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直播】第一课 第三框 等级森严的殿堂——封建社会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8-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三框题       等级森严的殿堂——封建社会


   [教材分析] 
 讲述继奴隶社会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也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讲封建社会的进步性及剥削关系。 首先指出,"封建社会的生产以农业为主,农民是生产者。由于农民古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因此,与奴隶社会相比,封建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次,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地主阶级依靠对土地的所有权,通过地租来残酷地剥削农民。〉所以说,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最后,地主阶级还通过放高利贷、收缴苛捐苛捐杂税、强迫农民服德役等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
      第二层次,阐明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首先,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等级从属关系,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压迫农民的工具。其次,地主阶级还利用封建迷信、封建道德等,给劳动人民套上精神枷锁,以束缚他们的思想。再次、农民为反对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进行反抗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最后,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劳动力都才导不到解决,封建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这就预示着旧的社会制度的灭亡和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
    与奴隶制相比,封建社会进步性的主要表现;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榨取地租;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最高形式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对比分析,学会比较的能力。
  2)通过对一些史事、影片片段等的分析,逐步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逐步培养能自主发表个人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古代社会的更替变迁,体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明了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课程标准]
  1、教学内容
    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2、基本要求
    识记: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教学重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也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教学难点 ]
使学生认清封建专制统治的反动本质,尤其是肃清封建残余思想的艰巨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图示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展示两幅图:    图一、奴隶破坏生产工具(或奴隶主庄园衰落的景象)     图二、宋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提问: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情景?说明了什么?
        第一幅图反映的是奴隶社会末期,由于奴隶主对奴隶的野蛮、残暴的剥削和压迫,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向前发展。   第二幅图则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发展与经济繁荣。
讲解新课
    残酷的奴隶制度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来代替,这就是封建社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框的内容:
预习题:阅读p12正文段及p12-13小字材料,思考:(1)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2)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三、等级森严的殿堂--封建社会(板书)
提问:从图中的繁荣景象及p12-13小字材料,同学们可曾思考过为什么封建社会的建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与奴隶制相比,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儿?
1、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板书)
1)与奴隶制相比,封建社会进步性的主要表现(板书)
    同学们回忆奴隶制的主要特点,结合历史课所学的相关知识,将两种制度做一个对比分析。(学生活动:回忆、讨论、填表、分析)
                 
      分析中,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封建社会的建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总之,与奴隶制相比,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有其进步性,适应当时生产的发展,因而能将其取而代之。虽然封建制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但有一点却没有改变。它仍是一种剥削制度。让我们先从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说起。
预习题:阅读p13正文段,思考:(1)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
2)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板书)
     播放电影《白毛女》片头的歌曲,结合P13西汉政治家董仲舒说的话,又如:我国封建时代,占人口10%的地主阶级,占有全国耕地的80%以上,而90%的农民阶级只有10%-20%的土地。 分析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由此产生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农民要受地主的剥削?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地主阶级堂握了绝大部分土地的所有权,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却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少量的土地。农民为了进行生产,维持生活,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这样.农民就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并把大部分劳动产品作为地租,交给地主,遭受地主的剥削。所以说,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归纳,得出结论: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即封建剥削的基础。
巩固题: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3)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方式(怎样剥削?)
①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榨取地租
 提问:除地租以外,还有哪些剥削方式?
分析以下材料:杜甫的《兵车行》、《石壕吏》或者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1、民谣:农民头两把刀,租税重,利钱高(另见巩固题)
   2、《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戊。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使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纳得出: 地主还通过放高利贷、收缴苛捐杂税、强迫农民服徭役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
②地主还通过放高利贷;③收缴苛捐杂税;④强迫农民服徭役
      讲影片《白毛女》中杨白劳到地主黄世仁家还利钱时的情景。    提问:杨白劳被逼迫在卖女儿的文契上按了手印后,本想去找说理的地方。但黄世仁的管家却说:"你上哪儿告去?少东家就是本地的县长,黄家就是衙门。"这说明了什么?
       地主阶级在经济上残酷剥削农民的同时,还利用封建统治政权来压迫农民,达到其剥削农民的罪恶目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封建专制的统治罗网的主要内容。
巩固题:
   (1)"农民头上两把刀。租税重,利钱高。" 这首民谣是对哪个社会生产关系的生动写照?请指出哪一把刀描述的是农民受剥削的主要方式?请用政治术语描述造成这种状况的基础是什么?
   (2)"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 这首民谣描述农民受剥削的重要手段是什么?
   (3)杜甫《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宵"形象揭露了什么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2、封建专制的统治罗网(板书)
     在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下,有些事会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请听或讲《红楼梦》元春省亲片段结合P14图“金字塔状的封建等级”。
提问:影片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什么特点?第二幅图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如何理解? 
回答:两个内容都形象地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1)森严的等级制度(板书)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等级从属关系,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封建等级制度与封建特权紧密相连,等级地位越高,享受的特权就越大。
    想一想:封建社会的掌权者是哪一个阶级?他们主要靠什么维护其统治秩序与特权的?阅读P14的内容,找出答案:
     封建社会的掌权者是地主阶级。他们不仅依靠暴力进行统治,还利用封建迷信、封建道德,宣扬"君权神授",扶植教会势力,以束缚劳动人民的思想,妄图使他们放弃反封建的斗争。
2)封建迷信、封建道德等精神枷锁(板书)
    让学生举例:(1)封建迷信:装神弄鬼、妖言惑众、驱鬼治病、相面揣骨、测字算命;(2)封建道德:三纲五常、君权神授。
    教师:我们学习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了地主阶级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这将导致什么结果呢? 学生阅读P15后归纳:必然激起农民的反抗斗争。
    从产生阶级、出现阶级压迫后,就有被压迫阶级的各种反抗斗争。从奴隶社会的破坏工具等,到封建社会的抗阻抗粮,直至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给封建地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可见,
3)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板书)
时代   主要的农民起义                   结果
秦 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反秦   改朝换代
汉 绿林、赤眉黄巾起义                         被镇压
隋 翟让李密领导的起义                         被镇压
唐 黄巢起义                                              被镇压
宋 宋江、方腊领导的起义                         被镇压
元 朱元璋领导的起义                          改朝换代
明 李自成领导的起义                          被镇压
清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被镇压
 [巩固总结]
     1、p16"阅读与思考"的提示题。
    2、封建社会的建立与奴隶制相比,确有其进步性。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后,在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制度对生产的束缚日益严重,封建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3472.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