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6-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能力与兴趣

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

3、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

4、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认真体会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

3、正确掌握夏洛克这个人物形象,体会莎翁表现人物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 

学生把握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及高潮,进而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

四、教学设想

1、教学方式

诵读+学习

2、教具

投影(有关莎士比亚生平、作品,投影在屏幕上。)

五、教学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导入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世界话剧发展史上最有名的戏剧大师——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领略莎士比亚的语言魅力、戏剧艺术魅力,领略莎剧艺术之独特美。下面,我们学习莎士比亚代表作品之一的《威尼斯商人》。

2)作品、作家简介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喜剧。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生于英国斯特位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晚年回到故乡。他的作品现存剧本37部、长诗2首、十四行诗154首。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他的剧作多取材于历史传说或根据已有剧本改编,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矛盾,提倡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剧作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丰富,语言精练而富于表现力。他的作品,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是人类文化史上珍贵的遗产。

八、整体把握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2、默读全文,扫清生字,弄通词语解释

3、概述全文内容,讨论戏剧冲突

  课文节选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冲突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4、具体分析,解决问题

1)借鉴参考书,分小组讨论:

a、文章的段落、层次。

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冲突紧张激烈。

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以夏洛克为一方、以安东尼奥等人为另一方,围绕是否“照约执行处罚”即是否“割一磅”的契约纠纷进行的。整场戏分为前后两半,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此前,夏洛克在双方交锋中占尽上风。轮到鲍西娅上场,她欲擒故纵,一步步地将夏洛克引入陷阱,最后,在夏洛克得意忘形、安东尼奥、巴萨尼奥等其他人都陷于绝望时,剧情突然逆转。鲍西娅提出可以割一磅肉,但“不准流一滴血”,不能相差“一丝一毫”,一下子就让夏洛克陷入绝境,从而把法律的惩罚无情地加到他的身上,使他落得人财两空、一败涂地的下场。

b、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及人物关系

文章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明。

这场戏在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这场法庭审判中,每个人都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夏洛克的贪婪和残忍,鲍西娅的聪敏和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精神,都写得栩栩如生。其他人物,如稳重慈祥的公爵,暴躁易怒的葛莱西安诺,个性也很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明确:夏洛克是这场戏的主要人物。他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他具有贪婪、固执、残酷的本性。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对矛盾,她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c、体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莎剧丰富多彩的语言

莎剧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既个性化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精练优美、富有诗意。莎士比亚才思敏捷,妙语泉涌,辞藻华丽,意味隽永的警句佳言在他的所有剧作中几乎俯拾皆是,却很少给人叠床架屋之感。这些特点在课文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

“法庭审判”这场戏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

例如,夏洛克在上场之后,他一张嘴同时对付好几个人,能言善辩,或用逻辑推理而无懈可击,或用反问加强语气,或用冷嘲热讽迫使对方无言以对,或用生动的比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词锋逼人,不可一世。

鲍西娅上场后,他认为形势有利于自己,就满口阿谀逢迎之词。判决之后,则痛苦不堪,哀怨悲叹。

其他人物的语言也各有特色,如公爵的委婉耐心,鲍西娅的周密稳健,葛莱西安诺的暴躁怒骂和开心取笑等等,都有给人深刻的印象。

安东尼奥连续用“大海的怒涛”无法减低威力,豺狼害得母羊为失去羔羊而哀啼,以及松柏受到天风的吹拂不能不发出声音等比喻,来强调夏洛克的残忍之无法改变。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虽然台词较长,但无累赘之感,给人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喜剧效果很强。这些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语言丰富生动的特点。

2)全班讨论

怎样认识这场戏的喜剧性?

