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短文两篇 教案示例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4-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和意思

辩斗 盘盂 沧沧凉凉 探汤 嗟来之食 机杼 稽废时日 懿德

2.了解文学常识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古人探求自然,大胆质疑和务实的精神。

2.启发学生注重品德的修养,要洁身自爱。

(四)美育渗透点

1.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2.《乐羊子妻》中所体现的乐羊子妻的廉洁正其与才识过人的质朴美、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这两则故事生动活泼,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可以先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结合练习一、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对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学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课堂交流;教师也可将教参提供的有关材料印发给学生。

3.掌握“东游、故、去、车盖、盘孟、嗟来之食、跪、感其言”等词语的意思。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可以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2.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可将短文中三者的言行与复杂的科学知识作比较,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著探索精神。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朗读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及作者作品介绍胶片。

3.文中涉及的科学常识、历史典故打印材料。

4.学生制作生字新词和重点句子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

2.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

3.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阐述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七.教学步骤 

导语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祖先留给我们许多文化遗产,为了继承、发扬这些古代的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就要求同学们学好文言知识。今天我们所读的文言短文即是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典范之作。好,下面我就先来考考大家: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呢?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复杂的科学知识,那么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文章。

(-)明确目标

l.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熟读理解文章。

3.分析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

1.分别范读,或放课文录音,给学生扫清生率障碍

盂(yú)稽(jī)懿(yì))杼(zhù)

2.文学常识

(l)《列子》

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把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后汉书》

东汉纪传体历史著作,南朝范晔撰,本书是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东汉的历史著作,归纳总结而成,自成一家,人们将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两小儿辩日》

(l)请同学们自读文章,对照课后注释流通文章意思。(注意几个词 辩、斗、沧、汤、为)

(2)请一位同学来串讲文章,其他人给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段)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起因)。

第二部分(2—5段)双方各持己见展开争论。(经过)

第三部分(6—7段)孔子不能决断谁是谁非。(结果)

(3)两小儿观点相反,各自依据是什么?

明确并继续提问(一儿认为日出时离人近,日中离人远,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一儿认为日出时离人远,日中离人近,根据温度来判断的),二人的争执虽都不正确(早晨太阳大是人眼的一种错觉,中午温度高是由于太阳直射),但是这一行为表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样的精神?

人的感觉与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是两小儿争论的话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知识面很广,古人不可能完全给予解释。但他们发现了这种自然现象,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这种独立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学习《乐羊子妻》

(1)学生自读文章,疏通文意(注意遗、捐、趋、引、累、稽、亡(同无)、懿(yì)

(2)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为了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作者共选取了几件事?

两件,乐羊子的妻子用“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劝谏丈夫改正行路拾遗的污行;乐羊子妻以织为喻,规劝丈夫积学求知。

(3)通过这两件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乐羊子妻规劝丈夫拾金不昧和积学求知,赞扬了乐羊子妻的高尚品德,启示读者注重品德的修养,要洁身自爱。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自学文言文的知识,这样不仅能过游于古典文学的海洋,而且能汲取营养,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五)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课文,复习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和意思。

(六)板书设计 

作品
作者
朝代
出处
主旨

两小儿辩日
列御寇
战国
《列子》
独立思考,大胆探索

乐羊子妻
范晔
南北朝
《后汉书》
品德修养,洁身自爱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049.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