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商品与商品经济|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高一政治教案 2015-06-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政治教案】

第一部分《经济常识》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三、价值规律
误区一  等价交换就是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剖析】对这一命题要作具体地分析:在货币出现以前 , 无论是在物物交换中 , 还是在以扩大的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中 , 或者是在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中 , 商品交换主要表现为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 , 其实质是等量劳动相交换。所以 ,从这个角度上讲 , 命题是错误的。在货币出现以后 , 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 等价交换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因此 , 从这个角度上讲 , 等价交换是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总之 , 笼统地说 " 等价交换就是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 是片面的。
误区二   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每一个场合
 【剖析】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 ,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每一个场合。这是因为 , 在货币产生以前的商品交换中 ,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所以 , 这种商品交换表现为交换价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可见 , 在物物交换中 , 并非每个场合的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在货币产生以后 , 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等价交换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然而 ,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当商品供不应求时 , 价格就会高于价值;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则低于价值。可见 ,在货币产生后 ,商品交换的每一个场合也并非都是等价的。
总之 , 无论是货币产生以前的商品交换 ,还是货币产生以后的商品交换 ,并非每个场合都是等价的 。因 此 , 认为 " 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每一个场合 " 是不正确的。其实 , 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于商品交换的每一个场合 , 而是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并且是在动态中实现的。
误区三  要稳定物价 , 就要做到价格不变。
 【剖析】(l) 稳定物价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利于发展生产 ,使人们安居乐业。 (2) 稳定物价是指商品价格没有大起大落 , 而不是说价格不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必然要随着价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 价格不变是不可能的 , 也是违背价值规律的。 (3) 如果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价格不变 ,从而实现物价稳定 , 则违背价值规律 , 不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不利于生产的发展。(4) 要稳定物价 ,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 ,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 严防纸币的过量发行。因此 , 通过价格不变的方式来稳定物价是错误的。
误区四  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依靠降低价格来取胜。
 【剖析】(1 〉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取胜 , 但这不是主要手段。对于降价问题要作具体分抗。 (2 〉如果企业主要依靠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不断提高其产品质量 , 降低成本 , 创立名牌 ,提高信誉 , 改善服务 , 薄利多销 , 从而有利于国家和人民 , 也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 这种降价是正确的。〈 3 〉如果企业不择手段地进行不正当的竞争 , 甚至把价格降到成本以下 , 大打价格战 ,不但违反法律和市场运行规律 ,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 这种竞争 ( 降价 ) 是不可取的。123
误区五.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的现象 , 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剖析】 (1) 价值规律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 ,价格必须与价值相符。 (2) 由于市场竞争、供给和需求发展不平衡 , 直接影响了价格 , 并使主之经常背离价值。 (3) 商品价格的涨落是以价值为轴心的 ,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不会偏离价值太远。因为价格总是由价值决定的 , 份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 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 ,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 (4)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 , 不是 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 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因此 ,认为价格经常背离价值的现象是对价值 规律的否定的观点是错误的。
误区六. 有商品生产 ,就必然有市场竞争 ,这样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就不可避免。
【剖析】(1)从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 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 而商品生产者为了立于不败之地就必然进行激烈竞争来看 , 题目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 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 ,竞争的作用和结果是不同的。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条件下 , 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贫富分化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市场竞争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但不会产生两极分化 ,因为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 , 题目的观点又具有片面性。
误区七.联想集团收购 ibm 个人电脑业务
附:
一、学科内知识渗透
1. 本单元知识点与经济常识其他知识点的渗透
(1) 用商品的基本属性原理分析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
和形象的重要性。
(2) 用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分析纸币的发行。
(3) 用价值规律分析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4) 用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分析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5)用等价交换的知识 , 分析市场交易原则、我国对外贸易的平等互利的原则。
(6) 在复习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时可渗透银行的产生、职能、业务、公民储蓄和外汇知识等。
2. 本单元知识点与哲学常识的渗透
(1)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 , 分析商品的基本属性。
(2) 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商品、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3)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4) 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商品交换、货币的实质。
(5) 用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分析纸币发行规律和价值规律等内容。
(6) 用人生观价旬见有关原理分析反对拜金主义。
3. 本单元知识点与政治常识的渗透
(1 〉用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2) 用国家职能原理分析纸币的发行。
二、跨学科知识渗透
(1)讲 " 商品经济的产生 " 可联系到中国古代史的经济发展的青况。
(2) 讲 " 商品经济的发展 " 可联系到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世界近代史的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 讲 " 货币 " 可联系到中国历代货币发展史。
(4) 讲 " 纸币 " 可联系到北宋 " 交子 " 。
(5) 讲 " 纸币的发行规律与通货膨胀 " 可联系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
三、重点•难点•能力点123
[ 重点 ]
1. 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2.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3. 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4. 纸币与货币的关系
5.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 难点 ]
1.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2. 货币的本质
3.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4. 等价交换原则是怎样贯彻的、
[ 能力点 ]
1. 抽象思维能力
2.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 正确分析当前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
四《考纲》要求
1.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2. 商品的基本属性
3. 商品的价值量
4.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5. 货币的职能
6.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7.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8.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9. 价值规律的作用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zhengzhijiaoan/30595.html

  •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要求】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3.1消费及其类型ppt|3.1消费及其类型

    3 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必修1政治新学案)

    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基本...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备考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1 写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2 围绕主干知识背诵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消费类型生产:(1)原因 (2)经济制度 (3)企...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答案解析]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课程目标】§4 12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4 13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_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

    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本课分为2个框题1 税收及其种类2 依法...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九课 9 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二、教学目...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税收极其种类教案|税收及其种类教案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公司的经营理念怎么写】公司的经营

    【导学案】政治学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