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威尼斯商人》九下12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7-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思想】
  《威尼斯商人》在九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戏剧”和“欣赏”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同时关注的核心词。根据初三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在熟悉剧情的基础上,把握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理解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欣赏丰富生动的莎剧语言。
  课文节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描述了威尼斯法庭审判“一磅肉”的致命合约案件的经过,歌颂了友谊和爱情,批判了贪婪与残酷,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在课前布置预习课文,熟悉故事情节是必要的。
  该剧最值得深究的是夏洛克的形象及其意义。传统观点认为夏洛克是世界文学长廊中吝啬鬼的典型,嗜财如命又狡诈凶残,《威尼斯商人》也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喜剧的代表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夏洛克有了更人性的理解,而《威尼斯商人》也成了莎翁喜剧中“最富于悲剧性者”。如何理解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文学常识,把握矛盾冲突,理解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掌握剧本欣赏的基本方法,演读、品味欣赏戏剧语言,学会从语言出发分析人物性格。
  3.体会安东尼奥、巴萨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鲍西娅的沉着机智,夏洛克的复仇心理,感悟洋溢在剧本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剧中的是非善恶有自己的分辨和关涉社会人生的思考。
  【教学方法】 讨论、表演法等。
  【教课时数】 2课时
  方案a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从文艺复兴时期引出莎士比亚,并简要介绍节选部分前半场的内容。
  二、在预习基础上,用一句话概述戏剧情节。(要求:注意故事发生的地点、事件、人物、结局) 三、朗读课文,把握矛盾冲突。
  1.以鲍西娅的出场为界,把全剧分为两个部分,分角色朗读上半场。
  2.师生共同评点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品味戏剧语言,初步感知人物性格特点,进一步熟悉上半场戏剧情节。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赏析戏剧矛盾冲突的特点。
  主问题:
  1.鲍西娅是如何战胜夏洛克的?
  2.在写鲍西娅与夏洛克的应对中,有几次伏笔?文中又是怎么照应的?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生动优美、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的反复朗读和品味,感知戏剧文学通过语言塑造人物性格的特点,欣赏文采斐然的莎剧语言。)
  二、拓展、探究
  主问题:
  1.假如你是到庭的夏洛克的犹太朋友,你会当庭为他说些什么?(更深入地解读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补充相关背景:莎翁所处的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犹太医生叛国,“犹太人在当时成了许多讨厌的特征的现成的象征”。)
  2.你怎么理解《威尼斯商人》的主题及其现实意义?(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大胆发言,在交流碰撞中升华自己的思想。)
  方案b
  第一课时
  一、话题链接,导入课文
  由友谊的话题引出莎士比亚论友谊的名句,由真挚的友情引出《威尼斯商人》。
  二、演读课文,品味友情
  1.熟悉作品,浏览并简要复述故事。
  2.进入情境,模拟表演。
  3.请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饰演者说说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及台词的理解把握,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12
  第二课时
  一、品读人物,解析矛盾
  1.请鲍西娅的饰演者说说自己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同学参与讨论。并通过分析“鲍西娅的智慧具体体现在哪里”这类问题进入情节细部。
  2.请饰演夏洛克的同学说说对夏洛克的理解,大家讨论。问题:你想表现一个怎样的夏洛克?其他人物为什么都讨厌他甚至憎恨他?你讨厌他吗?
  (引导学生关注:“一磅肉”的纠纷只是外在浅层次的矛盾,更深层次是教派与民族的矛盾,文中人们以“犹太人”来代替对夏洛克的称呼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幻灯补充第三幕第一场夏洛克的经典台词“他曾经羞辱过我”一段及有关犹太民族的背景资料。)
  二、选读台词,赏析语言
  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台词朗读,然后说说这段台词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感受莎翁语言诗剧般的华美和铺排使用修辞的表达效果。
  【课后探究】
  布置阅读《威尼斯商人》全剧,给学生提供从《悭吝人》《死魂灵》《欧也妮·葛朗台》《儒林外史》中选出来的关于吝啬鬼的经典描写片段。
  主问题:为什么不同时代《威尼斯商人》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思考?(探寻莎剧历久弥新的艺术奥秘,要求从莎剧本身找原因。)
  探究步骤:
  1.请学生比较莎士比亚笔下的吝啬鬼与其他吝啬鬼的不同。
  2.为什么普希金说“莫里哀的悭吝人只是悭吝而已;莎士比亚的夏洛克悭吝、机灵、复仇心重、热爱子女,而且敏锐多智”?
  (要点:无论是“我找不到我的钱呀,跟着就把自己吊死”的阿尔巴贡,“一个铁钉,一角碎瓦他都拾了去”的泼留希金,还是为了抓住镀金十字架一下就送了命的葛朗台老头,以及临死还伸着两个指头怕两茎灯草费了油的严监生,他们都是纯粹的吝啬爱财,但是夏洛克的形象要复杂立体得多。)
  莎士比亚最初是想表现高利贷者的残忍心肠,也表达了反犹太的思想,但他没有把夏洛克塑造成扁平的标签式人物。当他在写夏洛克的时候,他就忘记了自己,成了夏洛克本人,不由自主地站在了夏洛克的立场上思考说话。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对他笔下的人物的多义性的理解,才有了主题多义性解读的可能。理解到这一层次无疑对于学生以后阅读文学作品包括莎剧都是有益的。
  【实践提示】
  ab两种教学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和自己教学的个性特点选择使用。前一种方案偏重于常规教学,特点是由情节梳理进入人物分析,再到主题探究;后一种方案偏重于学生自主探究,特点是从人物进入矛盾冲突分析,回到语言赏析。最后的探究设计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确定是否采用。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 310023)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2865.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