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宝鸡市高三一模|2019年宝鸡市高三各科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分析1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XX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试卷分析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组 XX年3月9日~10日,我们举行了全市XX年第二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本次检测严格遵循新出台的XX年新课程各科考试大纲及说明,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考查的同时,侧重新课程高考对能力要求的考查,着力体现新高考的命题趋势,以期通过检测、反馈对教师后期复课工作给以引领与指导。考试结束后,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考试信息,对试卷的质量、学生答卷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市分高中考试成绩做了统计,确定了本次检测的“临界线”: 理科    一本:435 分  二本:375 分 文科    一本:500 分  二本:450 分 请各县区、各学校参照此“临界线”, 对本次检测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认真作一统计分析,制定后期复课工作的策略和措施,确保全市高考成绩不断提升。

语文试题 一、命题说明: 根据全国高考大纲(课标版)和高考说明精神,结合一检语文考试情况以及全市教学的实际,语文组命题组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多次修改,命制了XX年我市第二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试卷分析: 在一检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复习进度和三次检测考试的统一安排,合理设置全卷结构,全面考查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能力考查,强化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使整套试卷尽量符合高考命题趋势,能够基本检测出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学习程度,为学校后期复课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三区一校语文总成绩简析:

考试人数

平均成绩

难度系数

渭滨区文科

1030

99.98

0.67

渭滨区理科

1745

97.29

0.65

金台区文科

1719

93.1

0.62

金台区理科

2858

94.8

0.63

陈仓区文科

1296

100.5

0.67

陈仓区理科

2532

100.3

0.67

宝中文科

298

104.35

0.70

宝中理科

1369

105.63

0.70 三区一校的语文难度系数在0.62-0.70之间, 基本符合高考难度系数要求,能有效检测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选择题答卷分析:

文科选择题答题率统计(1699人)

题号

答案

答a率

答b率

答c率

答d率

得分率(%)

1

d

14.2

39.7

10.2

35.4

35.4

2

c

5.2

11.6

77.3

5.6

77.3

3

a

70.0

4.5

4.4

20.8

70.0

4

b

57.4

19.0

10.4

11.4

19.0

5

c

6.8

6.9

75.5

8.8

75.5

6

b

19.4

46.9

16.8

15.8

46.9

13

b

14.9

30.3

26.5

25.6

30.3

14

d

15.8

29.4

21.4

30.7

30.7

15

a

68.6

0.9

3.2

24.5

68.6

理科选择题答题率统计(2812人)

题号

答案

答a率

答b率

答c率

答d率

得分率(%)

1

d

14.2

45.7

9.4

30.3

30.3

2

c

3.5

9.9

80.3

5.8

80.3

3

a

73.8

4.5

5.5

15.5

73.8

4

b

61.3

18.4

7.5

11.5

18.4

5

c

6.2

3.8

81.7

7.1

81.7

6

b

19.8

48.8

12.8

18.0

48.8

13

b

15.1

38.0

26.5

17.5

38.0

14

d

16.1

24.1

22.9

34.1

34.1

15

a

67.4

0.5

2.1

27.0

67.4 1-3题为现代文阅读试题。 第1题:主要考查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概念的理解,得分率较低。d项表述中“各种天然因素即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可以称为自然环境”错误,“天然因素”应该包括“非生物因素”,两者非等同关系。但许多学生却没有发现这其中的错误,很多人选择了b项为不正确项。 123456789101112第2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得分率较高。c项“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工业文明,两者可以互相优化和提升”在文中没有充足的依据,因而不符合原文意思。 第3题:根据原文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得分率也较高。a项“依存于自然”是原始文明时期,“敬畏自然,顺天应时”是农业文明时期,选项中混为一体;另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也不准确,因而不正确。 4-6题为文言文阅读试题。 第4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积累理解,这个题得分率特别低。主要是学生对a项中“讦”这个词的意义不清楚,所以,多数学生都误以为对这个词的解释是错误的。 第5题:考查对人物特点的具体理解,得分率较高。需要结合全文,对列举的句子仔细辨别,才能准确选择组别出c项。 第6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得分率稍低。主要是有些学生对b项中“军事才能出色”、“平息了贼寇之乱”理解不到位,前者赞誉过度,后者不合事实。 13-15题为语言运用试题。 第13题:考查对成语理解和运用。得分率较低。b项中的“皮里阳秋”这个成语较生僻,多数学生都不懂其含义,所以导致选答错误。 第14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得分率也较低。主要还是对病句的类型和错误辨析不清,因而选病句a、b、c项的学生基本均匀。 第15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得分率稍高。因为句子标志性的词语比较明显,所以,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排序。 (三)主观题答卷分析:

试卷抽样统计(共抽样305份,其中选11题62份,选12题243份)

