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3课 美国内战 教案之一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1-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南北经济发展的概况;南北矛盾的激化;内战的经过;内战的影响。

通过对美国内战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内战对美国影响巨大: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通过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美国内战是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在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解决了美国独立战争后就已经存在,之后又不断发展的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为美国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为美国将来站在世界经济的前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分析:
美国领土的扩张。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用了短短70年时间就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5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和人口大副度增加。领土的扩张引起西部新领土的开发,从而引出西进运动。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南北双方的矛盾加剧。可以看出,领土的扩张是美国内战的大前提。不了解这一内容就无法分析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就无法深入探讨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是指资产阶级用斗争的办法,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障碍的过程。而美国内战也确实达到了上述目的。因此它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含义。十九世纪末,美国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发展水平跃居世界首位,与内战的关系密切。没有内战就没有美国经济的腾飞。

难点分析:
美国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是难点,首先学生比较难理解种植园经济,其次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种植园经济为何产生矛盾.美国独立后建立起来的是资本家和种植园奴隶主的联合政权。但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未涉及到,所以学生不了解种植园经济,对两种经济的矛盾就更难理解了。

重点突破方案:
美国领土的扩张涉及三个问题:扩张的地区,扩张的手段和对新扩张地区的开发西进运动。美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范围的领土扩张。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这些地区的位置有相当的难度。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自制课件中地图颜色的变化刺激学生的感官,强化识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史地结合的意识。美国扩张手段的多样性体现了其外交政策的狡诈。扩张后在新领土上进行的西进运动。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分析西进运动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使学生明确这段历史既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也是美国经济创业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教师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从背景,领导人,纲领,结果,作用,性质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异同点。特别是通过对作用的比较进一步明确美国内战的作用。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保证了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难点突破方案:
在美国领土扩大后,南方奴隶制的存在影响到发展资本主义所必须的原料,劳动力,市场。必须废除它。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日趋尖锐。教师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113页的相关内容。请学生思考: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表现在哪几方面?(关税、劳动力和对西部新领土的争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找到南北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奴隶制的存废)为分析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美国领土的扩张。美国内战。

难点:美国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教法设计: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境设计法:讨论法。

导入  新课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今天将要介绍的人物是在美国发展进程中占有突出地位的一位总统,他的名字叫林肯。(通过课件展示林肯的画像)林肯的名字是和美国南北战争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美国内战

【讲授新课】美国独立后建立的是资本家和种植园奴隶制的联合政权。他们有分歧,但在对外扩张的问题上却取得了高度一致。美国独立后不久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一、 扩张

美国是怎样扩张领土的,它采取了哪几种方式呢?经过半个多世纪,美国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先后从法国、墨西哥、俄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当然美国向西扩张的过程,也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和侵占他们仕地的过程。这样,今天美国的版图形成了。(展示课件《美国的领土扩张》一页。通过位置和颜色的变化刺激学生的感官,强化记忆。)

二、南北矛盾(板书)

1.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板书)

工业革命是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学生回答,略)

美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9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北部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从1810年到186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近9倍,居世界第四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于19世纪早期开始修建铁路。

2.南部种植园经济和黑人奴隶制

当资本主义在北部迅速发展的时候,南部各州却继续保留发展了奴隶制的种植园经济,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南部工业不发达,种植园主要栽种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棉花大量运往英国,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奴隶主养活一个黑奴每年只需要拿出20美元,而从黑奴身上每年却可以榨取80美元以上的纯利润,于是南部各州非法贩入黑奴,黑奴人数猛增。随着两种经济制度都得到迅速发展,它们之间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3.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板书)

教师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113页的相关内容。请学生思考: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表现在哪几方面?(关税、劳动力和对西部新领土的争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找到南北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奴隶制的存废)为分析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打下基础。北方主张保护关税,以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发展本国工业;南方为了输入廉价的工业品,反对保护关锐。北方需要大批便宜"自由"劳动者和工业原料,主张解放奴隶;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却占用了大批劳动力。南方奴隶主还要求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北方资产阶级坚决反对。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黑人奴隶制已经成为阻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瓶颈。南北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双方一触即发。这时,美国总统的换届选举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三、内战的经过

1.导火线

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是美国内战的导火线。

2.内战的爆发

3. 内战的转折(板书)

内战初期,南北双方都具有不同的有利条件。(打出《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幻灯片)北部资本主义生产发达,各种工业蓬勃发展,而南部工业非常落后,农业经济占很大的比重。在所占地区方面,北部共有23个州,南部只有11个州;北方人口有2200万,南部有900万;还有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都有利于北方。但是南方军队准备已久,加上英国的援助,战争初期,北方连连失利。华盛顿两次告急,激起人民愤慨。在这种前方失利、后方动乱的压力下,迫使林肯总统采取两项民主措施;1862年政府通过了《宅地法》。《宅地法》是解决人民土地问题的法令。按《宅地法》规定,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付十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得到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这块土地即成为个人私有财产,林肯还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法令使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欢欣鼓舞,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不论黑人白人都踊跃参军,拼死作战,很快扭转战局,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4.内战结束

1863年,北方军转入反攻。1865年4月3日,攻陷叛军老巢里士满。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战争刚刚结束,不甘心失败的奴隶主怀着刻骨的仇恨,派遣仇视黑人奴隶的演员蒲斯,将正在剧院看话剧的林肯刺杀。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林肯这个人物呢?

四、内战的意义(板书)

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美国内战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最大的内部障碍,而且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小结:美国内战是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在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解决了美国独立战争后就已经存在,之后又不断发展的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为美国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为美国将来站在世界经济的前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第23课美国内战

一、美国领土的扩张

二、内战的爆发

1、北方工商业的发展

2、南方种植园经济

3、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4、内战的爆发

三、北方胜利

1、内战的转折

2、内战的胜利及意义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540.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