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初阳《项链》教学实录_郭初阳《项链》课堂实录(全国一等奖)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7-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03年11月5日下午 
班级:杭州市第十四中学高二某班 
(11月4日预习作业,11月5日上午收齐,部分同学的观点与姓名,做入课件中。) 
班级        姓名         
根据我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这是一篇关于         的小说。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示意)莫泊桑的一篇小说。 
  
师:其实看一下题目,我们就知道,所有的情节都围绕??什么展开? 
生:项链。 
师:非常好。整个情节分成四大板块,这里有四幅插图,我想请四位同学,各用一句话,来简要地概括它的内容。  
师:(示意)来,第一幅。 
生:她向那个……她向她的朋友借项链。 
师:谁? 
生:(低头看书寻找) 
众生:(低声)佛来思节夫人。 
师:佛来思节夫人,是吗?她向朋友借项链,为了参加舞会。请坐。 
(示意)后面, 
生:(沉默) 
师:对着镜子一声尖叫。 
生:哦,她发现那串项链没了。 
师:发现项链丢了,请坐。(示意往后)第三幅。 
生:她去寻找项链。 
师:她去寻找项链,寻找,然后试图要??啊,这里好像是在拖地板哎。 
(众生笑) 
师:在寻找项链吗?怎么说? 
生:她在挣钱。 
师:挣钱干嘛? 
生:挣钱还项链。 
师:哦,挣钱还债赔项链,是吗?很好,请坐。(示意)后面,最后一幅。 
生:后来碰到那位朋友,得知真相。 
师:得知真相,真相是什么? 
生:那根项链只值五百法郎。 
师:哇,只值五百法郎!原来是一根假项链,请坐!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整个情节。围绕“项链”这个词语,我们其实用四个字就够了。 
  
师:我们继续往后,(示意)来,后面那位同学。第一个情节,用哪一个字比较好? 
生:借。 
师:借项链。非常好,请坐。(示意)继续往后。 
生:丢。 
师:丢项链。请坐。(示意往后)怎么说? 
生:还。 
师:还项链,或者说是赔项链,是吗,很好。(示意)往前。最后,用个形容词吧。 
生:惊讶。 
师:惊讶,惊讶的项链? 
生:不是。 
师:惊讶,发现这根项链是?? 
生:假的。 
师:很好。这就是整个小说的梗概,好,经过这样一周转之后,我们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她的外貌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了没有? 
生:(齐声)变了。 
师:真的,大变。  
师:我们有一位同学,傅学磊,他在读的时候,他说:这是一部关于“变化”的小说。真的发生变化了。那么,我要问,玛蒂尔德她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起先是怎么样的?轮到谁了,(示意)你来说,起先玛蒂尔德的外貌是怎么样的? 
生:一开始,她的外貌很年轻,很漂亮。 
师:文中有更加具体的几句话吗? 
生:有??美丽动人的姑娘。 
师:还有吗? 
生:(朗读)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1234567891011
师:你所朗读的这些,玛蒂尔德她都具备吗? 
生:有部分具备。 
师:哦,有,绝大部分都有。(示意)很好,请坐。后来的玛蒂尔德,变成了什么模样?(示意)来,前面一位同学来说一说。文中是怎么描写她的,朗读一下好吗? 
生: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粗壮耐劳的妇女…… 
师:稍微大声一点,这样大家才能够听得见。 
生: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师:(示意)非常好,请坐。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头发乱,裙子胡乱系,手是通红的??成了这么一个人。外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那我要继续问,她的性格发生变化没有?有没有变? 
生:(众低声)有。 
师:变了没有,变了? 
生:(众低声)没有。 
师:没有? 
生:(众低声)变了。(笑) 
师:(笑)我们用一分钟时间,看书,从文中找出答案!独立思考,看一看,性格到底有没有变? 
