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发电机教案示例

九年级物理教案 2016-03-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物理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知道交流发电机的主要构造。

3.知道什么是交流电,能区分交流电和直流电。知道我国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周期是0.02秒、频率是50赫兹的含义。

4.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二)教具

手摇发电机一台,小灯泡一只,演示电流表一只,自制交流电的产生演示器(参见图12—l)一台,两把小刀,交流发电机挂图一幅,小黑板一块(写好题目)。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什么叫电磁感应?(教师强调“闭合”、“切割”)

提问: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强调“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改变,或者磁感线方向改变时,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

提问: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沿图1(出示小黑板)中箭头方向运动时,哪些情况可以产生感应电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图意,教师可用铝芯导线作直导体,两端用细软铜线连成闭合电路,把两条形磁体放在两堆书上,让铝芯导线在磁场中分别做图中的运动。)

2.进行新课

(1)发电机原理

提问:把上述直导体弯成线圈,使它在磁场中转动,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呢?

教师边提问边动手,把铝导线弯成线圈并在磁场中转动,让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教师说明:为了便于我们观察和分析,我们在线圈上装一个转轴,并用铁架台固定,做成图2所示的装置,转动线圈,引导学生分析,磁感线是水平方向的,线圈转动时,ab边和cd边切割了磁感线,能够产生感应电流。发电机就是根据上述原理制成的。

板书:〈第二节发电机

1.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2)发电机的构造

教师讲:实际利用上述原理制成发电机时,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如:线圈转动时,会带动输出电流的铜线缠在一起。提问:谁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思考讨论一会儿之后,出示铝环、电刷等并装上(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直接出示课前装好的一套装置),让学生拿着电刷靠在两铝环上,转动线圈,观察铝环和电刷的工作情况。

教师讲:为了使输出的电流较大,实际制作发电机时,导线要绕成多匝线圈。

出示手摇发电机,简介构造。

板书:〈2.发电机的构造: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包括磁极、线圈、铜环、电刷等〉

演示:摇动发电机大轮,小灯泡发光,验证了上述理论。

(3)交流电与直流电

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有些什么特点。要研究电流的特点,就需要借助电流表,教师边讲边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要求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指针左右摆动,表明电流方向在周期性地重复变化。引出交流电、直流电的概念,并加以区别。

板书:〈3.交流电: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

提问:为什么这种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在改变呢?

分析:感应电流的方向是由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决定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变化肯定是由这二者之一变化所引起的,在刚才这种发电机中,磁极是固定的,所以,这种发电机中电流方向的变化肯定是由于线圈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变化所引起的。下面我们用模型来研究这个问题。

演示:在线圈ab边和cd边上用透明胶绑两把小刀,刀口朝转动方向,转动线圈,学生观察刀口的方向变化情况(即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变化情况),验证上述分析的结论。

讲解:这种发电机由于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所以称为交流发电机。下面进一步研究电流变化的特点:

结合模型和挂图分析,把任意一边的运动路线和方向画出来(图3),线圈每次转动到A、B两点时,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发生改变,电流方向也要发生改变。所以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变化两次。

讲解:周期和频率是用来表示交流电特点的两个物理量(不给定义),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周期是0.02秒,频率是50赫兹,其意义是发电机线圈转一周用0.02秒,即1秒内线圈转50周。因为线圈每转一周电流方向变化两次,所以频率是50赫兹的交流电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100次。

交流电跟我们从电池得到的电流有所不同,从电池得到的电流的方向不变,通常叫做直流电。

板书:〈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周期0.02秒,频率50赫。

直流电的电流方向不变。〉

(4)讨论: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

①发电机输出什么能?

②要发电机发电,我们必须给它提供什么能?这种能量从哪里得到?

板书:〈4.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请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然后教师结合课本彩图介绍水电站和实际的大型发电机。

3.小结: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4.作业 :在课上做练习1、2题,思考练习3。

(四)说明

1.本节属于应用课,教学中应该注意启发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本节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受空间想象能力所限,不容易看懂书上的图形,更难通过静止的图形想象连续的运动过程,所以,制作直观的模型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作,也是教好本节内容的关键。

3.很多学生看到课本中的图12—5甲、丙两图中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就认为导线切割磁感线,图乙、丁两图中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就认为导线没切割磁感线,本教案中在ab边和cd边上绑两把小刀能很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排除学生的错误认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wulijiaoan/38976.html

  • sbs第一册_第一册质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浙江省内能活动吗]“内能”探究活动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电子书]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导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通过实验体会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科学。【导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导学难点】对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改变或不变的正确理解。【学法提示】思考“物体的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第一册浮力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颈椎|第二节质量(1)

    第二节 质量(1)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二、学习内容:1.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环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楼房、桌椅...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中考物理机械能练习题集合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包含17小题)1.(04青海)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_功和机械能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命题预测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功率的概念。 3 功、功率的计算。 4 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2、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2018年广东物理中考题及答案】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 [高中物理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运动的描述(5)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从容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