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祖国统一共同心愿》课案

高一政治教案 2015-05-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政治教案】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想设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民族的进步要靠创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和探索构件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不断完善。其根本任务是创设是以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土壤和条件。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本节课就是采取符合学生思想、认知和心理发展实际的活动计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由浅入深,有感性到理性,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意识。

(二)教学目标 设计

根据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

1、了解中国由分裂到逐步实现统一的历程。

2、理解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共同心愿。

3、增强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心,落实维护国家统一的行动。

学习重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本框的学习重点。因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顺应历史潮流,合乎人民要求的大事,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是国家和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学生很好的认识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增强为祖国统一而努力做出贡献的责任感和热情,同时也可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学习难点:认识“一国两制”的含义是本框的学习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它是正确、科学的方针,这已被香港、澳门的回归所证明。但它涉及“国家的主体”、“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概念,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模式设计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是具有一中特色的教学模式,此模式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含金量。

多媒体教学与“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相结合,不但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参与意识,而且能够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从理论到感情的升华。

(四)创新素质培养措施

1、指导学生从“声、形、”中提炼知识

多媒体教学中的音、形效果,不但能起到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很多需要学生掌握、了解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聆听,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2、启发学生富于想象

创新思维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自己的设计思想,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在这种讨论与交流中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二、教学实录

(课件)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生跟唱

(点评:意在造势、激情,并为下文做好铺垫)

师:大家都非常熟悉,刚才这首歌曲就是我国的国歌,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称吗?

生:《义勇军进行曲》

师:你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时期的歌曲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我国为什么把一首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定为国歌?

生:(思考,试回答)激励我们不忘国耻,时刻准备抵御外敌侵略,维护祖国统一。

(点评:这确实是很多人不理解也是很多人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在此不仅能起到引课的作用,同时也起到释疑的作用)

导入  课题,板书课题:祖国统一共同心愿

引导分析课题:

国家统一的主要表现就是领土的完整。“心愿”两个字说明我国领土还不完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领土问题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应怎样实现祖国的统一?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读一遍,认知目标。

师:首先我们来回顾一段中国屈辱的历史。

(课件)播放影片《外国列强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片断,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想。

师:看完这两段影片,你有何感受?

(投影)出示思考题:

1、你能用一个词语表达以下你此时的感受吗?--气氛、愤怒、义愤填膺。

2、做选择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领土分割--人民遭殃

(点评:借助多媒体,直观反映中国被外敌入侵的场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提高学生的保家卫国意识,效果初显。)

师: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的中国人当了逃兵,有的做了叛徒,有的成了汉奸卖国贼。但更多的中国人并没有屈服,没有退缩,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你能说出几位抗击外敌侵略的民族英雄的名字来吗?(投影)

生:邓世昌、林则徐、戚继光、邱少云、黄继光等。

师: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说明中国人民具有什么样的光荣传统?

生:(思考)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光荣传统

(点评:借助学生自知的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正是这些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终于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课件)播放影片《开国大典》片断,让学深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培养爱国精神。

师: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每一位中国人都不会忘记。

(投影)出示训练题,(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点评: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之情。)

师: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统一,也有分裂,但总的来看,分裂是暂时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盛世局面。

投影:出示六次盛世局面的名称和时期。引导学生分析这六次盛世局面所处时期的共同点,得出结论,并板书:国家统一--富强昌盛

(点评: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整理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师: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的分裂史,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基本”两个字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

师:你知道新中国成立后还存在哪些领土问题吗?(投影)

生: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为了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样的政策和方针?其含义是什么?(要求学生看书)

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点评:这是本框题的难点,通过引导分析,突破难点)

师: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成动的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课件)播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片断,展示香港回归的画面,再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投影)出示训练题(选择题),加深学生对香港、澳门回归重要意义的认识。

(点评:再现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再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师: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却不是最后一步。

(投影)出示思考题:你知道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哪些破坏祖国统一的分裂势力吗?

生:(讨论、交流)“台独”分裂势力;西藏达赖喇嘛分裂势力;新疆“东突”恐怖组织。

师: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李登辉、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企图制造“一中一台”,分裂祖国。那么我国为什么要统一台湾呢?台湾是不是中国的领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个有关台湾的小资料。

(投影)出示台湾小资料。让学生自读一遍,了解台湾的历史。

(投影)出示思考题:上述资料说明了什么?

生: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点评:用事实证明,提高可信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

师: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现在却被“台独”分子所控制,始终不能实现国家统一。大陆台湾,隔海相望,两岸人民,望眼欲穿。这种状况能这样维持下去吗?

生:不能。

(投影)出示思考题:(各抒己见)你认为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台湾问题?

生:(讨论)和平统一,武力统一。

师:我们可以借鉴香港、澳门回归的成功模式,实现台湾的和平统一。因为两岸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投影)出示两岸人民友好交往和亲人相见的感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师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师:是最佳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假如“台独”分子一意孤行,坚持分裂祖国的活动,中国人民有能力通过武力方式收复台湾。

(课件)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演习片断。让学生感受我国强大的武装力量,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

(点评: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防力量的强大,增强学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心。)

师: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引导学生分一得出结论并板书:祖国统一--共同心愿

(投影)出示训练题(选择题),考察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进行达标检测,检查学习效果。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zhengzhijiaoan/30064.html

  •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要求】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3.1消费及其类型ppt|3.1消费及其类型

    3 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必修1政治新学案)

    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基本...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备考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1 写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2 围绕主干知识背诵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消费类型生产:(1)原因 (2)经济制度 (3)企...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答案解析]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课程目标】§4 12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4 13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_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

    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本课分为2个框题1 税收及其种类2 依法...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九课 9 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二、教学目...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税收极其种类教案|税收及其种类教案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公司的经营理念怎么写】公司的经营

    【导学案】政治学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