不讨论,不讨论……从文中找出依据,来断定她是否发生了性格上的变化。 
(学生阅读思考4:15-4:45) 
师:好,同桌两人,可以轻轻地交换一下意见。 
(同桌讨论4:50-5:15) 
师:好,谁来说一下,她的性格上,是否发生了变化?刚才有很多同学说“是的”,有的人说“她没有变”??这次请举手回答吧,或者你想说话,想回答问题,就看我一眼。 
生:(举手) 
师:哦,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我觉得她没有变,因为最后文章说??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证明她觉得好像自己还这个项链,她觉得还是一种虚荣吧,她觉得我当初能够还给她。 
师:哦,一种得意,是因为虚荣而得意,是吗? 
生:(点头)嗯。 
师:她的虚荣没有变,是这位同学的看法。还有吗?(示意)你来说,你认为她变了没有? 
生:我认为她没有变。 
师:你也认为她没变? 
生:(朗读)她现在还是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回想那个舞会呀。 
师:傻傻地想。 
生:哎,就是好像她年轻的时候一样,一天到晚想这种……跟妄想症一样。(众人笑) 
师:白日梦。还是没有变,还是那么爱虚荣。同桌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她是变了。然后她的回想呢,就是回忆一下当年,以前她是很向往那种富有生活的,而现在她已经安于这种生活了。 
师:她现在已经面对贫困,安于这种生活了。还有谁要发表意见,(示意)你来说。 
生:我认为她变了,习惯了那种粗笨活儿,和厨房里的讨厌的杂事了。 
师:她原来是一个非常娇嫩的人,是吗,她现在已经习惯了粗笨的活,不太爱惜自己了。请坐,(示意)后面那位女同学,你能继续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吗,你认为她变了没有? 
生:我觉得她没有变,没变。 
师:什么都没有变? 
生:性格没变,还是一样虚荣。 
师:还是一样虚荣,难道她的性格中只有虚荣吗? 
生:(沉默) 
师:请坐。(示意)你来说。 
生:我觉得她性格已经变了。最开始的时候,她不敢去见佛来思节夫人,因为她觉得自己很贫穷,没有漂亮的衣服,可是后来当她把债还清了,她在公园里又看到了佛来思节夫人,依旧那样年轻,那样美丽动人;而她那样苍老,却有勇气上去见面。我觉得她是变了。 1234567891011
师:可见她有直面的这样一种态度,请坐。 

师: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面对她这样的变化,如果是莫泊桑本人,作者,他会更欣赏哪一个玛蒂尔德?他更欣赏变化之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变化之后的玛蒂尔德?他是喜欢玛蒂尔德a,还是玛蒂尔德b ? 
我请一位男同学来回答一下。(示意)你来说,你猜一猜。 
生:我觉得,应该是后面一个??前面一个很虚荣,后面一个比较真实。 
师:很实在?请坐。我们同学把莫泊桑想成一个革命无产阶级作家,可惜情况恰恰相反。 
(众生惊讶,笑,低声议论)  
师:莫泊桑的女性观,莫泊桑最欣赏的女性是??18世纪法国女性,是怎么样的??姿态、容貌、嗓音、目光的流盼、举止的优雅,甚至是矫揉造作,甚至是漫不经心,他认为这构成了完美的女性。 
而他认为,一个女人所能忍受的最可怕、最折磨人的酷刑就是:她苍老了! 
所以,根据莫泊桑本人的女性观,他更应该欣赏哪一个?显然,玛蒂尔德a,但是他在文中却没有丝毫的流露,为什么?因为他的创作原则??  
师:莫泊桑的创作观,继承他的师父福楼拜,很具有现代性,就是??作家不要做结论,而要把它留给读者??所以他在文中没有流露出来,对吧,隐藏得非常好。 
那么我们不管她变了没有,不管她是发生了变化还是没发生变化,也许我们可以读出更多的变化之外的东西来,也就是这篇小说的主题。莫泊桑要我们自己来作结论,我们同学做了预习以后,我把它都放在上面了,有这么多不同的观点。(示意看幻灯) 
  
师:五大类,我们看看同学的名字,每一类都请一位同学来大致地说一说,简要地说一说,你的观点,以及你的理由。 
来,首先,王奇?,你来谈谈??虚荣。 
(众生笑) 
王奇?:我认为她是一个很爱慕虚荣的人,因为她出身不是很好,很向往贵妇人的生活,崇拜有钱的同学,那有钱的同学是她的好朋友,但是她除了在借项链这件事情上去跟她见过以外,别的事情上,却没有去和她进行过交流。 
师:为什么不敢去? 
