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理论】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 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

高一政治教案 2015-05-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政治教案】

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完整的逻辑思维过程。“是什么”是下定义,形成概念,揭示事物的内涵和外延,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理性思维形式; “为什么”是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揭示事物的地位、形成的原因、作用、产生的结果(意义);“怎么办(怎样)”是分析问题后,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意义,揭示解决问题的途径、正确方法、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是连续性的设问,一环扣一环,一问衔一问,问问深入,步步逼近问题的解决——既点出了思维的起点,又展示了思维的走向,也拨正了思维的航向。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艺术,优化政治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为主体词,依次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进行设问,然后分别回答、详尽讲授的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讲授新课“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顺序,依次设问:1、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什么?讲解宏观调控的定义和主要目标2、国家为什么要宏观调控?讲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3、国家怎样宏观调控?讲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以问题探索的形式,流畅的思维组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形态下的启发、开放、效益型教学方式。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组织政治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优化政治课堂教学。设问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最为基本又最直接的手段。对教学内容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及讲授回答,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组合,优化教学内容结构的过程。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地位。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活动的“导演”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深刻讲解的“导播”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释疑解惑的“导航”作用。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设问艺术的成功运用是成功点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和最为直接的手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是有序的、适时的、灵活的、高效的设问,是培养与发展学生集中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研究探索能力、周密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方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有阶梯、有层次的导向式设问,它是当学生思维方向不明时为拨正学生思维航向而设计的设问。恰当而灵活地运用,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益,而且思维脉络清晰可见,让学生从中学到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和有效的思维手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引导式设问,它是运用于使课堂教学正常展开而设计的起承上启下作用或以达到使学生思维与教师教学思路相一致的目标而设计的一类设问,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极有帮助,所以是课内运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递进式设问,它常运用于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全面、深入地理解政治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观点,为达到由点及面、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表象到本质等目的而设计的系列化设问,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的一种好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开放式设问,它是为了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而设计的一类设问,利用这类设问常可使学生开拓思维的宽广度,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艺术,可以对教材内容的框题、节题、课题进行设问。讲授新课,根据本节讲授内容,主要以教材框题为主体词,依次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进行设问。例如讲授新课“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应依次这样设问: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什么?组织讲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内容;2、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组织讲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出和实施、重大意义;3、怎样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组织讲解我国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有的一个框内容只是讲是什么”、“为什么”,而“怎么办(怎样)”单独是一个框内容。当然,并不是所有教材框节内容都适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日常教学应根据框节教学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讲授复习课,可以对节题、课题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对问题的回答组织讲解,则是对教材内容的梳理、优化组合,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深入理解知识,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性把握,构建知识体系,为学生知识迁移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复习哲学常识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可以设计设问、组织课堂教学,讲解回答: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包括的方法有:事物是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1、一分为二

    (1)什么是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是认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2)为什么坚持一分为二?

既然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

 (3)怎样坚持一分为二?

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为什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1)什么是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即重点;在正确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主流。

(2)为什么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主次矛盾及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矛盾的主次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3)怎样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当然, 并不是每节课堂授课都要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而且它们的设问顺序也不是凝固不变的,应具体区别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是激励、调动、引导、启迪、培养、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最常用的有效手段。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组织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优化政治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zhengzhijiaoan/30055.html

  •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要求】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3.1消费及其类型ppt|3.1消费及其类型

    3 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必修1政治新学案)

    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基本...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备考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1 写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2 围绕主干知识背诵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消费类型生产:(1)原因 (2)经济制度 (3)企...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答案解析]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课程目标】§4 12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4 13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_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

    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本课分为2个框题1 税收及其种类2 依法...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九课 9 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二、教学目...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税收极其种类教案|税收及其种类教案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公司的经营理念怎么写】公司的经营

    【导学案】政治学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