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课堂教学实录]《兵车行》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2015-11-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教学实录】

</script>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早上要大家预习了,现在提问,哪位同学能简要地介绍一下杜甫?
 
 生甲: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和李白齐名。初中时期我们学了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有〈春望〉。
 
 师:还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豪吏》,等等。你能把你说的两首诗中的名句背下来吗?
 
 生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背得很好!(鼓掌)哪位同学说说,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生乙:《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
 
 师: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生丙:律诗和古体诗,除了形式不同,内容上有没有不同呢?
 
 师:这倒是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形式的不同吧,一个“体”字,就表明了这一点。至于内容嘛,律诗侧重于写景,古体诗侧重于叙事——这是我的看法。我们今天学习的《兵车行》,就是一首古体诗,它就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哪位同学率先回答?
 
 生丁:它讲的是唐王朝穷兵黩武,强征士兵上前线的故事。
 
 师: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请你按照我的提示,把你刚才的答案补充一下。
 
 生丁: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师:补充得很好,言简意赅。我再补充一句,就是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请同学们把描写这一凄惨景象的第一段齐读一遍。
 
 师:读的语速要慢一点,感情沉郁,节奏抑扬顿挫,要把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体现出来。请同学们听我读:车辚辚......
 
 师: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怎样理解,哪位同学能说说?
 
 生戊:杜甫的诗写得好,无人能比,所以称他是诗中的“圣人”。
 
 师:就像孔子是“文圣”,关羽是“武圣”,杜甫也就是“诗圣”,对吗?
 
 生戊:可能是吧,我是猜的。
 
 师:猜得很好,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猜错了。后人称他为“诗圣”,并不是单指他的诗写得好,而是指他的诗秉承了圣人之道。
 
 生戊:圣人之道就是孔孟之道吗?
 
 师:对,聪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仁”字,孟子又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放在首位,是一种民本主义的理想。杜甫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对于唐王朝发动的对外战争,没有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歌功颂德,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为民请命”,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主义思想。
 
 生甲:尊崇孔孟之道的诗人很多,为什么单单他被称为“诗圣”呢?
 
 师:首先当然是因为他的影响最大,是诗坛的领袖人物;其次嘛,他的一生都坚守孔孟之道,虽九死而犹不悔。不像其他诗人,一遇到挫折就消极避世,弃儒从道了。李白就是个典型,大家看看李白的经历,就知道了。李白被后人称作什么?
 
 生丙:“诗仙”,李白自称“谪仙人”。
 
 师:是啊。可是只有道家才有神仙之说,大家说对吗?
 
 生丙:可他的诗的确是有一股“仙气”啊。
 
 师:那是他的风格,豪放飘逸。但这种风格的形成又与他的思想有关,李白的思想很杂,不像杜甫那么单纯。
 
 师: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请同学们把第二段齐读一遍,注意读出杜甫的风格来。
 
 师:有一个“行”字,是多音字,在诗歌中已经出现了三次。标题中大家读“xing”,“行人”读“xing”,“点行频”也读“xing”,正确吗?
 
 生己:标题读“xing”,可以肯定,因为《琵琶行》也读“xing”,它是一种诗歌体裁。“行人”读“xing”也没有问题,就是“点行”不知道该怎么读。
 
 师: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意义。点行,是“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的意思,与军队有关。以前我们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老师讲到鲁智深是“行伍”出生,“行伍”就读“hang”。所以“点行频”应该读“hang”,大家明白了吗?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旧上海有一家店铺开张,招牌上只有三个字,“行行行”,来恭贺的商界朋友不知道该怎么念,大家说怎么念啊?
 
 生庚:xing(形) xing(性) hang
 
 师:对,非常聪明!——是从书上看来的吧?大家只要经常读书,广泛涉猎,就会碰到许多这样的好故事。
 
 生乙:老师,“去时里正与裹头”,里正为什么要给他们裹头啊?送行时还有他们的父母,为什么要里正给他们裹头呢?
 
 师:问得好!我想,这可能是古人的一种习俗。就像今天农村的孩子参军,乡长给他们带大红花一样,还要敲锣打鼓欢送呢。书上说是因为他们年纪小,只有十五岁,自己不会裹头;书上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去时里正与裹头”,实际上以乐景写哀,读起来更为伤感。
 
 师:请同学们把第三段齐读一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杜甫为什么又被称为“诗史”?
 
 生辛:杜甫的许多诗反映的是历史,所以被称为“诗史”。
 
 师:有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壬:杜甫的诗不是反映历史,而是反映现实。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
 
 师:好,更确切了。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辛:就这首诗,涉及到了“武皇”,“汉家”,不是历史吗?
 
 师:对,是历史。可不可以这样说,作者是拿历史来观照现实,强调悲剧的延续性?好,继续讨论。
 
 生丙:杜甫的诗不但反映现实,而且立足于社会的底层,反映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老百姓惨痛的现实。
 
 师:好,更深刻了!作者是怎样思考这一现实的?
 
 生丙:作者分析了造成老百姓苦难的原因,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师: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生丙:“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句诗点明了老百姓苦难的原因。对战争的厌恶,体现在第三段。
 
 师:第三段,哪句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戊: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师:是啊,一级恐怖。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这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生戊:夸张?
 
 师:想一想《孔雀东南飞》的结尾?
 
 生戊:是浪漫主义的手法?
 
 师:对!但两者又有区别:《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一条光明的尾巴,而《兵车行》是一条黑暗的尾巴。
 
 生庚:“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一句好象是名句
 
 师:是啊,不但是名句,而且是千古名句。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好死不如赖活着。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师:请同学们把全诗齐读一遍。下课!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aoxueshilu/35621.html

  • 方仁工|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上海/何俊萍整理辩证统一...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生命]《生命,生命》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_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执教:洛城中学 赵磊 点评:山东省寿光市教研室刘湘玉、首都师大文学院刘占泉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陋室铭》课堂实录观后感]《陋室铭》课堂实录

    泰兴市常周中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背过很多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或月光的? 生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是谁的诗? 生众:李白的《静夜思》。 生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师:这又是谁的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_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师生相互问好。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 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活动]《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师激趣导入 :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就会明白,下节体育课我要兑现诺言,带大家去爬山。谁想去请举手。学生们纷纷举手师: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我只带我的知心朋友上山去倾诉一下我的心事,我的心事太多了,唉!少年不识愁滋味,你们多好呀,整天无忧无虑的。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们也有烦恼吗?生齐:有师:哦...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