生:因为她感觉自己和她有身份的差距。 
师:她自己也体会到了,所有这一切中,都发现她的虚荣,所以这个小说的主题是虚荣。请坐。陈璐,你来谈一谈你的观点。 
陈璐:我觉得还是诚信吧,因为她一开始是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她,再去慢慢还这个债务,本来应该可以和夫人说一下,慢慢再还她钱的,但是她现在这样就表示??你把朋友的东西弄丢了以后,朋友总是不太舒服的??她觉得不应该让朋友担心,于是把这东西还给了她。 
师:如果她不是一个诚信的人的话,她也许有别的方式来解决,是吗? 
生:就是。 
师:有什么样的方式? 
生:她们是好朋友嘛,她说,那就算了。 
师:(笑)哦,索性就算了。或者就索性逃跑,可能方式也很多。(示意)请坐。挺诚信的。 
好,下面,许乐乐。 
许乐乐:我写的是差异,差异就是真实和外表之间的差异。宝石是很漂亮的,但是它也可能把真实掩盖掉了,然后它会把背后的事实也掩盖掉,混淆了真假。 
师:哦,是很现实的一种差异,项链的真和假的差异。 1234567891011
那么,(示意ppt)上面还有一个张超,张超是怎么看的? 
张超:我觉得,玛蒂尔德丢了这个项链,她要去努力地去还这个项链;如果是佛来思节丢了的话,她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件事情。 
师:你的意思是说,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佛来思节夫人身上的话,也就??有没有问题了?可能很轻松,一点都没问题,丢个几条都没关系,是吧?但是发生在玛蒂尔德身上?? 
张超:那就比较困难了。 
师:她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张超:十年。 
师:要付出十年的代价。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发生在两个人的身上就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因为什么呢? 
张超:因为贫富的差距。 
师:贫穷的问题,是吗,(示意)请坐。这里我们倒也可以看出,一个小人物,她对抗风险,生活中偶然事件,她的抵抗力怎么样? 
生:(低声)很弱。 
师:好像比较弱。所以以后张超如果去开个保险公司的话,可以拿《项链》这篇文章作为传单给大家看,对吗? 
(众笑) 
师:需要买点保险哦,小人物对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也有道理。 
(示意ppt)继续看,陶洁婷。(师在过道第二排处,审视全场,不见人)在哪里?(陶洁婷原来在第一排,众生笑,在你后面!) 
陶洁婷:我觉得她本身就是一个物质欲望比较强烈的人,从一开始她为了参加晚会,这个欲望就是她的虚荣心,她就去借了那挂项链,但结果项链丢了,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所以,我认为小说的主题和欲望有关。 
师:那么她最后,十年之后,她还有欲望吗? 
陶洁婷:欲望,我觉得……(沉吟)她,她,她起先是非常漂亮的,所以她追求漂亮,还是一种欲望吧。 
师:哦,这是一篇关于欲望的小说,但是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稍微带点褒义色彩的词来说,这是一篇关于梦想的小说,是吗,这两个词语在某种意义上,是等义的。 
好,最后,王富强,谈谈命运。 
王富强:本文写了玛蒂尔德一些比较悲惨的命运。 
师:她为什么会这么悲惨? 
王富强:就是因为掉了一根项链,她为了还债,最后干任何的杂活,从原来一个比较美丽的妇女,变成了后来一个…… 
师:这么苍老的一个人,是吗? 
王富强:苍老的人。 
师:请坐。凌琪,关于这一点,还有补充吗? 
