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ppt]十九、左忠毅公逸事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左光斗爱才若渴,坚贞不屈,一心为公的高风亮节, 从中汲取教益。
2、 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现象和句式的特点。
3、 学习课文通过语言、行动、肖像的描绘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领会课文人物描写中侧面烘托的手法。
 说明:《左忠毅公逸事》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高三学生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学习本文描写人的方法。本文不仅有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描写,更重要的是,作者采取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作者写史公的忠勤职守以及对左公家人的尊敬,目的是为了表现左公的卓越见识及以国事为重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选材的典型性和细节描写的生动性。
2、 通过整体阅读,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文言基础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对具体词语的感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说明: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教学生学习如何写人,可是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写作上让他们最头疼的却还是记叙文。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会为围绕主题选材,不会刻画人物。而本文恰恰就是一篇绝好的写作记叙文的范本。因此,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圈划出文章中刻画人物的关键动词,之后引导学生以此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人物形象刻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高一时我们学过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文章朴素简洁,感情自然动人。清代的桐城派奉归为宗师。这与桐城派始祖方苞最早师承归氏有直接联系。 交流课外查找的有关方苞以及有关桐城派的创作风格资料(为文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也就是以宣扬理学道统为宗旨的思想内容 。 “法”即“言有序”。也就是写文章的种种法则和规矩 。“义法”说,成为桐城派文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并与学过的《项脊轩志》的写作风格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1、归有光重道又不轻文的文道合一观和关注国运世情的文以致用观一定程度上启发和影响了桐城派文论体系的建立2、归有光的自然本色、言生于情等文学理论和融小说笔法于散文中等创作技巧直接影响到桐城派内容醇正、文辞雅洁的散文风格的确立。)  从已知到未知。使前后所学过的知识形成脉络。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积累,也为学习本文章铺垫。

解题 左,指左光斗。忠毅公是他死后由朝廷追赠的谥号。封建社会凡朝廷大臣或社会知名人士死后,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和贡献朝廷给予“谥号”。
     “逸事”又写“轶事”或“佚事”,指的是为正史书所不载的事,也就是散失了的事迹。这些事迹一般比较琐碎,但能说明被记者的品质、性格等。  让学生写出以前学过的有关古代的称谓方法。百姓的称谓、职业的称谓、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年龄的称谓等。如:《游褒禅山记》中“长乐王回深父”,“庖丁”、“盗跖”,“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等。 积累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古人对人几种称谓方法。为将来的文言阅读扫清障碍。123

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朗读课文,正音。2.教师指导积累重点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3.每段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1.自己借助注释阅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进行互助翻译。将解决不了的问题作积累。然后小组互相解答疑难问题,其间由教师做指导积累重点字词及句式。
(1)词性活用
从(使……跟随 动词的使动用法)
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前(向前,名词作状语)
席(以……为席,名词的意动用法)
背(用后背,名词作状语)
手(手──拿着,名词用作动词)
(2)实词积累
先、京畿、微、被、更、眦、俟、趋、辄、造、第
(3)虚词积累
  则、虽、焉、以
(4)特殊句式
史朝夕(伺)狱门外(谓语省略)
卒感焉(被动句式)
3.一句话概括
1段:左光斗发现并选拔人才。
2段:左光斗身陷狱中而坚强不屈。
3段:史可法在军中恪尽职守。
4段:史可法敬事左光斗的父母及妻子。
5段:补说左光斗逸事的由来。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本文在内容的理解上不成问题,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重点字词的积累,所以本环节教师的的作用只是指导,以防知识点的疏漏。

精读、圈划、品味。 1. 熟读课文
2. 让学生圈划出文章中刻画左忠毅公及史可法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品味,从而进一步研究刻画人物的方法。
3. 文章题目为《左忠毅公逸事》,为什么第三、第四自然段主要刻画史可法?
4. 提问学生:你认为本文中刻画人物最精彩之处是哪里?为什么? 1.齐读,每组选一人朗读。男女同学分别朗读。
2.圈画出课文中刻画人物的精彩语句。并说说为什么。把讨论的重点放在三、四两个自然段的作用上。
(第一段:“风雪严寒”、“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瞿然注视”、“面署第一”、“他日继吾志事者,惟此生耳”分别运用环境、动作、细节、语言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觅才——惜才——选才——誉才的特点。)
(第二段:“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 摸地刑械作投击势”、“国家之事糜烂至此”本段通过运用神态、动作、语言表现左公的刚毅、以大局为重。)
(第三段:明写史可法,暗写左公,写史的忠于职守,正在表现左的言传身教对史的影响,从侧面丰富了左的形象。例如,史的“数月不就寝”照应左在“严寒”天视学;史坐帐外看着士卒睡觉,照应左对古寺中寒士的爱护;史“甲上冰霜落”,照应左在狱中伤痛万状的刚毅谋国。史的“下恐负吾师也”一语,点透了和主题的关系。)
(第四段:从史可法的不忘师恩,可知左光斗爱惜人才,唯贤是亲,唯贤是用的可贵见识。) 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记叙文中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指导学生刻画人物关键在于精选材料,抓住细节,也许只需几笔便可使人物跃然纸上。
拓展阅读,进一步把握课文,深入探究。 印发几篇桐城派的文章,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结合《项脊轩志》进一步研究桐城派的写作方格,并引导学生做归纳。 1.通过阅读所印发的材料,四人一组讨论几篇文章的共同的特点是什么?123
(①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②作者以确凿的事实为线索,将材料编排井井有条,环环相接。③语言简洁有力,不在文字上过分的雕琢、修饰。辞句精练;④写景传神,抓住特征,细节盎然,寄世感叹;传状之文,刻画生动辞;记叙扼要,流畅。平易清新。)
2.再次阅读《项脊轩志》比较两文在刻画人物上的相同之处。
(①选取富有特征的人物的动作细节和人物的语言来抒写感情。②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服务的。进一步强调感人记叙文常用的写作技巧。
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1.运用环境、动作、神态、语言及细节描写刻画一个生活中熟悉的人物。
2.只需一个生活场景。 10分钟课堂内完成,之后大家交流。 这一环节设置目的是巩固已学的知识。
作业布置。 整理知识 1.分类整理
①重点实词  ②一词多义 
③词类活用  ④特殊句式
2.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人的文章,题目自拟(作为本周作文)。 巩固有关知识。并能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思路点拨
本文难度不大,人物的性格也不难把握,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手法上。为了使学生对文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就从学过的《项脊轩志》入手,分析课文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作者如何用精炼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通过圈划、朗读来品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及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然后再回到《项脊轩志》;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
练习举隅
1.印发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比较与本文在刻画人物技巧上的异同。
2.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表达不对的一项是(    )
    a. 文辞淡雅,语出自然。
    b. 前后照应,互为映衬。
    c. 情真语真,直抒胸臆。
    d. 细节描写,形神兼备。
3.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
    ①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③微行入古寺
    ④微指左公处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303.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