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语文教案-《短文两篇》拓展课——走近科学家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专题研究 “走近科学家 ” 教案
执教者 江立群
教学设想:
1.据新课程标准,语文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增加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形成并完善人格。爱因斯坦的《短文两篇》赞美了居里夫人和哥白尼的精神品质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以及对于取得科学成就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科学家,探究他们的成材之路,进而激励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力争成为栋梁之才。
2.语文教育应充分认识学生的既有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收集处理信息、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锁定一位科学家,着重从精神品质方面探究成功原因写一篇随笔,并制作电子演讲稿,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
3.语文课与政治课有根本的区别,需要接触文本,对提高阅读或写作能力有所帮助。选择新教材高一第一册《跨越百年的美丽》,学习如何从居里夫人这个旧题材中发掘新视角,写出新内涵。
4.11月是“爱科学月”,全市掀起了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潮,为这个专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教学目的:
1.学习科学家崇高的道德品质,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才。
2.写作中如何独辟蹊径,选择角度。学习以多种表现手法表现主旨。
3.培养收集处理信息,团队合作、研究性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开展研究。
2.预习《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在爱因斯坦的《短文两篇》:《悼念玛丽 居里》、《在纪念哥白尼逝世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作者并没有强调两位科学家在科学上的功绩,而是赞美了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和哥白尼的精神力量,这是为什么?
–––-第一流人物对于社会的贡献,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其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前者的程度,也往往超过人们所认为的那样。
2.居里夫人有哪些伟大的品质?对于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朗读课文片段回答
3.课文强调了哥白尼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一精神品质有什么作用?
罕见的思考的独立性和直觉。他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
4.引申
爱因斯坦的短文两篇视角独特,使读者将焦点从科学家的重大科学发现转移到探究他们伟大的人格力量上面。
由此,我们想到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他们的科学成就背后,支撑着怎样的精神品质?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二.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例如:爱因斯坦
霍金
诺贝尔
居里夫人
伽里略
张衡
小结:科学家并非天才,也没有得到上帝的特别恩宠,他们的才智成就是和他们的道德品质力量成正比的。
三.拓展:比较阅读新教材《跨越百年的美丽》。
当代散文家梁衡说:“伟人在社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已很大了,但这主要是靠他们的伟业、理论,人们接受的是他们的结果。文学就是要把这个扩大了的距离拉回来,就是要把这个结果之前的过程揭示出来,就是要有血有肉,沟通情理,让读者觉得可亲可信。”
1.这篇文章同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 居里》以及同学的探究性文章相比较,在内容及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侧重于探究其道德品质方面的力量。
不同:内容上,本文更侧重于揭示居里夫人作为女科学家的意义:“玛丽 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门庭’和‘生世’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表现手法上,本文既有理性分析,又有精彩描写,运用了比喻、类比、联想等手法。
2.在文中找出运用不同表现手法的相关片段,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3.如何理解题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的?
百年---永恒
美丽---美丽端庄的形象
科学定理
人格魅力
4.小结:我们看到了一个另样的居里夫人;同样的题材,以不同的视角审视,能发掘出新鲜、深层的内涵。要善于类比、联想,用丰富的手段增强表现力。
四.通过这个专题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 :阅读《名人传》(法)罗曼 罗兰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详细阅读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详细阅读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详细阅读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详细阅读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详细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详细阅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详细阅读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