凌琪:因为这篇文章,表露出玛蒂尔德的宿命问题, 
师:表达一种宿命!这个词用得好。 
凌琪:因为从整篇文章来看的话,作者流露出一种悲观的感情,他感觉,像玛蒂尔德这样,先借到项链,然后又把它丢掉,然后又赚钱来偿还这根项链,是一种必须经过的, 
师:好像冥冥中都已经注定好了,是吗,命运的观点,有点像古希腊的悲剧。凌琪这个观点,说得非常好。 
好,那我们回到王奇?这里来,他关于虚荣的问题,那我想追问一下,就是玛蒂尔德如果处在十年之前,她要怎么样做,我们才说她不虚荣?高姗姗你来说。 
高姗姗:就是她在做完那条裙子之后,她完全可以戴两朵鲜花,去参加那个舞会。 
师:哦,插一朵鲜花,她就不虚荣了。(众笑)继续,继续,还有吗? 
高姗姗:没有了。 
师:请坐。鲜花代表不虚荣。可有的女孩子很爱花,我们也说她很虚荣啊,要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她难道不虚荣?这有点很难讲啊。 1234567891011
胡佳斌,你怎么看?要怎么样才不虚荣? 
胡佳斌:他不做梦。 
师:没有梦想,不做梦。拍拍她,好醒了,不要做白日梦了!(众笑) 
还有吗? 
胡佳斌:没有了。 
师:还有的同学说,要爱劳动。(众大笑) 
那就不虚荣啦?其实大家是否发现了,我们有个价值判断在里面,她既然这么贫穷,她应当怎么样?好像应当安于贫穷,我们才说她不虚荣??有个“安贫乐道”的观念在里面。安贫乐道是否是判断一切的标准?我们可以“安富乐道”吗?“安富”就不能“乐道”吗?也很难说,这个问题我觉得挺值得思考的。你不要一味地侧重“虚荣”。 
那么我们再来看,你在读小说的时候,你是否发现这个作家莫泊桑,他在文章中有没有流露出小说主题?有没有表达他自己的观点?如果是在(示意ppt)这五点里面,他的看法接近哪一点?有发现吗?好,有同学在说是“命运”,(示意)你来说,为什么? 
生:小说一开头说,因为命运的差错,她嫁给了一个小书记,这就违背了玛蒂尔德她最初是想嫁给一个有钱人的。但是因为她的命运??出身不太好嘛,那只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嫁给他。 
第二个是因为她的虚荣嘛,去参加舞会,问同学借了项链之后,最后却意外丢失了。这时候她的虚荣心就驱使她,觉得自己很高贵,但是在别人面前却又不能跟她说,“我把你的项链弄丢了”,这是很耻辱的事情,她只能花十年的时间,去还这条项链。 
最后,快结尾的时候,作者也写到了,一件极细小的事情,可以让人生改变很多,可以败坏她,或者是成全她。然后,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就是在感慨,本来是一个这样的人,因为不同的形势,会变成完全两样的人。 
师:完全是由于命运的捉弄,是吗,请坐。这位同学回答得真好,但是我倒是有个疑问了,莫泊桑他不是遵循那个原则的吗,他不是要把一切都藏起来的吗? 
  
师:他在讲他的老师福楼拜的时候,一个原则,完全被他继承过来??他要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观点,一点都不能泄漏,仿佛一个木偶演员那样,掩藏自己手中的提线。他怎么会在文中,一不小心就说了这么一段“命运”话呢?就是刚才那位同学所读的这段话。我觉得,可能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你联系上文看一看,(示意)这位同学,你能回答吗? 
生:摇头。 
师:你来说,凌琪。 
凌琪:是因为……具体我也不知道。(众笑) 
他后来成了精神病,我怀疑他脑子有毛病。(众笑) 
师:这样解释,可能有点不太合理。回到上文,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莫泊桑本人他过于地为玛蒂尔德感到?? 
生:(轻声)惋惜。 
师:感到惋惜了,是吗?你有没有找到那一段,五十六页。看一看,就是刚才所读的“命运”那一节,找到了吗?“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以及上面那一节,“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他就是感叹她的苍老之后,突然来了这么一段议论,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所以说命运有时候会弄人啊,我们把这两节来读一读好不好,女同学读上面那一节,男同学读下面那一节。好,女生,“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读出一种命运的沧桑感。开始。 
学生朗读(19:32-20:15) 1234567891011
师:你看,多么可悲。一串改变命运的项链,一场改变生活的舞会。我们静下来考虑,大家是否发现了??舞会、马车、丢了东西,然后逃跑??是不是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什么故事? 