题号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得分率(%)

第一卷

24

6

14.79

61.64

7

9

2

5.07

56.35

8

5

0

2.36

47.25

9

6

1

3.59

59.86

10

6

0

2.26

37.75

11-(1)

5

2

3.63

72.58

11-(2)

4

1

2.56

64.11

11-(3)

6

2

4.60

76.61

11-(4)

8

3

4.13

51.61

12-(1)

6

0

2.93

48.90

12-(2)

6

1

3.30

54.94

12-(3)

6

0

3.92

65.36

12-(4)

8

0

3.73

46.60

16

5

2

4.08

81.50

17

6

0

5.49

91.56

18

53

2

46.93

88.55 第7题:文言文翻译题,难度一般。部分学生主要是把得分点“舁”“乡民避贼来者” 等词句翻译不准,比如“舁”字比较生疏,完全可以根据上下文去推测其“抬”的意思;“乡民避贼来者”为定语后置句,即“避贼来者乡民”之意。 8-9题为诗歌鉴赏题。 第8题:联系下阕内容分析词人的形象,得分率中等。问题是部分学生没有对词人形象进行概述,对词下阕内容理解不准,分析有偏差。 第9题:鉴赏诗歌前几句的艺术手法,得分率稍高。主要问题是,对表达手法概念模糊,分析不准,不能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也不能分点作答。 第10题:名篇名句默写,得分率较低。选文涉及《孟子》《阿房宫赋》《琵琶行》三篇,一是部分学生没有背诵下来,二是错别字较多,影响了得分。 第11题:选作题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这次选小说阅读试题的考生占抽样人数的20.33%,整体得分比实用类文本阅读稍高。 第(1)题: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多项选择题,只有认真对照文本,就能发现错项问题所在,因此得分率较高。 第(2)题:对小说题目用意进行分析。应从结构、形象、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部分学生分析的角度不准。 第(3)题: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要对人物的特点分点进行归纳概括,但是许多学生不分点,人物形象笼统模糊。 123456789101112第(4)题,对人物身上的不足进行探究。一般分析探究人物长处的较多,总结探究不足的少,有些学生惯性思维,审题不严,回答偏离题意。再者,就是不能分点作答。 第12题:选做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多数同学选作了传记类阅读试题,占到抽样试卷的79.67%。 第(1)题: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得分率稍低。主要是阅读不仔细,对从文本中找不到依据的表述,按照平时的说法,却误以为是正确的。 第(2)题:分析第一段文字的作用,得分率中等。应从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在全文的地位、对标题或主旨的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学生主要是找不准分析的角度。 第(3)题:概括人物的主要成就,得分率稍高。主要是对人物的成就进行归纳概括,需要条分缕析,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不会分点概括归纳。 第(4)题:探究人物取得成就的原因,得分率较低。主要问题是,观点不鲜明,探究较为简单,没有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探究。 第16题:语言表达题,拟写广告词、说一段劝诫的话,得分率较高。学生基本能够按照题目要求去拟写和口语表达。 第17题:仿写题,一检仿写题稍难,这次的仿写题是一般常见的形式,所以得分率最高,学生基本都能够仿写正确。 第18题:作文仍是新材料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大,材料贴合实际,可写角度较多,如:敢于超于自我,寄希望于未来,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应有谦虚的胸怀,应有自信等等。存在主要问题是:1.材料陈旧,缺乏新意。2.缺乏深刻独到的分析,有用材料凑字数之感。3.语言枯燥,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复习建议: 针对二检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后期复习需要强化一下几点: 1.加强背诵默写的训练。背诵默写一直是学生的弱项,多数学生拿不全这6分,要么是记诵得是是而非,要不错别字不断,更有甚者,默写就是空白。看似简单的试题,却得不到分,应该好好地强化一下背诵默写。 2.加强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训练。特别是成语和病句,常用成语要准确理解,较生疏的成语要学会结合上下文去推测。语病要结合一定的语法知识,熟知病句的类型和病因。 3.教学生学会审题。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这是答题之前必须要做到的。许多学生经常审题不清,不仔细思考题目要求答什么,导致答案与题意对接不上。一定要教会学生审题,审清题目的含义和具体要求。 4.教学生寻找答题的角度。对于主观性试题,要引导学生,按照题意要求,分析寻找答题的角度。简答题一般分值较大,所以要尽量从不同方面去分析问题,从而寻找答题的多个角度,从不同角度去回答,自然就分点分条作答了。要引导学生归纳不同类型试题的一般答题角度。 5.组织答题的语言。许多学生答题语言常常是不够准确、简练、规范。在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按照答题的角度组织语言,总结一下答题语言的一般性规律,让学生在知其大意的情况下,不能因为语言表述的问题而失分。

