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范文】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学常识典故复习26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文明/礼乐
【辞辇】参见文明部•礼乐“辞辇”。唐卢纶《天长久词》:“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辞辇】《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捷仔传》:“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班)捷仔同辇载,使仔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0称颂后妃有德守礼。唐卢纶《天长久词》:“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另参见器用部•车船“辞辇”、人物部•妇女“捷好却辇”。
【文翁儒化】《汉书•文翁传》:“文翁……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史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武帝时,乃今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o指官吏教化百姓,改易民风。唐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另参见人物部•官吏“化蜀文翁”。
【鲁壁简】《汉书•恭王刘除传》:“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磐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o咏经史。宋陆游《书室》:“黑蚁常翻鲁壁简,瘦蛟时落越溪藤。”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宣尼壁”、文明部•礼乐“鲁壁书”。
【玉镜台】参见器用部•日用“玉台”。元杨维桢《玉镜台》:“郎赠玉镜台,妾挂菱花盘。”
【大风曲】参见文明部•歌舞“大风歌”。唐郑惜《奉和幸大荐福寺》:“欣承大风曲,窃预小童讴。”
【广陵散】参见文明部•礼乐“广陵散”。o喻哀悼怀才去世者。唐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白头曲】参见文明部•诗词“白头吟”。宋苏轼《书林逋诗后》:“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曲高】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o喻指作品或言论因格调高雅而难于被人赏识。唐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曲高弥寡和,主善代为师。”另参见文明部•诗词“巴人”、文明部•诗词“郢中吟”、文明部•文章“阳春白雪”、文明部•文章“郢声”、文明部•歌舞“郢歌”、文明部•歌舞“巴歌”、人物部•其他“郢中客”、人事部•雅逸“雪唱”
【周郎顾】《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间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o咏乐曲或知音。唐李端《听筝》:“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另参见伦类部•师友“周郎”。
【拔山曲】参见人事部•情感“项别骓”。宋陆游《项王祠》:“时时长歌拔山曲,醉倒聊慰穷途艰。"”
【南风多死声】《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o喻指在战争中显示出失败征兆。北周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一:“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另参见武备部•其他“南风不竞”。 12345
【鱼听曲】《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高诱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o喻音乐动人。唐杜甫《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晓据酒泛江》:“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另参见地理部•水流“鱼吹浪”、动物部•鳞介“鱼跳波”。
【钧天】参见人事部•睡梦“钧天梦”。o喻指美乐。唐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闻韶】《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舜时乐曲),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o喻听到或看到极美妙、极向往的音乐或事物。南朝梁张率《楚王吟》:“不惜同从理,但使一闻韶。”另参见器用部•饮食“忘味”、人物部•圣贤“闻韶忘味”、人事部•志趣“三月忘味”。
【高山流水】《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o指对音乐精通或知心好友。唐牟融《写意二首》之一:“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另参见伦类部•师友“钟期"”、人体部•头面“钟期耳”、文明部•礼乐“流水琴”、人事部•病死“绝清弦”。
【舜乐】参见人物部•帝王“舜咏”。唐杜审言《望春亭待游应诏》:“尧蹲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楚奏】《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伶人也。"公日:‘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o指囚人,或喻对故国家园思念。唐骆宾王《幽絷书情简知己》:“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另参见器用部•衣冠“南冠”、文明部•礼乐“钟仪琴”、人物部•其他“楚囚1”、人事部•情感“恋楚”。
【箫韶曲】参见人物部•帝王“奏虞韶”。唐鲍溶《忆郊天》:“至今满耳箫韶曲,徒羡瑶池舞凤皇。”
【伶伦吹】《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o咏音乐、音律。唐李商隐《钧天》:“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另参见植物部•草本“伶伦采”
【邹氏律】参见天文部•时令“邹子律”。唐杨知至《覆落后呈同年》:“寒谷谩劳邹氏律,长天独遇宋都风。”
【五十弦】参见人物部•妇女“素女"。o指悲哀的乐曲,或美称音乐、瑟。唐李贺《上云乐》“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武城弦】参见文明部•礼乐“武城弦”。唐高适《过卢明府有赠》:“能奏明庭主,一试武城弦。”
【饭后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o指因贫穷而遭冷遇。宋苏轼《石塔寺》:“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钟非饭”、器用部•其他“护碧纱”、文明部•礼乐“饭后钟"”、文明部•诗词“扫壁觅诗”。 12345
【掺鼓渔阳】参见人事部•狂放“祢衡挝”。宋刘筠《夜宴》:“巢笙传曲沃,掺鼓发渔阳。”
