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内接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圆的内接四边形

九年级数学教案 2016-02-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使学生初步会运用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证明和计算一些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4、培养学生言必有据和准确简述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学重点: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教学难点:理解“内对角”这一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圆内接三角形和三角形的外接圆的概念.本节课我们学习圆的内接四边形概念,那么什么叫做圆的内接四边形呢?教师板书课题“7.6圆内接四边形”.根据学生已有的实际知识水平及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首先点题,有意让学生从圆内接三角形的概念正向迁移到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感觉新旧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激发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主动性.二、新课讲解: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圆内接三角形正向迁移得到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在本节课的圆内接四边形的教学中,首先由复习旧知识出发.复习提问:1.什么叫圆内接三角形?2.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通过学生复习圆内接三角形的定义后,引导学生来模仿圆内接三形的定义,来给圆内接多边形下定义,再由一般圆内接多边形的定义归纳出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类比、联想、概括出来所要学的知识点.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一边观察,教师一边点拨.从观察中让学生首先知道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是圆周角,由圆周角性质定理可知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们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如何建立圆周角与圆心角的联系呢?由学生联想到了构造圆心角,从而得到对角互补这一结论.接着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到一外角和内对角之间的关系.教师首先解释“内对角”的含义后,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发现结论.由学生口述证明结论的成立.这样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获得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的过程,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发展成能力,从而提高应用的素养. 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探索得到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为了巩固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出示练习题.

在⊙o中,a、b、c、d、e都在同一个圆上.①指出图中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有几个?它们是哪些?②∠dch的内对角是哪一个角,∠dbg呢?③与∠dea互补的角是哪个角?④∠ecb+(    )=180°.这组练习题的目的是巩固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加强对性质中的重点词语“内对角”的理解,同时也逐步训练学生在较复杂的几何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图形,较熟练地运用性质.接着幻灯出示例题:例  已知:如图7-47,⊙o1与⊙o2相交于a、b两点,经过a的直线与⊙o1交于点c,与⊙o2交于点d.过b的直线与⊙o1交于点e,与⊙o2交于点f.

求证:ce∥df.分析:欲证明cd∥df,只需证明∠e+∠f=180°,要证明∠e与∠f互补,连结ab,只有证明∠bad+∠f=180°,因为∠bad=∠e.师生分析证题的思路后,教师强调连结ab这是一种常见的引辅助线的方法.对于这道例题,连结ab以后,可以构造出两个圆内接四边形,然后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关于角的性质解决.12此时,教师请一名中等学生证明例题,教师把证明过程写在黑板上:证明:连结ab.∵abce是⊙o1的内接四边形,∴∠bad=∠e.又∵adfb是⊙o2的内接四边形,∴∠bad+∠f=180°,∴∠e+∠f=180°.∴ce∥df.接着引导学生一起研究出例题的两种变式的情况.提问问题:①、说出(2)图的证明思路;②、说出(3)图的证明思路;③、总结出引辅助线ab后你都用了本节课的哪些知识点?出这些问答题的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知道一道几何题的图形有不同的画法,将来遇问题要多观察、比较、分析,善于挖掘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总结出证题的一般规律.师生共同总结:图7-47(1)连结ab后,构造出两个圆内接四边形,最后应用同旁内角互补,证明二直线平行.图7-47(2)连结ab后,构造出一个圆内接四边形和圆弧所对的圆周角.最后运用内错角相等,证明二直线平行.图7-47(3),连结ab后,可以看成构造一个圆内接四边形,也可以看成构造两组圆弧所对的圆周角,最后可以运用同位角相等,证明二直线平行或利用同旁内角证明二直线平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对例题、重点习题的剖析,多进行一点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勇于创新,把学生从题海里解脱出来.巩固练习:教材p.98中1、2.三、课堂小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2.本节课学到的思想方法:①构造圆内接四边形;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四、布置作业教材p.101中15、16、17题.教材p.102中b组5题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shuxuejiaoan/38258.html

  • [大班数学教案位置关系]数学教案-两圆的位置关系

    课 题: 两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的:掌握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教学重点:两圆的五种位置的判定.教学难点 :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请说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从两个角度来研究这种位置关系的,⑴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⑵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模板小学_数学教案- 函数(二)

    课题 函数(二)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3.使学生掌握关于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会求其函数值。4.通过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圆柱体】数学教案-圆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①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圆的有关概念,因为它们是研究圆的基础;②五种常见的点的轨迹,一是对几何图形的深刻理解,二为今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学习作重要的准备 难点:① 圆的集合定义,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内容本身属于难点;...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切线长定理|切线长定理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及其应用.因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与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如120页练习题中第3题,它不仅应用,还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代数...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正方形_数学教案-正弦和余弦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本小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的概念,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上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包括引言中的问题)等 2.重点、难点分析 (1) 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是本节的重点,因为它是全章乃至整个三角学的...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小班三项大小比较数学教案_数学教案-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用公式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二次三项式的意义;知道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2.使学生会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在实数范围内将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3.通过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方法的推导,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研究问题的能力; 4.通过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方法的推导,进...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数学教案-两圆的公切线

    第一课时 两圆的公切线(一) 教学目标 : (1)理解两圆相切长等有关概念,掌握两圆外公切线长的求法;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两圆外公切线长的求法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两圆相切长等有关概念,两圆外公切线的求法. 教学难点 : 两圆外公切线和两圆外公切线长学生...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认识三角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本小节主要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首先要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初三数学教案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二次函数

    知识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大纲要求〗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2. 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3. 会平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a(ax+m)2+k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大班数学教案平面位置对应]数学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

    1、教材分析: ⑴知识结构: 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需要一种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的方法 在数学上,可以类比数轴,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完成了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也把数与形统一了起来 ⑵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能正确画出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由点求出坐...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