生:灰姑娘! 
师:太像了。 
  
师:思考三十秒,然后请同学来找出相似点。看上面的表格。 
生:(思考20:37-21:01) 
师:好,我请同学来说。(示意)你来说。相同点,她们在个人特质上?? 
生:她们的个人特质,都是美丽动人的。 
师:美丽动人,而且关键的一点,她们都?? 
生:都很贫穷。 
师:非常好,请坐。贫穷而美丽。(示意)后面,家庭生活。 
生:都是不美满的。 
师:不美满,感到自己很不幸。请坐。(示意)后面,不满的家人。 
生:不满的家人,对灰姑娘来说,是她的后妈,还有两个姐姐。 
师:经常欺负她。 
生:《项链》中不满的家人,是她的丈夫。 
师:丈夫太没钱了。 
生:让人不满。 
师:请坐。(示意)后面。某次契机。 
生:都是一次舞会。 
师:请坐。(示意)后面。外力帮助。 
生:灰姑娘是魔法师帮助。 
师:魔法师,一个老婆婆点化了她。 
生:《项链》是朋友借给她的。 
师:谁借给她的? 
生:佛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 
师:都有外力的帮助。请坐。(示意)继续往后。舞会上。 
生:舞会上,她们都显示出了自己从来没有过的美丽。 
师:哇,说得真好!灰姑娘引起了谁的注意? 
生:王子。 
师:玛蒂尔德呢? 
生:玛蒂尔德引起了…… 
师:文章中有一句,你注意到了吗? 
生:玛蒂尔德引起了部长的注意。(众人翻书) 
师:引起了部长的注意。请注意??都引起了大人物的注意。太相似了。(示意)同桌。舞会一结束。 
生:她们都显得很悲惨。 
师:她们都匆匆忙忙只做了一件事情,舞会一结束就出去要干嘛? 
生:逃跑。 
师:跑。为什么,灰姑娘为什么要跑? 
生:因为魔法。因为她们都不是很真实。 
师:哦,都要现出原形?(众笑)一个是魔法要失灵了,一个是通过什么现出原形? 
生:外套。 
师:她的一件丑陋不堪的外套。都要现出原形。(示意)继续往前。 
生:马车,灰姑娘使用的是由南瓜和老鼠变成的马车;在《项链》中,那是很破的一辆马车。 
师:晚上才会出来的马车。也很像。(示意)继续往前。 
生:灰姑娘的失物是她的鞋子,而玛蒂尔德丢的是项链。 
师:都丢了非常珍贵的东西:透明的水晶鞋,项链。请坐。(示意)最后。 
生:寻找。灰姑娘她是……鞋子……挨家挨户去试穿。 
师:有一个类似的情节。拿着一个东西来比。 
生:噢,她拿着那个盒子,到处去店里寻找一模一样的项链。 
师:请坐。 
大家看,(示意ppt表格)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太可怕了??感觉就像玛蒂尔德知道那串项链是假的一样??目瞪口呆! 
相同点  
灰姑娘  项链  不同点  灰姑娘  项链  1234567891011
个人特质  美丽、孤弱  
家庭生活  不幸、痛苦  婚姻状态  未婚  已婚  
不满的家人  后母、姐姐  丈夫  
某次契机  一张请柬  
外力帮助  老婆婆/仙女  佛来思节  
舞会上  王子的注意  部长的注意  
舞会一结束  逃:十二点前  逃:衣服寒伧  
马车  变回南瓜  破马车  
失物  水晶鞋  项链  
寻找比照  鞋与脚  盒子与项链  
结局  美满婚姻  艰难生活  
二次打击  假的项链  
怎么会这么像?莫泊桑,他知不知道这个故事? 
