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设计)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框主要是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什么是哲学。围绕着这个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学生分析
学生对这一问题有很强的想象能力,但没有一个理性的把握。要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对一些问题自己总结。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什么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2.什么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3.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二、能力目标
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教学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
教学方式
讲授法、学生归纳总结法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探究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关于哲学派别的故事。
二、导入新课
教学导言: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常拭免,不使染尘埃. 少林六祖慧能偈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慧能的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这样的思想属于属于唯心主义的,而且在上节课我们也接触过唯物主义,那他们两个派别的分歧是什么呢?他们的基本观点又是什么呢?
情景营造:以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 教学结构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四、师生互动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教学过渡:学生阅读p11,探究活动:学者与民工
课堂设问:谈谈你对这则材料的看法?
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主要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教学过渡:接下请学生阅读p11下面的综合探究,辨别哪些观点是属于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是属于唯心主义的。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许多的学派,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学生阅读p11-12,归纳总结,完成下列表格)

唯物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1234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理解。 形成了两中基本形态。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请同学们阅读p12-13,归纳总结,完成下列表格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课堂设问: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提示:哲学中的这“两个对子”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他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本原的,就是唯物主义观点;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本原的,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根源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的问题所作出的不同回答。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辩证法;采取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形而上学。
(2)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辨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所以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因为:第一,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一般说来,首先需要解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问题,然后才进一步解决这个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第二,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规定了在解决问题的状况怎样问题上的方向。第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作为两种思想观点从来不存在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哲学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既是物质的,又是联系的、发展的。正确地、如实地揭示世界的本质,不仅要坚持唯物的观点,而且要坚持辨证的观点。没有辨证的观点就不可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就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情景感悟
(1) 通过探究一,从学者与民工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当前还存在许多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曲解。把物质享受看成唯物主义,追求精神满足看作唯心主义,是一种庸俗化理解。事实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擅自给它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2) 通过探究二,我们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讨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它否认神创造而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质上是正确的,但由于它将一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局限性。
(3) 通过探究三,感悟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在王守仁看来有了人的灵明才有了天地万物,没有了人的灵明就没有了世界,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这种观点错在将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是非常荒谬的。
(4) 通过漫画《大树的对话》感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人类的影响。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使人们不断获得成功,结出累累硕果;唯心主义被称为“不结果实的花”,一旦人们在思想上陷入唯心主义并用这种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必然会导致失败,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既然是“姹紫嫣红”的花,就其某些部分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会有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1234
(5) 通过漫画《一人骑二马》感悟哲学没有任何中间路线可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任何派别,从根本上说或者属于唯物主义阵营,或者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如果将物质或精神看作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看似公允,事实上却是在唯物和唯心间摇摆不定,就好象一人骑两马,非常危险。此漫画很形象地说明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划分问题。
教学总结
本框我们学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些知识,唯物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配套练习
1. 唯心主义的两中基本形式(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3. 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观念”的影
c世界统一于精神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
a历史唯心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据此回答5—7题。
5.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6.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辨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辨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辨证,因而是科学的
7.“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  )
a唯物主义命题          b唯心主义命题
c悲观主义命题          d教条主义命题
8.在农业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很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
a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9.有人说,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a  7.a  8.c
9.(1)凡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就是物质的反映,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重物质利益和强调精神文明并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1234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精神文明,正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546.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