数学试题 一、命题思路: 宝鸡市XX年高三质量检测(二)数学试题,遵照陕西省XX年《考试说明》的要求、体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精神,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考查,整套试卷从宏观上控制了难度,许多试题着力创新,如理科第7,8,9,10,14,18,20,21题。同时,保持试题稳定性和前后两次的连续性,全卷几乎涵盖了60%以上知识点,对数列,三角,立几,概率统计,解几,函数等主干知识重点考查。考查数学的应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能很好检测学生复习的效果,为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后期复习提供帮助。 123456789101112二.抽样分析: (一)抽样统计(样本73人) 1.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分

4.50

4.12

3.89

2.85

4.19

2.15

2.62

3.46

1.88

1.62

31.28

难度

0.90

0.82

0.78

0.57

0.84

0.43

0.52

0.69

0.38

0.32

0.63 2.填空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平均分

3.23

3.89

2.11

1.81

2.55

13.59

难度

0.65

0.78

0.42

0.36

0.51

0.54 3.解答题和全卷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全卷

平均分

31.28

13.59

8.64

8.63

6.97

8.25

3.82

3.36

39.67

84.49

难度

0.63

0.51

0.72

0.72

0.58

0.69

0.29

0.24

0.53

0.56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难度来说,填空题难于选择题,选择题4、6、9、10出错率高,填空题13、14出错率高,解答题后2道题难度较大,学生得分率不高。 (二)答卷分析 第1题:理科以指数不等式解法,幂函数型的复合函数的值域为背景,考查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错误点:(1) 集合中函数 求解的是值域 ,不是定义域;(2) 求错,少一个等号,应是 ;(3)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出错。文科考查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错误原因主要是集合运算出错。 第2题:文理同题。考查圆的方程和相交弦的直线方程。错误点:(1)圆心c的坐标求错,应是 ;(2)没有理解圆的性质,即垂直与 直径的直线就是 ;(3) 直线求错。 第3题:文理同题。以数列背景考查程序框图知识。错误点:(1)对输出s的含义不理解,导致循环次数出错;(2)是和否弄反。 第4题:文理同题。考查正切函数的对称点和坐标轴上的余弦值。错误点:(1)正切函数 图像的对称点是 ,学生写成 ,漏掉 ,导致 只求出 ,漏掉 . 第5题:理科线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错误点: ∥ ,应满足 .文科分层抽样方法.错误原因是学生读题不细心,看出农村住户的总户数,应是农村住户无电脑的总户数即 户. 第6题:理科以不等式和方程为背景考查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错误点:选a错误原因是没有求出函数 的最大值是 ,因此不可能存在 ;选b错误的原因是未明确不等式 的解是 ,而在 中没有一个值 ;选c错误的原因是方程 就无解。文科第6题同理科第5题。 第7题:考查数列递推式中的周期性。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未找到递推式 暗含数列 以6为周期循环变化的。文理第7题同理科第6题。 第8题:文理同题。以等差数列为背景考查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错误原因是对不大于4理解不到位,导致漏掉4这一项,满足条件的项除12,10,8,6外共12项,因此概率应为 . 第9题:是一个统计信息题。错误点:(1)未读出点a表示的含义即成本,导致图(2)理解错误;(2)图(3)射线的斜率变大指的是增加相同的乘客,差额变大,实际上就是成本未变,票价相应提高,才有差额变大,学生未翻译出图表示的意思。文理第9题同理科第7题。 第10题:文理同题。定义“两点”距离,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文理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在②、③命题的认知上。实际上如果 如图1则有 ,如图2则有 ,因此,②、③命题都是错误的。           第11题:理科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及运算。错误原因是没有利用好抛物线的定义,即设 点坐标为 ,有 ,因此 点坐标为 文科考查的是对勾函数的最小值。错误原因学生为分离出 ,有些学生未求出 最小值是 。 123456789101112第12题:理科考查向量的运算和方程思想。错误原因是列方程数据算错。文科第12题同理科第11题。 第13题:考查二项式的系数以及化归思想。错误原因是学生不能把 转化为 展开求解,导致运算复杂出错。文科考查复数除法运算。求出 后,答案就写出 没有看清题意,是写对应点的坐标 . 第14题:理科考查数表中的等比数列。错误原因是学生未能从数表数据中读出公比为3的数列2,6,18,54,162.  文科考查归纳推理能力。学生没有观察到 中 。 第15题:     文理同题。a.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恒成立参数范围问题。错误的原因是对不等式中未知数 的系数2没有找到合理的处理思路。 b.考查平面几何中的相交弦定理,切线长定理,平行线段成比例定理,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错误原因是学生对平面几何定理的使用不熟练,不能很好的利用题目的几何图形的条件恰当使用定理。 c.考查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转化,直线和圆的交点问题。错误原因是(1)极坐标方程中没有注意 ,图形只有 个圆弧,导致出现交点坐标两个,而实际相交只有一个交点(2,1)。 