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社会稳定经济才能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8-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过程说明。知道“三个代表”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失败,中国共产党却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向胜利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重温近现代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历程,特别是通过对学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历史,使学生从历史与理论相统一的高度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觉悟。
2、使学生理解“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教学建议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本节的重点。
因为只有让学生搞清楚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才能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是通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清楚为什么,从而清楚在学生当中的一些错误认识。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如下知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为了求得祖国独立和富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艰辛探索。以太平天国、义和团为代表的农民运动失败了;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海战中的惨败表明地主阶级改革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中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仅仅持续103天就遭到了失败;辛亥革命也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艰辛的探索,悲壮的抗争,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先进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成功缔造了新中国。近代中国百年探索的历程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的难点。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就确定的奋斗目标。但是,基于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党确定实现社会主义分两步走,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教法建议:
本节主要讲述了中国百年探索的历史,虽然离学生较远,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丰富的史实材料帮助学生跨越时空,置身于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中。关于本节的教法,建议教师参考以下内容:

话剧表演课。
上一种方法是“看”历史,这种方法是“演”历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某一历史事实编排话剧,分组进行,每组的主题不同,要兼顾多个历史时期。每演出一段或者演出几段后,老师组织讨论,问题要有深度,使讨论结果直中要害。使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可歌可泣的抗争,结果却大不相同。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策划、组织,精心准备,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表演的简单、流俗或不认真、不严肃。也提醒教师不要认为学生从未表演过或很少表演,肯定演不好,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而且这种能力也需要老师的逐渐培养。

演讲或讲故事
这种教法也需要教师提前安排,给学生明确的分工。简单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以叙事为主,一部分以评论为主。比如说,有同学讲述农民的英勇抗争,就有同学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进行综合评述。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得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结论。文章可以是由学生查阅到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创作的,视准备时间和学生情况而定。

影视鉴赏课。
关于这段历史的影视资料非常丰富,教师可以精选一些片段,比如《鸦片战争》或《林则徐》片段,《太平天国》片段,《甲午风云》片段,《谭嗣同》片段,《孙中山》片段,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各团体的抗争。这些片段既要反映人民的英勇,也要反映出失败的原因,好让师生在欣赏的同时,能够展开分析和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结论。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教师可以选择《长征》、《地道战》、《地雷战》、《洪湖赤卫队》、《中华女儿》、《国歌》、《大决战》、《开国大典》等一些影片,体现其先进性、革命的彻底性。让学生在欣赏与评析的过程中,体会“”的道理。

 

教学设计示例

艰辛的探索

教学重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录像:《世纪中国》片段: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列强为什么会侵略中国?这种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莫大的骄傲,同时也使一些统治者以"大国"自居,目空一切,雄视万方,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而此时的西方资本主义早已冲破封建统治的罗网,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将一度领先的中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中国的神秘、中国的文明、中国的珍宝使西方早已觊觎良久,而中国的落后又给他们带来了可乘之机。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侵入中国的领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悲怆的一页。

艰辛的探索(板书)
百年悲怆(板书)
展示图片:八国联军进北京、圆明园原景及残迹。

路在何方(板书)
国家民族的灾难,促使中国人民举起了反抗的旗帜。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为中国的前途上下求索。

(一) 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运动
录像:《义和团运动》
这段录像不但介绍了义和团的英勇抗争,也分析了其失败的原因。教师可以一起播放,也可以分为两段播放,放完第一段义和团的英勇抗争后,让学生讨论运动结果及失败的原因,再播放第二段,看看学生的分析是否正确。关键要让学生认识到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

(二)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图片:慈禧、光绪、康有为、梁启超、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后的遗物等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谭嗣同》等相关影片,有上网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课堂上看网上连环画,了解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的故事。)
讨论:戊戌变法为什么会以失败而告终?
学生应大致分析到如下内容:脱离群众;依靠光绪--一个没有实权的封建君主;幻想得到某些帝国主义大国的同情和支持。

(三)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图片:辛亥革命系列图片
老师讲解:辛亥革命比起前几次运动,自然有它的进步性;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辛亥革命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学生活动,任选其一:
(1) 学生讨论: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 设想:如果当时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会如何?
(3) 小辩论:社会主义能救中国VS资本主义能救中国

如果选用(1),可以是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是前后桌讨论或者分组讨论。如果选用(2),可在课前即把学生分为四组,并把座位分成四个区。如果选用(3),要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安排:学生能力强,可以课堂上即兴辩论,能力弱,老师一定要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但要在辩论后说明,真理是越辩越明,而不是谁胜谁即是真理。
通过活动总结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小结: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为:一方面,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另一方面,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见,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作出的选择,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探究活动


教师可以参照本节的教法建议,如果选用其中一种教法,另外两种教法就可以作为探究活动。

或者开展以下活动:
l.全班搞英雄人物、爱国人士名人名言录。
2.开展一次“每当唱起国歌,我想到的()…”的主题班会。
3.整理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知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3657.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