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新坝中学]江苏新坝中学高三政治学案: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考点解读】      考点1. 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相关链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两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其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真题再现】1、(06江苏)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考点2. 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的含义: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普遍性       (1)表现: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归纳:联系普遍性的哲理:(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应用于哪些材料?p54)
3,联系的客观性
①(定义)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的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③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哲理)---- ----(应用于哪些材料?p56)
④归纳:联系的客观性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联系。(应用于哪些材料?p55)
4, 唯物辩证法认为:(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注重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注重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注重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注重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注重事物的不利条件。123456
【相关链接】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易错点]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p55上。\  联系可以改变,规律可以改变。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与池鱼是直接联系。\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唇亡齿寒。皮与毛、唇与齿是直接联系。
【真题再现】1. (09江苏)XX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某人做关于跳蚤的听力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跳、跳、跳!”,跳蚤跳的很高。然后切去双腿,再叫“跳、跳、跳!”,跳蚤再也不跳了。于是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跳蚤切去双腿后,失去了听力。”从哲学上看,该实验者 
a.在实验中获得了正确认识            b.不懂得跳蚤是没有语言和思维能力的
c.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没有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3,(09北京)“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09广东)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4,答: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考点3.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123456
1,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哲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或指导意义〗: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分哲理
〖立足整体原理〗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方法论或指导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搞好局部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或指导意义〗: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哲理应用见p59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3)、〖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相关链接】下面材料中强调整体的有          , 强调部分的有        。  a坚持集体主义,b地方服从中央,c一着不慎满盘皆输,d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e 以农业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发展,f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g统筹全局,h细节决定成败,i个人离不开社会,j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低的一块木板的高度,k得中原者得天下123456
[易错点]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真题再现】1、(08广东)在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中,某校高三(10)同学积极参与,促进了良好的校园氛围的形成。创建和谐校园需要学生参与,所体现的哲理是
a.部分影响整体                  b.部分和整体相互转化
c.矛盾次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      d.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
2、(08宁夏)“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8海南)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3.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要把改善民生置 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3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2分)

【考点再练】  
1. (09丹阳模拟)《诗经•终风》云:“寤言不寐。愿言则嚏。〔传〕愿,犹思也,盖他人思我,我则嚏之也。”《毛诗笺》云:“今俗人嚏则曰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上述观点违背了:
a.联系的普遍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条件性
2.(09惠州调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加快势必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这说明:
a.联系是普遍的    b.联系是客观的   c.联系是多样的   d.联系是变化的
3、(08重庆)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4、(07宁夏)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123456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5.漫画中的母亲把自己牌桌上的失利(“输”)迁怒于身后看“书”的孩子,这一做法?   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②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③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④违背了事物规律的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6、(08全国)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右侧漫画《喜与忧》蕴涵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存在统一的标准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8、(07江苏) “生活导师”的”忠告”--------不要和陌生人交往。这实质上否认了
a.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b.人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
c.人生活在多重社会关系之中 d.人的活动的有意识性
9、右侧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b、人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10、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看问题应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c、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d、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11、(07广东)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12. 材料:XX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运用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国家制定的扩大国内需求等政策的正确性。

材料: xx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各国迅速蔓延,并进一步波及全球实体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最严峻挑战。重消费轻储蓄,过度依赖虚拟经济和风险防范缺失等等都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要解决此次金融危机,就要分析和把握这些条件。而各自为战、不注重维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利益,又加大了危机的危害和防范化解的难度。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12分)

12、(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4分)123456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国家制定的扩大国内需求等政策来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体现了正确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4分)w.w
(2)①事物都处在普遍的客观联系之中,要坚持联系的观点。面对金融危机,各国应加强国际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2+2分)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加强金融合作与监管,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关系。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2+2分)
③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其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各国不能各自为战,要维护好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才能使整个世界摆脱金融危机的困境。(2+2分)
【也可以回答: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分)。它既包括事物外部的这种关系,又包括事物内部的这种关系(2分)。】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591.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