第16题:理科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和前 和运算及放缩法。错误点:(1)求解出2 ,不能整体恰当应用,反而要求解公比 值,导致证明不到结果;(2)没有看到数列{|a3n|}公比为|q3|,求和不了 ;(3)求出 ,不能恰当应用放缩法。文科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和前 和运算。错误点:(1)公比 值求错;(2)不能把数列 分解为等差等比数列。 第17题:理科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弦定理。错误点:(1)部分学生没有恰当应用最高点 或最低点 求解j值;(2)条件利用不充分,没有把握好知道两角及两角的对边应用正弦定理最恰当。文科考查余弦的二倍角和诱导公式以及正弦的周期和单调性。错误点:(1)把 变形为 ,符合错误;(2)对 在 上单调递增理解不到位,应是[- , ]í[- , ]或 第18题:理科考查斜四棱柱中的线面垂直和线面角。错误点:(1)对棱柱中线面关系理解不到位,证明不出 ;(2)没有充分利用余弦定理和勾股定理证明 ,从而找不到三根互相垂直的线,建立不了直角坐标系,应用几何法没有找到线面角导致求解不出结果;(3)证明到 ,建系后 点的坐标求解错误;(4)部分学生把bc1与平面abcd所成角转化为ad1与平面abcd所成角后,向量运算又错误。文科三棱锥中的线面垂直和三棱锥体积。错误点:(1)没有充分利用角边相等关系证明出ad=dc,从而没有证出 ;(2)没有充分利用余弦定理和勾股定理证明 ,即 是直角三角形。 第19题:理科题是在茎叶图和分层抽样知识背景下考查是概率和数学期望计算,相对难度较小. 错误点: (1)解题格式不规范,没有必要的文字叙述,不能正确设出基本事件;大部分学生没有定义事件,直接给出计算结果,导致失分;(2)变量ζ部分取值概率算错,导致分布列求解出现问题,部分学生的期望计算时不细心,运算出错。文科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背景下考查样本容量和概率。错误点:(1)样本中第一组数据的频率算错;(2)6人中任选2人的所有可能情形应是15种,至少有1人在65~80分之间的可能情形共9种,有些学生没有按照一定的次序写,导致算错。 123456789101112第20题:文理同题。考查椭圆的离心率和方程以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错误点:(1) 是等边三角形认知不够,没有正确得到b与c的等式关系,即 ;(2) 的面积计算错误,应该有 ,部分学生算为 ;(3)直线 与椭圆方程联立得到 后,不会恰当应用  消参,得到 ,从而得 ,即 。 第21题:文理同题。错误点:(1)第一问错误的原因是部分学生 值求错, 的导数求错;(2)根据单调性,在 , 的取值不恰当,不能说明 ;(3)得到 = 等式后,不能恰当的设 =t(t>1),构造出新方程lnt+ =2,讨论方程根的存在性,就是找到新方程后,也没有构造新函数,充分利用单调性讨论方程根的存在问题。 三.复课建议: 1、重视知识的综合性,大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各校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马上进入高三第二轮复习,我们需要很快把重心转移到数学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上.学知识之间存在纵向和横向的有机联系,这些联系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同时也可能是教师平时教学的“弱点”.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的交叉点.例如,函数和不等式,函数与导数,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数列;又如,三角函数与数列,三角函数与立体几何;再如,平面向量与函数,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平面向量与物理知识等等.教学只有突出综合性,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加强研究,关注我省数学命题的趋势和特点,切实提高复课效率.比如,我省数学试题虽然适中,但客观题提高了思维深度 ,在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一些需要使用逻辑推理、数形结合等思维方法的题目越来越多.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上述类型题目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重视新题型,在(一)(二)模中,出现了一些考生感到比较新颖的题目,这些题目均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个性品质都有较高要求,后期要适当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要重视数学知识的运用,特别是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新教材中的新应用题非常丰富.对这些应用题应十分熟练地掌握它们的解法.所以, 着力研究我省数学命题的趋势和特点,是提高复课效率的有效方法. 3、越到后期,越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瞄准得分点.对比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和我省高考数学试题,不难看出,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性规划、空间向量、简单几何体中的正多面体、概率与统计、导数等知识内容,他们在试卷中已占有较大的分值,既是重点,也是学习难点,更是高考最后的得分点.因此,要重视此类问题的重点复习. 当然,我们从高考试题中不难分析出,函数(三角函数)、圆锥曲线、概率统计、立体几何、数列和导数已经成为高考的新重点.复习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将常见的数学解题通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换元法、代入法和特值法、数形结合法)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及逻辑划分与归纳、函数与方程、变换与转化等思想方法)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解题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解题思路和规范的书面表达能力.

