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2019届高考语文实例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专题十第二讲

1.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
    4月23日,”XX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解析】 概括要点首先要清楚这段材料的层次,知道材料围绕什么在说,又从几个方面在回答这一问题。这段材料是从四个方面在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的东西,找出这四个方面的关键词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 全球化视野、追求卓越的意识、宽松环境、平和心态。
2.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2字)
    新华网布鲁塞尔10月2日电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杭州西湖形象片1日正式在新华社”欧洲屏媒”上亮相,向欧洲各国诠释了一个神秘而唯美的、传统与现代气息交融的山水杭州。
据统计,西湖形象片上线首日,浏览量突破10万人次。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通过新华社在欧洲国家建立的传播终端——新华社”欧洲屏媒”直接向欧洲游客推介杭州山水、人文景观,也是借今年6月24日西湖成功申遗的契机,启动主要客源国公关营销活动,着力将杭州打造为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新闻的标题应涵盖消息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的主体等基本因素。拟写的标题应做到言简意赅。
【参考答案】 杭州西湖形象片昨日亮相新华社欧洲屏媒
3.请从下面这则报道中提炼出两条最主要的信息。
XX年3月31日,陷入”瘦肉精”危机的双汇集团在其总部所在地河南省漯河市体育馆召开了”双汇万人职工大会”,参会人员包括双汇集团管理层、漯河本部职工、经销商、新闻媒体。会上,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代表集团向消费者致歉,并将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随后,双汇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由中检集团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全方位监督双汇的质量安全。
信息一:                      (不超过20字)
信息二:                       (不超过20字)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把握报道中的所有信息。这则报道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是说双汇公司召开万人大会。第二句是说双汇集团董事长在会上致歉。第三句是说双汇集团引入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所以主要信息就是”开会道歉”和”引入第三方检验机构”。
【答案示例】 双汇召开万人大会向消费者致歉。双汇引入第三方检验机构,全面监督质量安全。
4.请简要概括下面文段中”教育三忧”的主要特点,并针对解决”教育三忧”问题分别提出你的建议。 1234
时下教育有”三忧”。其一,XX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630余万人,XX年大学毕业生又增加了数十万,就业形势堪忧。其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很多家长为之焦虑。于是乎,不问孩子是否愿意,父母便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把孩子搞得筋疲力尽。其三,”好好学习,长大上北大、清华。”这句话是不少家长鼓励孩子的口头禅。从小学起家长就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择校现象严重。
(1)一忧:                                             
建议一:                                             
(2)二忧:                                           
建议二:                                           
(3)三忧:                                           
建议三: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应通读文段,明晓大意;其次,用简短语句概括这三”忧”的主要特点,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思考解决的方法;最后,整合答案,检查答案是否符合文意和要求。
【答案示例】 (1)产销脱节
各行各业对人才有不同的需求,不能”一把尺子量人才”,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输送多方面的人才。
(2)揠苗助长
家长应尽快转变观念,鼓励孩子依据自己的情况,心情舒畅地学习,不能一味地揠苗助长。
(3)择校难止
”择校热”的解决之道是有关部门须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建设等。
5.提取并整合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给”自主招生”下定义。 1234
①自主招生即由高校自行组织考试,它扩大了高校自主权,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②高校通过考试选拔出具有超常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③考生通过招生考试并与高校签订协议,可被降分录取。
④自主招生制度始于XX年,首先在22所大学进行试点,现在已经在80所大学实行。
【解析】 此题考查压缩语段及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全面整合信息,以下定义的形式组织语言,其中应包括”自行组织”“签订协议”等关键词。
【答案示例】 ”自主招生”是一种高校通过自行组织考试并签订协议的方式,选拔并录取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制度。
6.请提取相关信息,依次概括《参考消息》的主要特点。不得出现数字,每个特点不得超过10个字。
《参考消息》是由《参考消息》报社编辑出版的一份报纸。其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是中文(汉语)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 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发稿,提供实时文字新闻、经济信息、新闻图片图表等,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它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还设有支社。直属事业单位有《瞭望周刊》社、《经济参考》报社、新华每日电讯社、《半月谈》杂志社和《参考消息》报社等10多个。现在,许多报纸版面达到十多版甚至几十版,《参考消息》是四开八版日报。它及时选载世界各地通讯社、报刊及因特网等媒体上的最新信息和评论精华,全面报道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育、文化及对华反应等方面的最新消息。日均发行量400万份以上。它的读者近2 000万,其中男性读者占71.3%,女性读者占28.7%。它以50亿元的品牌价值居中国报刊第一位。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特点四:                                             1234
特点五:                                            
特点六: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压缩语段和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筛选出与《参考消息》有关的语句备压缩,筛选时要特别注意果断地抛弃无用的语句,以免受到干扰,如文段第二、三、四句中许多内容看似信息量大,实则与《参考消息》无关。其次要迅速把握有价值的信息,如主办单位、版面、刊载信息、发行量、读者、品牌价值等,并用准确简明的语言予以概括。
【答案示例】 主办单位级别高  版面少  刊载信息及时、全面  发行量大  读者以男性为主  品牌价值高
7.(XX安徽高考,17)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这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着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              b.琴音遐想
c.琴声悠扬 d.琴声如风
【解析】 本题要求概括语段内容,由”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可知,后面对琴声的描写都是作者的想象,所以b项最准确。
【答案】 b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有关”恐龙蛋化石”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河源市公安交警例行检查一辆挂粤b牌照的小车时,意外发现23枚恐龙蛋化石。经鉴定,确认这次交警部门查获的恐龙蛋化石是河源本地出土的、约生成于6 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圆形恐龙蛋化石,它的质地、规模、蛋皮和水晶体等与目前河源市博物馆收藏的本土”恐龙蛋”相同,属于国家一级文物,非常珍贵稀有。
【解析】 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提炼出三个关键信息点,然后按照要求把三个信息点用三个词语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示例】 交警查获  恐龙蛋  珍贵稀有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912.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