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过万重山漫想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4-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及重点】

    1.字词:要求做到读音准确,会解释。应掌握的字词有:以敝帚画西施、毫发间、不盈不溢、摧山诉他、端脱、翎毛、隧、单路蓝缕,以启山林。

    2.重点了解本文想象丰富。思路开阔的特色。

    3.体会文中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领会文章的主旨,学习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理清课文的总体思路。

    2、采用朗读品味与讨论分析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大自然的景象千姿百态,面对神奇的大自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往往有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到过三峡,会有什么感受呢?(问学生,并请他说说自己的感受。)

那么在刘征同志的笔下,展现了三峡怎样的风貌,抒发自己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本文写于1980年,选自《刘征十年集》)

    二、教学新课

    (一)感情朗读全文,可由教师示范读部分段落,而后请学生朗读,正音。

    (二)分析课文1~久自然段,设计问题:

    1.船出了驻门,作者看到了什么奇景?

    (空间变小,江流变狂,充满神奇的色彩)

    2.一个古怪的念头缘和跳出来?

    (面对奇景,惊叹之余,引起联想,“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三)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总体思路。

    以学生自读5一18自然段为主,画出文中说明思路展开的句子,教师检查,使自读效果当堂反馈。

   (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再想下去……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

    1.教师抓住“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这一句,举例描述作者局部的思绪。

   (由“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到“那个时候,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再想到舆论的阻力,再想象“他站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篱的时候会想起什么呢?”)

    2.作者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很有据,表现在什么地方?

    (以历史知识推导,考诸文献,从(禹贡)到(巴部下峡图),引科学家的考证,借(庄子·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持扶造而上者九万里”来形容自己的思想活动。)

    3.作者想象展翅,神思飞越,如何思古论今,展望未来?

    (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追溯到远古,想到许许多多“第一个”,再回归现实,由眼前的葛洲坝工地想到新长征需要无数“第一个”,时间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行文扣住“”,想象丰富奇幻,思路活泼开阔。

   (四)分析课文第19自然段,这一段以船过三峡为思路的终点,虽然很短,但有问题思考,可反复体味。

    1.作者为什么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作者通过自身在事业上的体验,他能想象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喜悦,而今日穿过三峡的喜悦又是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悦,这种喜悦正是他给后人创造的幸福。)

    2.文章以“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闯过艰险的征途就有胜利的喜悦。)

      由此,教师让学生纵观全文,找出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加以理解。

    (五)领会文章主旨

    (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新长征中,争做无数的第一个。)

   

    三、布置作文:写一篇读后感。

    题目:首创者的艰险与喜悦——读《》有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294.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