英语试题 一、试题说明: 为了命好本市第二次质检英语试题,促进指导我市中后期的高三英语复课工作,命题组全体人员认真研读近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英语)考试说明》,《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全国及其它课改省的高考英语试题,明确陕西高考英语试卷各部分的考查内容,结合我市英语复课工作的进度等实际,命制这套英语试题。 123456789101112在命题中,我们主要坚持以下原则:1.有利于凸显学生在第一,二阶段教材基本知识和语法专项练习,尤其暴露第二阶段复习中存在的知识缺陷及解题能力问题,以指导我市高三英语复课下一阶段工作。2.结合新课程理念,在考查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的真实语言环境的体验能力,比如对话题和写作题,都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场景。3.力争与一检和三检试题形成互补,并侧重考查学生解题思路的灵活性。4.力争使试题选题更灵活、更新颖新颖,比如选择“中国好声音”,“光盘行动”等学生熟知的热点话题。比如:单选题适当增加了两空选择和同位语从句,阅读题侧重了考查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改错题特意把学生常犯的错误列入其中,书面表达尽量切近学生生活。 二、试题总体评价: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强调语言知识在语言环境中的考查。尤其是完形填空,阅读和写作,语篇选材较为恰当,具有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设问简明灵活,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大部分考点中要求考生不仅需他要了解字面意义,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联系文化背景进行思考。2.试题覆盖面广,基本涵盖了全国新考试大纲和陕西省XX年高考英语的所有考点。3.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突出了对学生语言能力及思维品质的考查。4.试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有利于指导学生和教师第三,四阶段的备考:即:查基本知识缺漏,重视基本知识教学同时,务必重视对学生读题,审题,辨析等解题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从整个考试结果来看,本次试题较一检稍微提高了难度和灵活性,考查学生所有高中英语所学知识,轻度超纲但无偏题和怪题,基本达到了二检考查学生解题思路,灵活性等等能力的目的。 三.试题抽样分析:(以金台,渭滨和陈仓三区共三百份随机抽样试卷为依据) 1.语音题 (1)注重对基础词汇中元音及元音字母组合的考查,比如第2,4,5题分别考查了元音字母u及其元音字母组合ea,es的发音。(2)注重对变形后单词,难读易错的单词的读音的考查,例如,第5题,考查动词advance及其make, encourage, argue和behave 的单数第三人称的读音,难度较大。(3)考查了历年高考容易涉及的,也容易错的辅音字母及组合发音:第1题 中字母c 的读音和第4题辅音字母组合gh的发音。 金台区抽样显示第2题失分主要是学生将super错误的看成了supper而判断失误,部分学生对名词变复数后加-es的读音辨别不清而导致第5题失分。陈仓区抽样第2题,super选项学生容易读错,第3题ghost 选项部分学生不会读,第5题中,advances ,encourages学生对es读音规则模糊; 渭滨抽样中第2题选项drunk学生读音错误较多,第4题中rough和bought读音错误较多。 2. 补全对话: 对话情境整体比较容易,逼真切近学生学习生活,是两人谈论数学家euler的成就。考查学生应对英语日常对话和情景的口语表达能力。整个对话逻辑性强,对话浑然一体。难易程度适中。易错的主要是学生对sin和 cosine的意思的错误理解,也有学生对选项that probably was not very much理解错误,6,7,9空格题需要推敲,有一定难度。 3.单项选择题: (1)覆盖面广,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非谓语动词(14,17题)其中17题错误较多。(2)突出了复合句的考查(13,19,20,21,24,25题)其中渭滨区抽样中第 19,24题学生错误率最高,主要没有弄清although 、in spite of 和despite的区别,对as引导定语从句的用法比较陌生。时态语态(18题)错误率较少,相似词及词组的搭配区分(21题)得分很高。(3).注重语言知识与语境的结合. 语境清楚,重难点突出,从语境的选择到题干的设置都突出了语用能力。 (4)题干简单明了,设问灵活具有一定深度,试题较一检增加了对学生基本知识考查的灵活度。 123456789101112从金台区抽样结果(理科100份a试卷)来看:出错率较高的试题主要集中在11,12,16,17,19,21,22小题上。其中12题学生对though作为副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不清楚而导致失分;16题是本次单选中失分率较高的一道题,很多学生将“how did you find your visit to the museum?”和“how did you find the museum?”两个句子的语意区分不清,而错误的理解为方式错选了a或d ;19题考查让步状语从句,考点学生容易看出,但学生对although和despite的词性区别不清错选了b;22题考查反意疑问句,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we’d better leave now”句中we’d的缩写形式错误的理解为we would 而选了a。 陈仓区抽样中,12题应选副词though,学生对其用法模糊,学生容易选indeed或yet;16题应选wonderful, indeed ,但学生由于语境理解错误,而选成其他; 17题应选to keep,而学生选成keeping的较多,语法理解不清,也没懂getting bullied的意思,因而句子没理解清;18题.