【催花鼓】唐南卓《羯鼓录》:“尝遇二月初诘旦,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唐玄宗)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原注:“上自制也。”),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嫔御侍官皆呼万岁。”o指打鼓为乐。宋杨万里《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之七:“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另参见植物部•花卉“腰鼓催花开”。
【人琴】参见人事部•病死“人琴两亡”。唐刘禹锡《和重题》:“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
【无弦琴】《晋书•陶潜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o喻自寻乐趣,或喻意趣高雅,或表示弦外情味。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之二:“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另参见人事部•雅逸“不设弦”、人事部•志趣“手空挥”。
【宓子弹琴】《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o咏官吏善于管理。唐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之二:“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单父邑”、器用部•宫室“琴堂”、人物部•官吏“宓子贱”、政事部•治理“佳政琴鸣”。
【钟仪琴】参见文明部•札乐“楚奏”。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流水琴】参见文明部•礼乐“高山流水”。唐储光義《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潘岳闲居赋,钟期流水琴。”
【海上琴】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旧说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志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于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延望,无人。至蓬莱山,留伯牙日:‘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但闻海上水汩汲漰澌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终,成连刺船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手。”o咏音乐。清张问陶《辛未除夕柬景朴斋司马时已请病将归》:“一年花雪互追寻,同鼓成连海上琴。”另参见人物部•人杰“成连”。
【焦琴】《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蔡)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o美称琴,或喻人才遭到埋没。宋王禹偁《秋居幽兴》之二:“幽兴将何遣,焦琴贳酒杯。”另参见植物部•木本“焦梧桐”、人事部•冤怨“爨桐鸣”。
【琴心】参见人事部•情感“求凰”。唐李贺《有所思》:“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舜琴】参见人物部•帝王“舜咏”。唐曹唐《三年冬大礼五首》之二:“不闻北斗倾尧酒,空觉南风入舜琴。”
【雍门琴】参见人事部•情感“雍门哀”。唐李白《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12345
【由也瑟】《论语•先进》:“于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o指自谦学识不够精深。唐窦庠《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自悲由也瑟,敢坠孔悝铭。”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升堂”、文明部•学识“升堂人室”、文明部•学识”由瑟”。
【素瑟】参见人物部•妇女“素女”、文明部•礼乐“五十弦”。宋杨亿《致斋太一宫》:“天迥飙轮度,宵残素瑟希。”
【桓伊筝】《晋书•桓伊传》:“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o咏抚筝,或指心情悲愤。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另参见人事部•情感“慷慨桓野王”。
【三弄笛】《晋书•桓伊传》“(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日:‘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据胡床,为伊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o咏吹笛。清王士稹《秋柳四首》之一:“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谁论。”
【山阳笛】参见文明部•礼乐“山阳笛”。唐许浑《同韦少尹伤故卫尉李少卿》:“何须更赋山阳笛,寒月沉西水向东。”
【柯笛】《后汉书•蔡邕传》:“远迹吴会。”李贤注引晋张骘《文士传》曰:“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东间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世说新语•轻诋》:“蔡伯喈睹睐笛椽。”刘孝标注引晋伏滔《长笛赋叙》曰:“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伯喈之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至于今。”o咏笛。唐李縠《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兰亭旧址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另参见植物部•木本“柯亭竹”。 
【凤箫】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o泛指箫,或喻箫声优美。宋苏轼《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吴市吹箫】《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一作“箫”》,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o指因生活困顿而流浪飘泊,有为而未遇。清康有为《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方朔长安徒索米,子胥吴市又吹箫。”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吹箫吴市”、人事部•贫贱“吴市乞”。
【吹竿】《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涽王立,好—一听之,处士逃。”o喻指没有真实本领而冒充内行。唐韩愈《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另参见人事部•谬误“滥吹竽”。 12345
【子晋笙】参见动物部•飞禽“王子鹤”。唐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惭离筑】《史记•刺客列传》:“秦皇帝惜其(高渐离)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o指行刺报仇。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另参见人事部•冤怨“筑中置铅”。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308.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