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化学电源教学设计|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高一化学教案 2015-01-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化学教案】

北京市房山中学 刘文芳

一、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 .c .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渊源于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养育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心理健康的人。本设计以开放式教学为指导思想,辅助以视频、讨论、归纳等手段,使学生体验作为不同角色的工作者,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增强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模块学习要求,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包括三部分内容: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2、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3、通过制作简易原电池的实验,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学习:了解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并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所以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1、了解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2、通过认识生活中的原电池[即传统干电池(锌锰电池) 、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3、通过引入新型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与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通过本节学习,能够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4、了解化学电源的发展与环境污染,增强环保意识。

三、 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课时设计: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担任不同的角色,导出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各种电池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依次的分析,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极材料,电子流向,电池的缺陷,既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四、 教学流程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归纳与整理

 


五、 教学过程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展示幻灯片,生物学家在解剖青蛙大腿的时候,发现金属刀一碰伤青蛙的大腿,青蛙就会发生颤抖,请同学们展开联想,推测可能是什么原因?123

展开联想,推测原因,回答,交流,讨论。

展示幻灯片:

当时物理学家付打恰在观察,受到启发,他认为一定是青蛙腿中的组织液含有电解质溶液,金属刀在切割的时候产生了电流。于是他用锌、铜做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制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池。

观看感受 。

提出问题:

你认为在此电池中,哪一种物质失电子?哪一种物质得电子?为什么?

思考交流:

 锌比铜的金属性强,失电子能力强,锌做负极,铜做正极,电子从锌经外电路流到铜电极,流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电子。

铺垫资料:

伏打发明了伏打电池后,英国化学家戴维非常感兴趣,戴维用伏打电池进行了电解实验,首次制出了非常活泼的碱金属,当时为了提供足够的电流,戴维将伏打电池进行了串联,最多一次并排放置了100多个大玻璃瓶,放置了100多对电极。

感受、思考:

伏打电池有什么缺陷?

提出问题:

如果你是伏打,你想如何对你的电池进行改进?

思考交流:

①     因为电解质为硫酸溶液,不便于携带,不能够推广使用,将电解质制成固体。

②     如何开发高能电池 。    

铺垫问题:

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制成固体还导电吗?

思考交流:

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故态状况下电解质不导电。

展示幻灯片:

有一位化学家在伏打电池中加入淀粉。

思考交流,归纳:

加入固体填充物,制成糊状。

导出:

现在使用的普通干电池,并展示结构图片。

思考交流:

分析干电池的负极:锌,正极:碳棒。

电解质:氯化铵。

提出问题:

从我们查询的信息来看,氯化铵溶液显酸性,你认为干电池有什么缺陷,如何改进?

思考交流:

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则会跟锌皮发生反应,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会发生漏液。

改进方法:

1.  换锌皮为排在氢后的金属(不可行)。

2.  将氯化铵换为碱性电解质。

导出:

现在使用的较多为碱性干电池,

思考交流:

分析电极以及电子转移方向

提出问题:

如果你是开发商,你有什么想法?

思考交流:

将电池制成可以循环使用的电池,降低成本

导出:

可充电电池,展示首先使用的铅蓄电池的可充电电池结构

思考交流:

分析铅和氧化铅的活泼性,推测正、负极和电子转移方向

提出问题:

在元素周期表中查阅铅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铅蓄电池的缺陷是什么?如何改进?

查阅数据:

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7,相对原子质量较大,铅蓄电池较笨重,不便于携带,寻找导电性较好的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金属做电极,最轻的金属是锂。

导出:

锂电池,同时展示镍镉蓄电池的信息介绍

思考交流:

分析锂电池的电极以及电子转移方向

展示资料幻灯片:

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铬、镉、铜、铅、汞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干电池的负极材料:锌汞齐,1节1号干电池会使1 m2 的土地永久实效,而仅我国一年就生产各种电池上亿节。

观看幻灯片,增强环保意识

提出问题:

上述各种电池的共同缺陷是什么?如何改进?

分析:

干电池中的汞、蓄电池中的铅、镉,三种金属都是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物质,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导出:

燃料电池,展示甲醇、甲烷燃料电池,分析正负极

思考交流:

燃料电池中氧气得电子,作正极,燃料作负极,并分析电子流动方向。123

提出问题:

甲醇、甲烷燃料电池有什么缺陷,你想如何改进?

思考交流: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开发绿色、清洁燃料。

提出问题:

你认为什么燃料最清洁?

思考交流:

氢气是最清洁、无污染的燃料。

导出:

氢、氧燃料电池

思考交流:

分析正、负极和电子流动方向。

归纳小结并板书:

[板书设计]:

1.  干电池

负极 锌(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 碳棒(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  充电电池

负极  铅(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  氧化铅(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  燃料电池

负极 燃料(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 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归纳总结交流:

1.  干电池

负极 锌(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 碳棒(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  充电电池

负极  铅(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  氧化铅(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  燃料电池

负极 燃料(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 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布置作业]:

分小组制作“化学电源——环境污染——清洁能源”图片展,倡导学生自觉组织在校园内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定时回收废旧电池。

  六、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评价设计: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课堂评价量规

内 容

评价要求

需努力

1.学习态度

在角色转换中踊跃发言的次数

9

6

3次及以下

2.  学习方法

在角色转换中分析问题的视角

在角色转换中能够站在主要矛盾的分析问题视角。

在老师的适当铺垫下能够站在主要矛盾的分析问题视角。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思路。

3.综合能力评价

思路清晰、顺畅,能清晰地分析化学电源的正负极,电子流向,在角色转换中,思维活跃,切入点准确,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思路比较清晰、顺畅,基本能清晰地分析化学电源的正负极,电子流向,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角色转换,并有清晰的思路,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思路不够清晰,不能独立地对化学电源的正负极,电子流向进行准确的分析,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角色转换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huaxuejiaoan/26414.html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重点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药品:硝酸钾、水蔗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从溶液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氯气与水反应检验生成物】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

    第2课时 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学习目标定位] 1 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能正确写出氯气与碱[(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知道漂白粉的成分和用途。3 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第二单元上课时间]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单元小结 一、铁 1 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铁是一种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银白色金属,纯铁的熔点较高(1535℃),防腐能力强。密度7 83g cm3,是电和热的良导体。但是通常炼制的铁中含有碳等杂质,使铁的熔点降低,防腐能力大大下降。 (2)化学性质:铁是活泼的金属,...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_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一)

    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铝三角

    铝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主要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高考化学中铝的考点主要集中的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即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铝三角主要体现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一、单质铝(al)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金属的共性,能够与非金属、酸、某些盐反应,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可以...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钠

    (1节时)【目的要求】: 1 使学生掌握钠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2 通过钠的有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难点】: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原理解释,分析归纳,阅读自学【教学过程】:l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卤族元素的性质,今天我们...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第六节颈椎压迫哪个部位]第六节 化合价

    第六节 化合价教学目标: 1 记住化合价一般规律和常见元素化合价。 2 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教学重点:化合价原则。教具:小黑板投影机、胶片。教...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盐类水解的应用手抄报|《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

    教学基本信息课 题 盐类水解的应用所属模块及章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内容将化学平衡理论和微粒观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主要表现为: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分子、离子等微粒的形式存在的;这些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有强弱、主次之分;当微粒间的这些相互作用过程...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二氧化硫_二氧化硫

    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三)情感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引入】s有哪些化合价?分...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学习目标定位] 认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熟知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氮的氧化物(no2)、硫的氧化物(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1.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产生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