考时态,学生把握不准;22题考反义疑问句中had better的用法,错误多。23题应选would have,表示对过去情况的虚拟语气,而学生很多选为should have。24题.as is often the case 是固定搭配,学生较疏忽 ,第25题应选that,考同位语从句,学生没理解,没辨识出来。 4.完形填空 主要讲了一位美丽女士考验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男友的人品,看他更注重外在美还是内在美,符合高考题特点,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2).突出语篇,注重语言运用,考查行文逻辑.3)设问恰到好处,选项设计巧妙,灵活考查了基础词汇的词性、搭配.4).以实词为考查重点,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及理解能力.5).考查学生的整体语义理解能力. 现了高中英语学习的目的——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渭滨区抽样中,很多学生第26题把schedule错选成discuss,第31题不知道striking相当于charming.34题错误率也很高,不知道split 有分裂、撕开、裂开的意思。金台区抽样中,出错率最高的是31和39小题,出错率均超过60%。其中31题学生未看清句子的主语是she而错误的将个人主观感受强加于文章的作者将striking错选为exiting。39题是在文章中设空考查hold组成的四个动词短语的语意区别,学生对这四个短语普遍感到陌生,所以只能凭感觉选,从而出错率错很高。 陈仓抽样中,26题应选scheduled,而很多学生选了made,30题应选but,而学生选成了and,这里虽然是并列了两个定语从句,但表转折。31题应选striking,表示迷人的,学生没辨认出意思,而选成moving,34题应选split,因为split in two 固定搭配,学生有些没见过,36题应选accompanied,而学生没理解意思,选成了guarded或protected,37题应选precious,而学生没理解清意思选成了secret或rare,38题应选grateful,而学生选成了concerned,39题应选held out 而学生理解全文及本句不透彻,而选成了其他,40题应选choked,而学生选成了frightened,41题应选what,而学生选成了how。 另外第26,36,42题正确率也在60%以下,主要原因是这几个选项都在考查动词词意及用法,学生对动词的用法掌握的不够好从而大面积失分,尤其对于形异意近词在具体语境和句子中的用法搞不清楚,知识的迁移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欠佳,所以后期复课中对动词和动词短语的用法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234567891011125.阅读理解题: 本次阅读理解试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文章选材很新颖,话题源于生活,学生普遍感兴趣,例如:XX年炙手可热的“中国好声音”娱乐选秀;高质量,风味绝佳,风靡全球的冰淇淋品牌哈根达斯;吸烟与健康;交通规则的改善等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2)阅读理解文章的题干设置新颖多样。本次四篇阅读部分的题干设置涵盖了陕西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干的设置方式,最大的亮点是b篇50题篇章结构、c篇写作方法及d篇作者情感态度这三道题。题干及选项的设置紧跟近年课改省份的高考阅读命题新趋势(如XX年浙江和北京试题),具有较强的导向性。(3)本次阅读理解题很好的体现了全套试题侧重考查能力运用的特点,学生觉得一看就会,但要真正做对就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从金台区抽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得分率最高的是c篇,只有部分学生在54小题中错选了b,其余三个基本全对。而失分率较高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篇47小题,学生对文章中划线词“excel”猜测词义的能力欠佳,错误率超过了68%,这一点和单选完形一样涉及到动词学生就容易出错。b篇53小题学生断章取义,不能从全文来提炼关键信息,从而错选popular的较多。d篇60小题考查作者对中国好声音的态度,学生对文中的关键信息例如“the reason for its popularity was really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quality?”、“ how did they say this was different from a draft show? no pk, really? pk doesn’t mean one versus one!”、“ if there was really “no champion”, how come there was only one “good voice of china” at the final round?”等未能很好的理解而主观的认为作者持支持的态度而错选了a。 渭滨区抽样中,第46、53、58、59、60、61、64题学生出错较多。学生加工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一些阅读技巧学生还未掌握,提高学生对细节表述的判断能力。其中46、53、58题错误率最高,说明学生对文章的细节表述还不到位,平均分为30分 陈仓区抽样中,47题应选stand out ,而学生猜词不清晰,易错,49题应选is meant to be a pop star.而学生理解偏差,50题学生判断不清句子结构而出错,58题学生忽略了except而选错题,60题应选doubtful,而很多学生选了supportive。 阅读填空虽然由于主题句隐藏,有些难度,学生的判断能力有待提高。其中第6162,65题错率最高,学生找不到主题句,或挖掘主题的能力较差,必须加强此题型的训练。 