  
师:他必然知道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在欧洲大陆非常流行。而且是一个法国人,你看噢,十七世纪的法国人就把它收集起来了,一共有三百四十五种大同小异的版本。 
而且,莫泊桑从小,他的母亲就对他进行良好的文学教育。并且他的老师福楼拜也是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所以他必定知道。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这么相似,那不是盗版吗?还是经典吗?  
师:(示意)你说,是不是盗版?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有区别。 
师:有区别是吗,请坐。有区别。文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示意)你给大家念一下好吗?朗读小说的第一句话。 
生: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师:唔,读得真难听,请坐。(众善意地笑)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也”。来,后面一位同学,如果就小说内部来看,“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个“也”是针对另外一个人,是谁? 
生:她朋友。 
师:她朋友佛来思节。请坐,(示意)继续往后。 
但是就小说外部来看,好像莫泊桑他有意地,他针对谁在发言?“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生:灰姑娘。 
师:请坐,其实小说一开始,他就在告诉你们,我要写一个跟灰姑娘有关,但是又不一样的故事??“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请注意这个“也”字。 
好,接下来,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师:第一个问题:灰姑娘和玛蒂尔德的区别在哪里?第二:《项链》是如何创造性地改写,颠覆了《灰姑娘》的童话模式?思考一会儿,不讨论,独立思考。 
生:思考(25:25-25:55) 
师:好,我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前后四人小组。 
生:(四人小组讨论25:58-28:20) 
师:好,我请同学来回答。“灰姑娘”其实是一个模式,我们来探讨,把灰姑娘模式里面的基本要素理清楚了,玛蒂尔德的不同点也就分明了。我们先想想,这个模式里面,有哪些要素?它包含了哪些东西?(示意)你来说。 
生:灰姑娘这个童话,主要是说她的青春……主要涉及的应该是爱情吧。 
师:噢,灰姑娘她追求一种爱情是吗,有着青春的绽放。就这样?好,请坐。(示意)后面同学,还有补充吗? 1234567891011
生:而《项链》的女主人公她…… 
师:哦,我们继续讲灰姑娘,不要急着讲项链。 
生:灰姑娘,最后她得到了幸福的生活。 
师: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结局非常好。很好,请坐。还有吗,还有补充吗,关于灰姑娘?(示意往后) 
生:和他们差不多。 
师:灰姑娘她通过爱情,本来很贫穷,后来和王子结婚了。她的等级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等级发生了变化。 
师:请坐。好,最后一位同学,你把前面三位同学的要点,总结一下。 
生:也就是……她的身份……总的讲起来,这个故事比较有戏剧性的,一个大转折。 
师:大转折。请坐。 
其实我们会发现,灰姑娘的模式,有这么几点要素:  
师:第一,青春的绽放。舞会上,一下就发现这么美!然后,以爱情来超越等级;最后,有一个极其幸福和完美的结局。 
那么,你仔细考虑一下,会发现,莫泊桑他在这几个要点上??青春、爱情、等级、结局??每一点上,都不一样。 
谁来说?随便请一个同学来说。(示意)你来说,青春的问题,玛蒂尔德是否有绽放的青春? 
生:玛蒂尔德她有。 
师:有?有过。最后呢? 
生:最后,由于命运的差错……(沉默) 
师:请坐。后面的同学,你可以补充一下吗?关于这个“青春”的问题。 
生:她应该也是有青春的吧,只不过她觉得嫁给她丈夫以后,就浪费掉了。(众笑) 
师:嗯,舞会上,青春绽放;但是最后呢,十年之后呢,十年之后青春还在不在? 
生:不在。 
师:她已经怎么样? 
生:已经老了。 
师:已经苍老了,请注意??用“衰老”的主题,来替换掉“青春”这个主题。请坐。 
好,关于这个爱情的问题,请后面这位男同学来谈一谈。 
生:灰姑娘的爱情是美满的,她得到了王子。 
师:玛蒂尔德是否追求爱情? 
生:不完全是。 
师: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吗? 
生:不是爱情故事。 
师:这个一个什么故事? 
