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_第四课 第八框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8-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四课  第八框题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开放的思维方式分析有关的文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传统,让学生讨论分析其精华和糟粕,进一步认识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我国文化的发展和既有深厚的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又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基本要求

理解: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

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教学难点 

如何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法设计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资料、图片或实物,介绍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去调查。然后让学生从中判断哪些是优秀的,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吸收的,哪些是糟粕,要求我们必须摒弃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投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学生分析它们各自的含义,教师引导,说明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饱含着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讲解新课

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板书)

1、永不枯竭的源泉(板书)

教师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记录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见下表: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糟粕

物质方面

思想方面

物质方面

思想方面

勤劳勇敢、开拓创新、改革开放、自由平等、竞争、兼容、科学理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民主、法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勇于牺牲、艰苦创业、勤俭节约

道德文章主义、天命、天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阿Q精神胜利法、君权至上观念、臣民观念、三纲五常

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课堂交流之后,学生讨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通过讨论,学生应明确如下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结合时代有选择地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传统文化也只有结合新时代和时间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P107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P107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再内的一切文明成果。

P108  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

P108  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海纳百川  博采众长(板书)

学生填写下表:

中国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印度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埃及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其他你所了解的国家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中国历史上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中国现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学生填写完表格之后,同桌交流、讨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懂得: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历史。P108

1)文明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板书)

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P109 

2)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板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P109 

巩固总结

例:华西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常抓常新。华西村民不信迷信,不搞赌博,不染“黄、黑、娼、毒”,追求高尚,追求进步。华西建起国内唯一,国外没有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把精神文明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在干部和群众中积极开展“六爱”、“十富赞歌”、 “十穷戒词”、 “三正”、 “三平”、“三守”、“三不倒”等教育活动。华西人的行为准则是: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早在1985年吕月,吴仁宝就带领华西大大小小的100多名干部,来到南京雨花石,面对烈士纪念碑举手宣誓,表达了他们走共同富裕的决心。从那时起,华西人高举共同富裕的旗帜,从本村走向邻村,从东部走向西部。从1989年开始,华西就着力对周边村给予项目、技术、资金上的帮带,现在已经有8个周边村加入了华西集团。与此同时,华西村还对苏南苏北30多家单位进行了帮扶,为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基层干部100多期1万余人。与黑龙江肇东和宁夏银川合作建的两个省外华西村,帮助那里的农民修房盖屋,进行异地脱贫。

提问:

1、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华西人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富裕之路?

2、华西村的发展变化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以及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的把握。什么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什么是"先富带后富"?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能不能实现?没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能不能快速发展?这都是这道题要求学生思考的内容。

答案:

1、华西人走的是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板书设计 

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永不枯竭的源泉

2、海纳百川  博采众长

1)文明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2)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

布置作业 

你认为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在哪里?各自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教学后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3522.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