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临门一卷语文一】202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语序不当、残缺、赘余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题组一】(纠错•创编)
1、下列各组中,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1. a.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照章执行。
b.看着他们出拳、踢腿的动作,谁能相信他们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
c.我看见在门边站着的穿花连衣裙的姑娘捂着嘴悄悄地笑。
d.这届人代会对如何有效地行使人大代表监督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答案】c
【解析】a“完善”与“建立”换位 b“年逾古稀”与“年过花甲”换位 d“广泛的”放在“交换”之前)

2、下列各组中,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c.我们通过赏析这篇散文,看到了老舍先生在他整个创作中,一贯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灵。
d.对于自己的路,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
【答案】c
【解析】a“现象”与“事物”换位 b“文字”放到“即使”之后 d应以“寻找”“判断”“探索”“思考”的顺序,组织句子。

3、下列各组中,没有“成分赘余”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b.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c.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国古代的饮食器具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
【答案】a
【解析】b去掉“使” c“效应”后加“的做法” d去掉“围绕”。

4、下列各组中,没有“成分赘余”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好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和对班级工作的意见。
b.我发现这套书中不仅有世界名著、社会科学知识,还有一些青少年思想修养读物。
c.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概念和原理,不可能培养严密思维的能力。
d.教研组在学校教学工作上起着很重要的和第一等的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其作用。
【答案】b
【解析】a“鸭子”后加“饲养量” c“农民”后的“的”去掉 d“甚至”后加“有”。

5、修改下面句子中“语序不当”的语病
1)、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各种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2)、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的木板床上。
3)、香瓜子、南瓜子、松子、小核桃等炒货,是家家户户很受欢迎的小食品。
4)、荧光管系防护管,如发现破损,应立即修理调整,因为管外壁有电,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5)、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英勇的革命烈士,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6)、毛泽东同志历来坚持要用马列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7)、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答案】1)、“把动物”调至“用绳子”后。
2)、将“都”调至“一个一个”后
3)、“很受”调至“家家户户”前
4)、“因为管外壁有电”调至“如发现破损”前
5)、“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调至“英勇的革命烈士”前。1234
6)、“观点”、“立场”两词位置互换         
7)、“为什么”调至“现象”后

6、修改下面句子中“成分残缺”的语病。
1)、关于质量问题,事关千家万户。
2)、通过到工厂、农村、部队的调查,使同学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巨大变化。
3)、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4)、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
5)、许多科学工作者努力赶超,加快科研工作进度。
6)、当他迈着踉跄的脚步,经过原来老程的办公室时,却闻到了扑鼻的酒香,刺耳的狂笑。
7)、当上级决定把这次摄影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立刻产生了一种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8)、《丝路花雨》用生动的艺术形象阐明了“历史是明镜,强盛不闭关”。
9)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答案及解析】
1)、删去“关于”                        
2)、删去“使”
3)、在“棉籽饼喂猪”后加“的技术”     
4)、在“角色”后面加上“属于”
5)、“努力赶超”后加“世界先进水平”     
6)、在“刺耳的狂笑”前加“听到”
7)、在“真是难以形容”前加上“这种感觉”
8)、在“强盛不闭关”后加“的道理”      
9)、删去“经过”

【题组二】(名模•改编)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XX•广东实验中学期中)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b.(XX•广西柳铁一中)心理学家分析“偷菜”现象时说,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心理不仅可以在虚拟世界得以满足,而且朋友间的交往方式也因此变得简单而富有趣味.
c.(XX•安徽168中学)日前,美菱集团60名在岗毕业大学生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由集团总部组织的富有挑战性的人文体验活动。
d.(XX•安徽168中学)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答案】d
【解析】a句的毛病主要是“语序不当”,“详细”的修饰对象应该是动词“介绍”,而不是名词“技巧”,这句话可说成“详细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语音技巧”;b.语序不当,“不仅”应放到“现实”前.c.多重定语语序不当。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XX•江苏盐城中学)火车票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春运倒票现象,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旅客买票难的问题,还必须加大铁路运力,加快铁路的建设。
b.(XX•广州普高综测一)区长上午参加了研究和制定创建和谐社区及建设精神文明计划,下午主持召开了全区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经验交流会。
c.(XX•广州普高综测一)XX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广州海心沙岛降重举行,各大报纸届时都将对亚运会开幕式在显著位置作详细报道。1234
d.(XX•江苏盐城中学)伊朗外长穆塔基表示,伊不但要与俄罗斯和法国谈核燃料合作,还要与中国就此进行磋商。如果中方同意,双方就能建立这一合作。
【答案】a
【解析】b.改为:参加了……精神文明计划的活动。少了宾语。 c.将“在显著位置”去掉 d.成分残缺:“谈”后缺宾语的中心语“事宜”或“问题”,“建立”后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关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XX•山东威海一模)主办方表示要将“XX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世博会中历届活动最丰富、科技水平最高、文化特色最鲜明的一次盛会。
b.(XX•山东威海一模)在演讲中奥巴马表示,中国使得亿万人民脱贫,这种成就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中国在全球问题中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c.(XX•山东威海一模)12月9日,有记者问到中方派船只进入钓鱼岛海域巡航问题时,发言人表示,中国船只是在中方拥有主权的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活动,这是中方固有的权力,不存在任何问题。
d.(XX•山西实验中学月考)《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将汉字部首归类,这是文学学领域一项伟大的创举,其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人也多望尘莫及。
【答案】c
【解析】a.语序不当,应为“历届世博会中”。b.“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语意重复。d.重复累赘,“后无来者”与“后人也多望尘莫及”重复。

4、(XX•广州华南师大附中一模)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打击违法网站的决心决不动摇,违法者必将受到法律的应有制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宣布,一批群众举报违法网站遭查。
b.在电影的结尾,冯导情理之外却是意料之中的来了一句:2l世纪什么最可贵——和谐!从而显示出他坚定不移的走主流路线,也标榜出其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
c.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
d.把现实中破败凋敝的骑楼搬到世博会上去做广东馆的主要造型创意,就是由于先进的广东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臣服的原因。
【答案】c
【解析】a,句子歧义,到底谁“遭查”,是举报群众,还是网站;b,成分残缺,显示出他坚定不移走主流路线(的决心);d,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题组三】(高考•组编)
1、(XX年山东卷+XX年湖北卷)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面能见度0米。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截止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人员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d.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答案】a
【解析】b成分残缺,在“坐落”前加“的博物馆”或者“的建筑”;c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应改为“截至5月9日17时30分为止”,或者“截止5月9日17时30分”;d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1234

2、(XX年浙江卷+XX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答案】:a。 
【解析】:b、宾语残缺:“解决……根本”后加“问题”;c、宾语残缺:“出现了……的新型欺诈”后加“手法”。d、成分残缺,在“学风建设”后加“等议题”。

3、(XX湖南卷)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超越种族、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平、友谊与团结,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内涵。
b.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
c.风云变幻的20世纪已经过去,那些为中国的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喧嚣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
d.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答案】d。
【解析】介词残缺,在“祖先”前面加“对”。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323.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