6.单词拼写: 单词拼写涉及到4个动词,4个名词,1个形容词,1个副词,选词结构合理,突出了对学生相对容易出错的动词和名词进行重点考查。本次单词拼写试题难度较一检略有上升,但所考查的词汇都是学生学习生活当中常见常用但又容易混淆出错的词汇,无偏词,怪词和难词。从金台区抽样结果来看,学生失分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单词变形能力较差:69小题很多学生都写出了单词的原形second但未变复数;67题只写了persuade原形而忽视了句中的be,从而未将其变为过去分词失分;72小题只写了stair而未加s; 73题increase未加ing或者写成了increaseing;(2)近意但易混淆单词记忆不准确:70题将brown(棕色)错误的写成了gray(灰色); 74题cousin(表姐) 错误写成了niece(侄女); 71题将 “钦佩”错误的写成了inspire. 123456789101112渭滨区抽样中,拼写错误:从卷面情况来看,66题 “秒”一词写成sillion、minute措辞,混淆概念,67题把persuade 中的字母a写漏,69题把necessary中的ce写成ca、cu或cce.,71题由于语法失误,写成avoiding; 还有学生没注意首字母应大写,73题increase 和decrease部分,有学生只看汉语提示,直接写add,74题将 “表姐”写成consin或cousion,甚至有的直接写成niece,学生真正达到四会的单词还不多,词汇的复习没达到拼写准确,运用灵活的目标。 陈仓区抽样中第71. avoid  许多学生没分析清 i must say是插入词,很多学生写成了avoiding,当成非谓语动词,73,increasing学生形式错误或拼写出错,75. admire许多学生写成了admired,时态分析错误。 7.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选材来自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考试焦虑,文章错误设计简单易懂,难易适中,考查范围较全面,包括介词、非谓语动词、冠词、连词、主谓一致、名词单复数的考查,但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不是很理想。 从金台区抽样结果来看,本题平均分只有6分,出错率较高的有以下几处:(1)找对了so的错误之处却将后面的to改成了that,从而可以反映出学生对too…to和so…that结构用法区分不清; (2)主谓一致考点未掌握好导致第五处错误is很难发现;(3)动名词短语作主语的考点仍是学生写作和改错的弱点(文中的take改为taking)。学生普遍觉得很难找出的错误有:phenomena改为phenomenon; it is no need中的it 改为there; believe 后加介词in.可以看出学生活用知识的能力很欠缺。从得分情况及卷面来看,本道题仍是二卷中拉开区分度的一道题,最高分12分,而最低分0分,可以看出来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及语言理解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后期复课中应该加强改错专项的练习及学法指导。 渭滨区抽样中,最高分13.5分,最低0分,平均分在7.5分左右。从卷面情况来看,学生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答题不规范,只写答案,在文章中胡乱随意做标记或把答案写错位置。2. 基础知识不牢固,表现在看不出来固定句型。如,it is no need to feel nervous, 正确表达应是there is no need to …3.没有掌握改错题的答题技巧,不会整体理解句子,不注意文章的行文逻辑。4.对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还理解把握得不够。 陈仓区抽样中,学生将approach与approaching,so与too,一些学生辨别不清,phenomena→phenomenon, it→there,考的是there is no need to do sth固定句型,believe yourselves→believe in yourselves学生知识不扎实,错误较多。 8.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选材和阅读理解一样极新颖,看图作文,要表达的内容相对集中,但也给学生留自由发挥空间.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写英文倡议书,号召大家参加“光盘行动”。爱惜节约粮食。作文中主要失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拿到作文不审题,下笔就写,忽略了写作要求和要点信息而随意发挥,导致作文离题万里。 (2)要点不全,结构不完整。很多学生只是简单的描述了粮食的重要性,而对其他要点均未提到。 (3)词汇及句型单一,缺乏亮点。从阅卷及抽样情况来看,有的学生文章一段写到尾,一个标点用到尾,一个单词或句型不断重复出现。 123456789101112(4)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时间分配有问题而导致作文未写完。 具体来说,在三区抽样中,看图作文的审题不细普遍,信息点不全,漏要点,不解读图中内容,而按照自己所想去写作,只是围绕food来自我发挥,完全不顾及图片要点。语法错误,单词拼写错误,句子结构错误,固定短语错误等很多。数字不会表达500亿公斤→50 billion kilograms,2亿→0.2 billion,学生表达错误,每6秒→every six seconds ,300万→3million, hunger, hungry不分, there have many people waste food in our country等汉语式句子较多。 通过对三县区300份试题的作文抽样可以看出:低分有所减少,中档分高分作文有所提高,但高分作文较少:18分以下 占40%; 18---24 占40% ; 24分以上占20%。由此看来,25分以上的优秀人数相对较少, 近半数的学生在18下。 四、全市两区一县(金台、渭滨、陈仓)随机抽样综合调查表(每县区百人):