生:比较实际。 
师:关于婚姻的故事是吗,在这个故事里面,没有爱情。所以她追求什么东西? 
生:她追求物质的东西。 
师:她追去物质生活,这就导致我们对于虚荣的批判,是吗?请坐。这一点很重要,(示意)继续往后。“等级”。 
生:玛蒂尔德是生活在社会中下层。 
师:灰姑娘起先也是这样,对吗?后来…… 
生:但是灰姑娘变成了上层,而玛蒂尔德还是保持在原来。 
师:(惊问)还是保持? 
生:更下层了。 
师:降格了对吧,继续往下降,她最后变得像文章里面的那个谁呀? 
生: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 
师:请坐。她降格了,灰姑娘是往上升的,是吗?(示意)最后,“结局”。 
生:结局……虽然她把钱全部还清了,但是她跟以前变得不一样了。变得更加衰老、贫穷。 
师:衰老,贫穷。请坐。 
如果我们把整篇小说看作一场足球赛的话,莫泊桑他真正射门的时候是在哪里?(示意)你来说。 
生:是在结局的时候。 
师:结局怎么样,哪句话? 
生:是最后一句话。 
师:最后一句话,你给我们念一下好吗? 1234567891011
生:“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师:啊,读得真好,请坐。(示意)同桌,为什么这句话这么有杀伤力? 
生:因为在前面,为了这串项链,她付出了她所有的东西??金钱,劳动,青春……还有很多。 
师:她把一切都付出了。 
生:后来感觉就……当她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她所有的东西都不值了。 
师:取消了她十年艰辛劳动的所有的意义,对吗?所以说她最后是目瞪口呆。 
啊,所以有人读莫泊桑的小说,读出这种感觉,读到后来你会发现。  
师:只有一个字??“冷”!莫泊桑太冷酷了,太冷静了,太冷了。 
我们有一位同学读得跟翻译家郭宏安、北大教授金克木一样,这是一部冷得让人“悲伤”的小说。张含彬站起来!张含彬,你为谁而悲伤?你在这篇小说里,为谁而悲伤? 
张含彬:玛蒂尔德。 
师:玛蒂尔德真可怜。请坐。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 
好了,我们暂时走出悲伤,我们继续来进行我们的探讨,继续回到我们刚才那个问题上。大家看一看,有关于这个模式,其实发展下来?? 
  
师:《窈窕淑女》看过吗? 
生:没有。 
师:《流星花园》看过吧? 
生:(众笑答)看过。 
师:《曼哈顿女佣》看过吧? 
生:(部分)看过。 
师:好,我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曼哈顿女佣》,这里面是不是一个……怎么一种模式?灰姑娘的模式有吗? 
生:有的。她原来是在一个酒店里打工,做女佣,然后因为巧合,认识了一个议员,结果她就和那个议员相爱了。而且她是借钱买礼服,还有最好看的项链,是她儿子帮他借的。 
师:哦,也有一串项链!有舞会吗? 
生:有。 
师:天哪,也有舞会。 
生:参加舞会,最后是舞会结束后的那天,揭穿她了…… 
师:等会儿。她舞会上大放光彩吗? 
生:有。 
师:也大放光彩! 
生:舞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她就被揭穿了。最后是因为她的智慧,和她儿子的勇气,最后他们得到了爱情。 
师:从此过上了?? 
生:(笑)幸福的生活。 
师:(示意)请坐。大家看,通俗的大片里面,灰姑娘的模式,百试不爽,对吧?奥黛丽•赫本《窈窕淑女》,一九六四年,奥斯卡七项大奖,同样一个卖花姑娘;其实她来自一个小说《卖花女》,萧伯纳的,都是非常通俗的,《流星花园》里面那个谁啊?(示意)你来说。 
生:杉菜。 
师:杉菜是吗,这个算不算? 
生:算的! 
师:好像也算得上的噢。 
但是,但是这里面,你看看(示意ppt)??右边这一路下来,从《傲慢与偏见》到《简爱》,到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一直到《项链》,你可以看出一条什么样的传统? 
