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族元素教资面试|卤族元素复习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2015-01-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化学教案】

一、             教材分析

以卤素的制备和加碘盐的鉴别及含量测定作为卤族元素复习的载体,本内容可以作为卤素知识综合应用的专题讲座。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卤素的化合物,从中可以提取食盐、卤素单质。食用加碘盐是实现我国政府1991年向全世界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范围消灭碘缺乏病”的重要举措,加碘盐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是富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宜以“探究教学”作为本专题内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题),进行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最后获得知识和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课题),是一种学科内综合的课堂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注重了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从氯气的制法迁移应用设计溴的制取,并从氯气能将Br-、I-氧化为单质Br2I2的性质设计溴和碘的制备。

2)学会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定量测定原理。

2.能力目标

1)综合实验能力(溶解、蒸发、过滤、蒸馏、萃取、分液、气体制备、滴定)。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在较复杂情境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3.  情感目标

1)建立物质二重性的观点:缺碘和过量碘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2)在实践(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并分享成功。

三、教学重点

1)溴、碘单质实验室制备的设计

2)加碘盐中碘酸盐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实验设计

四、教学难点 

1)溴、碘单质实验室制备的设计

2)加碘盐中碘酸盐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实验设计

五、             教学媒体

投影仪和有关实验仪器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展示一幅大海图(上写大海啊,母亲!)

教师导语 :

有人说大海哺育了生命,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学生简单讨论后,教师略为点评。

 

展示表格:

海水中元素组成与古今人体中所含元素对照表。

教师:

可见海水中元素的组成与古今人体中所含元素的成分相同,且含量相关不大,这是生命来自大海的一个重要证据。从海水中含有的元素可知,海水是无机盐的宝库。

 

一、卤素单质的制备

问题1、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能否采用将海水蒸干来制得较纯的食盐?

师生讨论归纳:

              食盐

海水→                 (蒸发、浓缩、结晶)

              食盐

展示我国古代煮盐图。

 

问题2、如何从食盐制取氯气?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师生讨论归纳:

工业制法:2NaCl+2H2O 2NaOH+Cl2+H2

实验室制法:2NaCl+MnO2+2H2SO4 Na2SO4+MnSO4+Cl2↑+2H2O

 

问题3、如何由溴化钠晶体制取液溴?

师生讨论归纳:

工业制法:2NaBr+2H2O 2NaOH+Br2+H2

实验室制法:2NaBr+MnO2+2H2SO4 Na2SO4+MnSO4+Br2↑+2H2O

 

问题4、用上述第二种方法制备单质溴,请设计一个实验装置。

师生讨论归纳:

根据下图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
 (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装置()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装置()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 _______

 (2)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 _______
 (3)装置()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4)为防止溴蒸气对橡胶的腐蚀,装置可作如何改进?

      

   Ⅰ                  Ⅱ

 

问题3、海洋中的海藻和海带能从海水中富集碘元素,如何从干海带中提取碘晶体?

师生讨论归纳:

 

                                                  残渣

干海带 海带灰 海带灰悬浊液  滤液(含I-) 含碘的水溶液 含碘的有机溶液 晶体碘。

萃取,分液   蒸馏

思考问题:

1)上述实验中用到那些仪器?

2)萃取剂要满足的条件是?

3)如何进行萃取和分液操作?

4)本实验的蒸馏中为什么用水浴加热?

 

二、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问题4、食盐为什么要加碘?加碘是不是越多越好?

呈现资料:

碘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状腺内,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是人体的碘库。人体缺碘,甲状腺就得不到足够的碘,要形成甲状腺肿(大脖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有4亿多人缺碘,碘缺乏病给人类的智力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妇女严重缺碘,征聘的小孩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发育不全、甚至痴呆。1991年,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人体一般每天摄入0.1mg—0.2mg碘就可以满足需要,通过食用加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方法,并不是摄入的碘越多越好,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易造成甲状腺功能的减弱,得甲状腺肿。

 

问题5、食盐中加入的碘的成分是什么?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

    碘晶体(I2

大胆猜测 碘化物(KINaI                             

碘酸盐(KIO3NaIO3

1.检验是否含I2的实验方案:

1)溶于水所得溶液是否有黄色?此法若I2含量很少可能观察不到。

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CCl4层是否呈紫红色?

