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符号怎么读|机械效率

九年级物理教案 2016-03-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物理教案】

主题与背景:机械效率这一节的学习是整个初三学习的高潮,只要认真理解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巧妙利用公式变形,这一部分内容是不难梳理的,反而能夯实完整的力学体系,夯实物理逻辑思维。情景描述: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通过对机械效率的学习,让学生对效率问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有个初步的概念,使学生把物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具体于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科学研究中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要把复杂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简化,得出结论;又在这个基础上,联系实际把结论加以扩展充实。这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过程与方法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机械效率不仅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增强人的效率意识,讲求效率正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观念。重点    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的含义。  难点    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    教法    情境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前提     研讨:在上一节"功的原理"曾经学过,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同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条件是什么?   -不计机械重及摩擦  。从生活走向物理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二)   猜想──科学结论的先导研讨:以滑轮组提升重物做功为例,动力对绳子做的功等于滑轮组提升重物做的功。若动滑轮很重,绳与动滑轮间的摩擦较大时,动力对绳子做的功还等于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吗?我们有没有办法知道"两功"是否相等呢?  生:思考与猜测……(三)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科学探究的具体化、程序化鼓励学生大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展开“动动脑筋”的大比拼,你争我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科学事实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可以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匀速上升一定的高度,分别测出物重g、拉力f、物体上升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再分别计算出动力对绳子做的功(w=f·s),动滑轮提升重物做的功(w=g·h),两者相比较就可以知道"两功"是否相等。此时,再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组别w=ghw=fsw_w 结论1    2   3   (五)  分析与论证──“实验后的思考有时比实验本身更重要!──牛顿”              研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难道与功的原理内容相矛盾吗?(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有了实验的基础踊跃发言: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做功时,我们除了提升重物外,还将动滑轮提升了一段距离,所以,人作的功除了提升重物做功之外,还必须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力(实验存在)而作功。前面学习功的原理时没有考虑这"两力"的影响,所以上述实验结论是功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在使用杠杆、动滑轮等机械时也有同样的结论。12点睛:从实验和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利用机械时,机械直接对物体做的功只是动力对机械做功的一部分。机械直接对物体做的功是我们完成做功的目的,是想做、有用的功(w有用),而克服机械本身的重力及机械部件间的摩擦所做的功,这是我们不想做的、无用的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w额外)。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就是机械克服全部阻力所做的功,这也是要求动力总共所做的功(w总)。即w总=w有+w额。(六)   应用──体现知识的价值 知识应用体现从物质走向社会,同时也渗透“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观。研讨:在使用机械时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我们总希望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越大越好(额外功所占的比值越小越好)。不同机械、不同的使用情况,比值是不等的,比值的高低是机械性能优劣、质量好差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比较呢?引入新的物理量,那就是机械效率(η),用它来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值的大小。:由机械效率的含义,我们能否写出它的表示式?机械效率增大,但总是小于1。机械效率只有值的大小而无单位。为什么机械效率η<1?若η>1 说明什么?使用机械时,除了要作想作的有用功外,还不得不克服额外阻力作功。如(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一是增加有用功在总功的比例(增加物重);二是减少额外功在总功的比例(减轻机械结构,减少部件间的摩擦)机械效率的概念可以很容易地扩充到一般的效率概念。让学生议议:除了用机械做功有个效率问题外,干别的事情有没有效率问题。一家人吃饭,能不能把每粒米都吃到肚子里去?用铅笔写字,一支铅笔的铅芯都能完全利用吗?等等。让学生想想这些问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对效率问题有个初步观念,有助于学生把物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初步培养他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问题讨论:  某人用图2所示的滑轮组提起1200牛的重物上升2米,所用的拉力是500牛,①求:此人所做的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少?②若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400焦耳,求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此问题充分考察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及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诠释与研究: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必须大量的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探究性实验,让他们真实体验研究的过程,他们才真正的有兴趣,才能真正的从考试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以上我们讨论了机械的效率,其实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效率”的含义很广泛。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效率问题。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是讲效率的社会,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求高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去取得尽可能多的效益。我们在学习中,也应注意学习的效率,特别是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这是我们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wulijiaoan/38665.html

  • sbs第一册_第一册质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浙江省内能活动吗]“内能”探究活动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电子书]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导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通过实验体会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科学。【导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导学难点】对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改变或不变的正确理解。【学法提示】思考“物体的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第一册浮力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颈椎|第二节质量(1)

    第二节 质量(1)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二、学习内容:1.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环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楼房、桌椅...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中考物理机械能练习题集合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包含17小题)1.(04青海)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_功和机械能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命题预测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功率的概念。 3 功、功率的计算。 4 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2、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2018年广东物理中考题及答案】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 [高中物理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运动的描述(5)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从容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