生:(沉默) 
师:一二三四,凌琪,你来说!什么传统?看出什么东西来? 
凌琪:悲剧! 
师:悲剧?(示意)请坐,同桌两人商量一下,我们从右面的一排里面看出一种什么传统? 
生:(讨论36:07-37:07) 
师:好。谁来谈?我们抓紧时间,时间不多了。谁来说,你看出了一些什么东西?(示意)你来说。 1234567891011
生:右边那一排都是,爱情高于物质。 
师:都是爱情高于物质生活。请坐。(示意)你可以发表一下意见吗? 
生:这里都是写的是,她们都有很美丽的外表,但是她们一开始都没有很好的外部条件来支持她们。整个故事的发展,就是围绕她们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事情,然后把她们这些美的外表最后终于让别人得知,表现出来。这个就是故事中主要要告诉我们的事情。 
师:(示意)请坐。伊丽莎白她拒绝了达西,因为她觉得达西向她求爱不真诚;简爱她知道阁楼上有个疯女人,所以她不愿意嫁给罗切斯特;爱玛,追求浪漫,服毒身亡;那么,玛蒂尔德呢? 
这些女子,你是否发现,她们都很有自己的主见,对吗? 
玛蒂尔德有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主见?文章里面有没有? 
生:有。 
师:真的有吗?(示意)你来找一段,从哪里可以看出玛蒂尔德的主见?她真的有主见吗? 
生:有有有!刚开始发现项链丢失以后,她就辞退了女佣,搬迁了住所,自己开始干家务。 
师:文章里面有很好的一句话,你给我们念一下,好吗? 
生:路瓦裁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现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 
师:太好了,请坐。“她一下子现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所以你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有主见的女人啊! 
大家看一看,我想说的就是,这一排下来,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小说里面,它蕴含的一个主题就是??“女性的自我发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非常佩服我们班的三位同学。 
  
师:程璐,莫剑俊,俞晨浩。他们说,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小说。(众笑) 
三位同学各讲一句话吧,来谈谈女性。 
来,程璐,你谈谈女性。 
程璐:女性天生是爱美的……但是女人善变。 
师:善变,爱美。对玛蒂尔德而言,她的美丽的容颜的凋零,太可悲了噢。(示意)请坐。莫剑俊,谈谈女性。 
莫剑俊:(沉默) 
师:随便谈谈,轻松一点。 
莫剑俊:女性比较在乎自己的外表。 
师:所以说外表改变了,她会比较地难过,外貌对她来说,太重要了。(示意)请坐。最后,俞晨浩,你也来说一句吧。 
俞晨浩:因为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玛蒂尔德,她是一位女性,然后……(沉默)(众笑) 
师:非常好!(示意请坐)其实小说里面除了路瓦裁,其他所有的人??当然除了她丈夫和那个部长??其他都是女性。 
所以中国很著名的一个文学家,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他在他的《书房一角》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看一个社会是否宽容,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看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评价。”就这么简单。 
所以有时候,我们映照一下,我们读了《项链》以后,我们对于玛蒂尔德,到底是如何评价,如果你对她的评价过于严厉的话,也许可以看出你还不够宽容。(众笑) 
好了,那么课后如果大家还有兴趣的话,我建议大家顺着两个思路,继续去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个著名的模式,什么模式,大家有印象吗?才子?? 
生:(齐声)佳人。 
师:才子佳人模式,和欧洲大陆的灰姑娘故事的模式,到底有什么异同?这是第一个思考题。 1234567891011
第二个思考题,有关于作家??盲作家,从古希腊的荷马,到英国的弥尔顿,到莫泊桑,莫泊桑他几近失明,当他开始创作《项链》的时候,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一直到最后,现在的博尔赫斯,失明的作家,和他的创作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这个也可以去思考一下。 
莫泊桑说:“我具有一种第二视力,我具有精神的目光。”??他用精神的目光,看到了玛蒂尔德。 
其实我们去读一读,想一想,也许可以看得更深一点,今天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上一篇:《项链》课堂实录

下一篇:《项链》教案2

123456789101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2144.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