这场戏的情节富有奇特的浪漫色彩,大开大合,紧张曲折,很有喜剧性。

剧中有夸张(如夏洛克提出割一磅肉的荒唐要求;鲍西娅对“割一磅”的法律解释;鲍西娅与尼莉女扮男装和丈夫同时出庭,丈夫却不明真相)。

对比(安东尼奥、公爵等人的宽恕仁慈与夏洛克的固执凶残)。

悬念、突转(鲍西娅抓住契约中的破绽制服夏洛克,使冲突朝有利于安东尼奥的方向发展)等戏剧技巧的圆熟运用,有仁慈与残忍,友谊和仇恨,复仇和报应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情节发展的波澜起伏、出人意料,充满着极强的张力,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才能。

九、拓展延伸

1)戏剧欣赏、品味

这篇课文是《威尼斯商人》的高潮部分,所有的戏剧冲突都最后集中在这场戏里。故事充满悬念,十分紧张,丝丝入扣,令人欲罢不能。莎翁的语言诙谐、优美,富有感染力,富有音乐美;行文娴熟,紧张中含有轻松,轻松中暗藏杀机。

这场戏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冲突。开端便剑拔弩张。公爵试图规劝夏洛克这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放弃这一种处罚”。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喜欢这样”、“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对于公爵的规劝,夏洛克理直气壮,对基督徒们进行了深刻、淋漓尽致的批判与揭露。“我可不可以对你们说,让他们自由,叫他们跟你们的子女结婚?为什么要在重担之下流着血汗?让他们的床铺得跟你们的床同样柔软,让他们的舌头也尝尝你们所吃的东西吧!”“我也可以回答你们: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您要是拒绝了我,那么让你们的法律去见鬼吧!威尼斯城的法令等于一纸空文。”巴萨尼奥的劝说和怒斥都无济于事,主动权在夏洛克手里。

2)人物赏析

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一般被认为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还有一位是本文中的夏洛克。课外了解这几个人物形象,说说他们吝啬的表现各有什么不一样。

提示:本题旨在认识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阅读,课外自读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以及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分别了解其中的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的人物形象。

参考: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的性格比较单一,就是吝啬。而夏洛克性格的主要方面固然也是吝啬,但他同时还爱女儿,对作为犹太人所受到的歧视和侮辱满怀愤怒,因此他的性格是丰满的、复杂的,是活生生的。他比其他三个吝啬鬼写得更为成功。

十、练习

  (1)夏洛克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他是否像公爵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2)夏洛克为什么对安东尼奥如此仇恨,以至于不要高额的回报而非要安东尼奥的命不可?

  (3)你如何看鲍西娅这个人物?

十一、板书设计 

威尼斯商人

    夏洛克

      ↓↑

安东尼奥←法律←鲍西娅

十二、备教资料

  卡片①

  《威尼斯商人》包含两个平行的情节。主要情节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围绕割一磅肉的诉讼而展开的冲突;次要情节是富家小姐鲍西娅尊父命三匣选亲的故事。此外还穿插进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罗兰携款私奔的故事。通过这些相互联系的情节冲突,莎士比亚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两种生活观的斗争。他肯定并赞美了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以友谊、爱情等为重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否定并谴责以夏洛克为代表的惟利是图的生活态度,最后以夏洛克败诉和三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歌颂了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胜利。

 

  卡片②

话剧演出的创作不是“作家的戏剧”,不是“以演员为中心”,也不是“以导演为中心”,更不是以“制作人为中心”,而是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为中心。

 

  卡片③

  戏剧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达到了精练、生动、自然、优美的个性化的口语,非常富有表现力。

  卡片④

语言的丰富有力,是莎剧动人的力量所在。歌德曾说:“莎士比亚是用生动的语言感动人的。”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也在于戏剧语言的改革。他一改从前正宗戏剧的清规戒律,用韵散杂糅的文体,特别是用大量无韵诗,这样可以自由表达各种个性化的人物,及其在各个时间、场所的变化……莎士比亚所用词汇有一万五千之多,是世界作家、诗人中罕见的。

卡片

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讥笑着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盈余,诬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他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要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跟你们一样,那么在这一点上也是彼此相同的。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怎样表现他的谦逊?报仇。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1223.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