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说课PPT_机械效率说课提纲

九年级物理教案 2016-03-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物理教案】

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第十四章第三节机械效率 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的知识包括功的初步概念,功的原理,机械效率和功率。这些知识即是物理学的基 础知识,又是高中阶段学习功能原理的基础。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 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所以学习机械效率一节又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新、旧大纲的对比可知对本节的各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已经由“知道”层次调整到了 “理解”的层次。这也是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要求的最高层次。 从对几年来中考命题的研究发现,关于机械效率问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已由2001年的2分变成2 002年的8分。由此可见本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着全面性、重点性、适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师生交互协调的原则确定本节的教学目 标; 1、智育目标: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2、能力目标: 会计算机械效率问题 3、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干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通过对教材分析研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教学难点: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关键: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弄清人们使用机械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所做的哪些功是有用的、哪 些功是无用的(额外的) 三、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学法: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应 该贯彻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所以,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在每个环节上应积极地创 造条件,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探究学习。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和学法如下: 教学:结合“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采取探究方式教学。 学法:通过对实例、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探 究的方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课(5分钟) 1、功的计算公式 2、功的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入模式,在物理课堂上,首先是提出探 究问题,形成探究假设,选取他们容易引起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在设计上,用多媒体 向学生展示提取物体的方法,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把上述的装置改一下,fs=gh还成立 么?”用设疑的方式顺利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1、在学习新课前,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的。结合课前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分析出现做的功和需要的功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定义给 出打下铺垫。然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前面研究简单机械和功的原理时,我们没有考虑摩 擦,没有考虑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滑轮本身重等因素,是理想情况。实际上,我们用动 滑轮等简单机械提升重物时,由于要克服摩擦以及不得不把动滑轮一起提升,这时我们用的 力(动力)就比没有摩擦时要大。做的功要比没有摩擦时大一些。 ①有用动滑轮提高重物的实12验中,用来提高物体的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 有用功(w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②本实验中,用来克服摩擦做的功、把动滑轮提升做的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这种功叫额外功。使用任何机械做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额外功(w额外):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 ③本实验中,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 2、机械效率: 以书中的图片素材为例,借助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 问:根据以上实验,你能算出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吗? 学生分组演算,答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有用功/总功)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教师指出:表示机械效率的字母的读音。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3、与学生合作探究一道机械效率问题,让学生区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并 让学生自行总结如何在不同的 情况下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使学生在头脑中自己建 立起有用功和目的的关系,学会从人做事的目的去分析谁是有用功和额外功。 4、提高机械效率 阅读课本提高机械效率一段,小结要点,指出采取减小额外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 三、巩固练习 见多媒体课件练习部分。 四、教师小结: 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其次要注意,用滑轮组提起货物的高度与人 把绳子末端拉下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还要分清总功和有用功。总功是人利用滑轮提升货物时 总共做的功,也就是人拉绳子的力做的功(或说动力对滑轮组做的功),计算时,功(w总)= 拉力(f)×绳端所通过的距离(s)。有用功是指滑轮组克服货物所受重力竖直升高所做的功, 计算时,有用功(w有用)=f·s。因为货物匀速上升,所以滑轮对货物拉力的大小等于 货物重,即f=g。货物提升的高度s用字母h表示(要与动力通过的距离s加以区分)。所以,有 用功(w有用)=货物重(g)×货物提升的高度(h)。 应该指出,在涉及机械效率问题时,功的原理也是适用的。这时动力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 阻力所做的功。使用机械时仍不省功,而且还要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 四、布置作业:1、课本章后习题8,要求计算出总功、有用功、机械效率。根据计算结果答 出哪些说法正确。 2、预习课本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wulijiaoan/38674.html

  • sbs第一册_第一册质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浙江省内能活动吗]“内能”探究活动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电子书]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导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通过实验体会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科学。【导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导学难点】对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改变或不变的正确理解。【学法提示】思考“物体的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第一册浮力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颈椎|第二节质量(1)

    第二节 质量(1)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二、学习内容:1.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环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楼房、桌椅...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中考物理机械能练习题集合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包含17小题)1.(04青海)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_功和机械能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命题预测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功率的概念。 3 功、功率的计算。 4 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2、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2018年广东物理中考题及答案】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 [高中物理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运动的描述(5)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从容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