项目

题型

金台区抽样

渭滨区抽样

陈仓区抽样

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语音

3.46

5

0

3.5

5

2

4

5

3

对话

3.95

5

1

4

5

3

4

5

3

单项选择

7.56

13

4

9

12

4

7

12

3

完形填空

15

24

9

19.5

27

9

16

27

6

阅读理解

20

36

8

18

40

6

21

38

4

单词拼写

5.98

10

0

4

9

0

5

10

0

改错

6.15

12

0

7.5

13.5

0

8

13.5

0

作文

19

25

9

16

28

0

15

30

0

总体均分

81.4

82.5

80 XX届市一检、二检英语试题金台区抽样各题平均分对比:

语音

对话

单选

完形

阅读

拼写

改错

作文

总分 市一检

3.4

3.56

9.08

17.2

24

7

6.5

19

89.7 市二检

3.46

3.9

7.56

15

20

5.98

6.15

19

81.42 五、教学应对策略与建议: 1.认真研读XX年高考英语大纲和XX年陕西高考说明和样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及学法指导,为后期复课找准方向。注意加强对陕西省XX年考试说明中新增词汇的获取专项练习。通过二检查漏补缺,总结前两阶段教学中的漏点,精选有针对性地练习,特别要注重完型,阅读,写作等专项的针对性能力提高训练及后期限时仿真适应性训练。 2.精讲精练,力争把复课第一阶段的所学语言基本知识转化为第二,三阶段的语言解题能力。但现阶段不可忽视对学生前两次检测考试中表现出来的,如对词汇记忆不准和对基础语法知识掌握不全等问题,还需在后期再次有针对性回顾和强化训练。二轮复习的重点仍然要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梳理和巩固上,查漏补缺,同时做一定数量的专项和综合训练题,熟悉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绝不放过有可能得到的每一分。 3.继续抓好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等重点得分题型的解题指导和适应训练。 紧扣近5年陕西高考英语试题的出题选材特点,加强对学生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出题热点,出题规律,解题顺序等学法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科学的做题习惯,如指读,出声读,无根据的乱猜等影响得分行为。务必做到:选必有据,选必得分的严谨解题态度。 4.结合阅读教学,多方法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1)借鉴阅读材料中好句型好句式进行有效训练;(2)借鉴语篇结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进行训练;(3)运用常用的过渡词,过渡句进行连句成文的训练;(4)精选范文,引导学生模仿.有计划地进行形式多样的写作强化训练;(5)大力进行由词到句的训练:即由词-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教会学生三段式写作等常见写作格式和常见句型。(6)精选题目,运用五步法进行训练,即审题定位(包括时态,体裁,内容);列要点;选词,选句型,选词组;连词造句;润色加上过度词(7)指导学生把握写作技巧即扬长避短,变换句式,长短结合,连词成句,过度自然。(8)限时训练,把握时间。 123456789101112鼓励学生多读,多练,多写。可采用让学生先读后写,改写,缩写会扩写英语原文,写读后感想等简单易行的手段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练习巩固学生学过的生活,学习中常见单词,短语和句型。 (1)学好简单句的五种结构:[1]. s+v [2].s+v+o [3]s+v+o+o [4]s+v+o+c [5]s+l+p。 (2)熟悉复合句和并列句。正确使用并列连词(but, and, so, for, or, while)和复合连词(though, as, when, where, how, so that because, unless, if, etc),尽快掌握英语句子常见的句型结构。例如:it is +p.p /adj tha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 强调句式等。 5.进一步加强对二卷单词拼写,改错及书面表达的专项提分训练,坚持每周写一篇英语作文,每周背一篇英语范文,为写作积累素材。 针对考试大纲和说明,加强学生对热点词汇和短语,新增词汇,热点语法基本常识在单词拼写和短文改错中的了解和练习,争取不失或少失分。 6.及时批改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考练,及时了解具体学情。 可采用全收全改,半收半改,学生互改,面改,堂改等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及时反馈作业,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每周至少给学生布置一篇书面表达:题材、体裁要丰富多样;应更多关注开放与半开放作文写法指导;限时与自定时间相结合;老师要尽量做到全批全改,选出范文,指出不足,达到训练和示范提高的目的。 7.做好临界生的帮扶及学优生的促进及跟踪的教学法指导和责任落实工作,使英语学科上线率进一步提高。 加强备课组的同科教研功能,统一认识和进度,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做好对临界生的英语学科提高工程,进一步本学科学生高考上线率。 8.继续关注非智力因素在英语考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1234567891011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543.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