3)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滴加淀粉试液是否出现蓝色?此法简单又灵敏。

用(3)方法实验演示,结论不含I2

2.检验是否含碘化物的实验方案:

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是否产生黄色沉淀?(此方法中生成的AgCl沉淀会对AgI沉淀中观察发生干扰)

2)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CCl4层是否呈紫红色。

NaCl溶液和NaClKI的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模拟Cl-存在时对I-鉴别的干扰。

用(2)方法实验演示,结论不含碘化物。

3.检验是否含有碘酸盐的实验方案:

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实验演示,结论含有碘酸盐。

投影展示一包加碘盐,阅读包装袋中的说明。

 

问题6、如何定量测定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

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碘盐,溶解配制成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溶液和稀硫酸,然后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I22Na2S2O3==2KI+Na2S4O6

实验演示,含碘量的定量测定。

 

2001上海:30.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扩展:

化学放大:对微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学放大”反应进行测定。其步骤如下:在酸性介质中先用过量Br2将试样中的I-定量地氧化成碘酸盐,加热除去多余的Br2后,加入过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假定萃取率为100%)。分去水层后,用联氨(N2H4)的水溶液将I2反萃取至水层中(N2H42I24I-+N24H+),再用过量的Br2氧化,除去多余的Br2后,加入过量的KI,酸化,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I22S2O32-=S4O62-+2I-),求得I-的含量。

1)写出上述过程中未给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根据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数,试分析经上述步骤试样中1molI-所消耗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3)若将上述“化学放大”法进行测定时,准确移取25.00mLKI的试液,终点时耗用20.06mL0.100mol/LNa2S2O3溶液,请计算原试液中KI的物质的量浓度。

 

[小结:

本节课研究了氯、溴、碘的制备和加碘盐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从中我们要学会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实验基本操作的组合和在新情境中知识的迁移。

 

七、教学评析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必须能引起学生兴趣、教学内容必须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关心的热点知识为课题组织复习活动,运用了教学内容的情境化策略和知识自我建构策略。知识背景、问题情境是知识发生的源头,知识产生于问题情境。因此,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形成学习心向关键。问题情境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适应,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不然,学生将无法建构新知识。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什么,以此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所以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 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外部信息收集、加工、反馈及调整的过程。新知识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应用,然后纳入他现有的认知结构中,生长成新的认知结构,用以解释新事物,解决新问题。这是一种产生式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就认识并学会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和解释事物。由产出式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一种活知识。从对事实性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容易成为一堆僵化的知识,也就是死知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背景性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旧知识经验是决定“建构”能否成功实现的基础,学生的思维结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是决定“建构”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复习课应将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改造、扩充和完善,使之系统化和网络化。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huaxuejiaoan/26191.html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重点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药品:硝酸钾、水蔗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从溶液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氯气与水反应检验生成物】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

    第2课时 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学习目标定位] 1 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能正确写出氯气与碱[(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知道漂白粉的成分和用途。3 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第二单元上课时间]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单元小结 一、铁 1 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铁是一种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银白色金属,纯铁的熔点较高(1535℃),防腐能力强。密度7 83g cm3,是电和热的良导体。但是通常炼制的铁中含有碳等杂质,使铁的熔点降低,防腐能力大大下降。 (2)化学性质:铁是活泼的金属,...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_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一)

    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铝三角

    铝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主要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高考化学中铝的考点主要集中的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即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铝三角主要体现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一、单质铝(al)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金属的共性,能够与非金属、酸、某些盐反应,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可以...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钠

    (1节时)【目的要求】: 1 使学生掌握钠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2 通过钠的有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难点】: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原理解释,分析归纳,阅读自学【教学过程】:l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卤族元素的性质,今天我们...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第六节颈椎压迫哪个部位]第六节 化合价

    第六节 化合价教学目标: 1 记住化合价一般规律和常见元素化合价。 2 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教学重点:化合价原则。教具:小黑板投影机、胶片。教...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盐类水解的应用手抄报|《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

    教学基本信息课 题 盐类水解的应用所属模块及章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内容将化学平衡理论和微粒观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主要表现为: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分子、离子等微粒的形式存在的;这些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有强弱、主次之分;当微粒间的这些相互作用过程...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二氧化硫_二氧化硫

    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三)情感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引入】s有哪些化合价?分...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学习目标定位] 认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熟知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氮的氧化物(no2)、硫的氧化物(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1.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产生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