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②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③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 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1234
【活动三】阅读下列材料,并指出其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②通过媒体工具;③向有关部门反映。
(4)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公民应如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或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
答: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①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活动四】上述做法哪些正确?那些不正确?为什么?
答:(1)采用书信向报刊投稿和采用电话等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等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做法都符合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2)采用贴大字报、采取聚众闹事等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2、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
【活动五】地图的完整与否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答:a、地图的完整反映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繁荣富强。b、地图不完整反映着国家利益受损害,领土不完整,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
(1)国家安全的涵义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自己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活动六】小明有几种选择?分别产生什么后果?如果是你,会怎样选择?
答:(1)第一种选择:出卖情报。后果:a、使工厂倒闭,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害了国家安全。b、对小民以及他的父亲来说,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担法律责任。  (2)第二种选择:拒绝。后果:保护了工厂的安全,保护了工人们的利益,维护了国家安全,保护了国家秘密,履行了公民的义务,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3)如果是我,会选择第二种。
(3)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公民应怎样保守国家秘密?)
①保守国家秘密。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③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
(4)、公民应如何维护国家秘密,自觉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
答: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3937.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