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影评_《泰坦尼克号》课堂实录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7-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我心永恒》歌曲,声音渐弱) 

这是一首著名的电影主题曲,歌名叫做《我心永恒》。悠扬而深情的歌声背后,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惨绝人寰的灾难和一个凄美、哀婉而又荡气回肠、振人心魄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就从这歌声中走近这个故事,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课件出示字幕:课题《泰坦尼克号》节选) 

二、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上课之前,我已经布置给大家让同学们到图书室或者网络上搜集有关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或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有关资料,现在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成果。 

教师补充:这场惨烈无比的灾难留给后人许多的教训和思索,而由这个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同样使得无数人为之动容。 

三、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屏幕上列出的任务,再一次领略课文中节选的电影剧本的内容。 

给大家五分钟,自读课文。 

(说说你认为最感人的一处对话。 

说说你认为最动人的一个细节。 

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画面。) 

要不要音乐? 

(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原声音乐,或主题曲。) 

同学发言。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很到位,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来,大家已经对这篇课文所涉及的电影片断有了初步的感知。 

四、朗读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朗读去深入体会电影人物的内心情感。 

我们知道,电影是一门表演的艺术。它要求演员完全忘掉自身,彻底投入到角色中,从而再现角色人物的言语、行为、情感。因此,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也要尽量地进入角色,充满感情地去朗读。必要的时候,可以辅以表情、动作。 

我先来给大家示范一小段。 

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分组,两个人也行、三个、四个甚至七、八个也可以,选择你们最喜欢的片断,自由分配角色,去练习朗读这篇课文。待会儿表演给其他同学听。 

(3分钟自由练习朗读) 

请三~四组同学起来朗读。 

听你们读得那么热闹,我也忍不住技痒起来。想不想听我来读一段?(――想。)哪一段?(――第288段。)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最想读这一段。不过,我想请我们班朗读最好的两位同学跟我配合一下。 

范读。 

(多媒体播放电影剪辑和音乐。) 

五、品析重点段落 

读完了这一段,我不禁为两人生离死别潸然泪下,可是,也生出些许疑问。 

爱情的最极致的表现当属“殉情”,爱人死去了,自己也绝不独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正因此而千百年来传诵至今。可是既然杰克和罗斯那么相爱,为什么杰克在临死之前要让罗斯答应他无论如何要坚持活下去? 

学生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板书:爱  关怀 付出) 

罗斯看到杰克死去之后是怎样的感受?――“所有希望、愿望和志气都化为乌有” 

然后她是怎么样做的呢?――在痛失恋人的虚弱与绝望中又猛然决定呼喊求救。 

她为什么这样做?――对杰克的爱和承诺,她已不是为自己而活下去。甚至说,如果是为了自己,她一定不会活下去。 

(插入多媒体:电影剪辑“罗斯从小船上跳回泰坦尼克号”的片断。) 12

然而,为了死去爱人的嘱托,为了自己对爱人的承诺,她选择了活下去。 

(插入多媒体:电影剪辑“罗斯吹口哨”的片断) 

她活了下来,带着对杰克深挚的、永远的爱,她一直活到了103岁,并在微笑中死去。 

(课件展示:板书:爱  承诺 责任) 

同学们,你们的想像力够丰富吗?你们的感情够敏锐吗? 

那么,请你们展开你们的想像,写一段话,帮助罗斯说出她内心的感受,时间是她决定活下去那一刻一直到她逝世的任何一个时刻。(???) 

学生写。教师巡视。 

(播放音乐,或主题歌) 

请3~4名同学读出自己写的内容。 

六、拓展延伸 

这,就是真正的爱情;关怀、付出、承诺、责任,就是爱情的真谛。 

其实,这份美好的爱情绝不仅仅存在于德拉和杰姆之间,它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真心相爱的人的心里。下面,我要给大家的讲的故事,就向我们展现了爱情更为悲壮惨烈的另一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读《用我的眼睛看世界》 

放音乐《牵手》 

谁说“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可见得患难方显情真切? 

谁说“贫*夫妻百事哀”,可知道有千千万万个德拉和杰姆虽然生活窘迫,却依然保持着一份纯美、热烈的爱情? 

爱,不只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只要能为所爱的人带来哪怕一丝一毫的快乐和幸福,都甘愿付出所有,这才是最深沉炽烈的爱情啊! 

也许,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谈“爱情”这个词为时过早,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爱情是人类的情感花园中最美的那一朵鲜花,爱情更是我们每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所必经的美好体验。那么,就让我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说出我们每个人心里那份至高无上的爱,究竟是什么样的。 

请仿照……说一句话。 

(屏幕:“爱是带着满身尘土打开家门时的那一盏暖灯。” 

“爱是………………” ) 

请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来说。 

教师总结:“爱是今天回家以后在饭桌上给爸爸妈妈讲一个有关爱的故事。” 

(屏幕:作业:给爸爸妈妈讲一个有关爱的故事) 

下课。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2775.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