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答案_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二)分析文章的情节构成及人物形象
(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
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二、学习重点
(一)分析文章的情节结构。
(二)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

一、课前预习1.作者其人其事罗贯中,明朝人(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省祁县;一说山西省清徐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贾仲明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2.故事梗概

曹操率兵东征。东吴都督周瑜在接到曹操的挑战信后,即毁书斩使,以表白抵抗的决心。于是引发了曹操与东吴在三江口的一番交战。周瑜打了胜仗,但他仍能谨慎从事,进行调查研究,连夜暗窥曹营。周瑜发现曹操水军的指挥官是从刘表手下归降曹操的蔡瑁、张允,这两人“深得水军之妙”,是东吴破曹的主要障碍,周瑜就产生了“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的打算。曹操正在为破东吴无策发愁时,忽有曹营中的幕僚蒋干出来自荐,说愿意去东吴说服周瑜前来归降,而且表示保证能完成任务。周瑜听说老同学蒋干来访,就决定利用施行反间之计。周瑜先在大会群英的宴席上,定下了“但叙朋友交情”,不提“军旅之事”的规矩,封住蒋干的口。进而周瑜又向蒋干显示江东英杰云集,“兵精粮足”的实力,炫耀自己“遇知己之主”,受到信任重用的地位。断绝蒋干说降的念头。在夜间,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佯装酒醉酣睡,诱使蒋干偷走一封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东吴的书信,还安排了“江北有人到此”来暗联络的情节给蒋干看,让蒋干对书信确信无疑。蒋干原为没有完成说降周瑜的使命发愁,幸亏得了这份重要“情报”,就连夜溜回曹营去报功。曹操看了这封信大怒,喝令杀了蔡、张二将。周瑜的反间计终于获得成功。123

二、考吧*考考你《三国演义》,全名__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是我国长篇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作者__________,名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山西太原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XX年间。《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____、_____、_____三国历史为题材,依据_____撰写的《三国志》正史资料,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在思想立场方面,《三国演义》____________的倾向十分鲜明,还大力宣扬了_______的“义气”。《三国演义》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艺术手法,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三、词语储备库更不开看           拈弓搭箭          中箭着炮         巳时便宜从事           禀告              犒赏             迤逦碇石               谙习              橹棹             交契衣冠               偏裨将校          银铠             筵席疑忌               执戟              佯醉             不胜酒力和衣卧倒           巾帻              省悟             玠 嗟呀

四.预习课文指向性练习 (1)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全文共10段,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是如何结构情节的?

       

全文共11段,分五部分。虽是节选,但结构完整、主线突出:

  (1---   )段 开端 周瑜决定除蔡、张。

  ( ---   )段 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段 高潮 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

  ( ---   )段 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 (       )段 尾声 周瑜闻讯庆计成。123(2)思考小说中周瑜、蒋干的性格特点五、研究性学习1、阅读课文1---3段,思考是谁设的计,为什么设计?2、当时有什么契机使周瑜得以实施计谋?作者对周瑜定计的过程是怎么写的?周瑜是怎样用计的?3、读4---6段后,讨论周瑜一见蒋干是如何先发制人的?蒋干的反应如何?4、周瑜是具体用什么方式暗示蒋干的劝降不可能成功?5、周瑜初正面制止蒋干外说降外,又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着密信的桌子的?六、总结性学习1分析人物形象

周瑜

蒋干

曹操2、请思考作者是怎样塑造周瑜和蒋干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七、拓展延伸:
1、 周瑜实施反间计,骗过了愚蠢的蒋干,也骗过了老谋深算的曹操,他的计策真的是天衣无缝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反间计的漏洞与破绽。请列出破绽,说明理由。

(四人合作、讨论探究,一人记录整理,推荐一人作答)

2、假如你是蒋干,你很勇敢,也很聪明,你准备怎么智斗周瑜?(四人合作、设计方案,一人记录整理,推荐一人作答)

八、歇后语积累

  1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2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3 孔明给周瑜看病----对症下药

  4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5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6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7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8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9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10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11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2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3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4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也硬

  15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16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7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

  18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19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0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21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22 关云长败走麦城----大难临头

  23 关帝庙求子----走错了门

  24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25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26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27 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 

  28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9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0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1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32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3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34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823.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