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威西地那非片能治愈勃起功能障碍吗】4、威 尼 斯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四、威  尼  斯

                   朱自清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抓住记游对象特征,按立足点转换写景的方法,描写有详有略。

   2、学习自然、清新、生动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抓住威尼斯城的特点“水上城市”、“文化艺术之城”,按游踪来叙写的。

   2、难点: 语言的运用。(1) 比喻 (2)叠字叠词 (3)词语的移用。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解题:

    本文是一篇游记,介绍了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和文化艺术。1931年 8月到1932年 7月,朱自清留学英国伦敦,并漫游欧洲大陆,途中记下见闻,于1934年集辑成《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出版。介绍了罗马、巴黎、柏林、威尼斯等名城的文化古迹,自然风光和民间习俗,给读者增加不少关于欧洲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知识。

 

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既是我国有名的诗人、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民主战士。著作有二十七种,近两百万字,大都收入《朱自清文集》。

 

词语补释:

    花团锦簇: 形容象花聚集成团,象锦聚集成堆。

    水天相接: 水和天连在一起了。本文形容雨下得很大,分不清天和雨。

    别致: 新奇,跟寻常不同。

 

课文分析:

    一、作者以游人漫游路线为经,以风景、古迹的描写为纬来构思本文。

    作者的行综: 出了火车站→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在圣马克方场走走→瞻仰圣马克堂→观赏公爷府→晚上在圣马克方场的河边上雇舟去听夜曲→从圣马克方场向西北去至圣罗珂堂赏画→从圣马克方场沿河直向东去,参观一所公园内的国际艺术展览会。

    纵观全文,作者抓住威尼斯的特点: “水上城市”、“文化艺术之城”来叙写。

    河网之城: 从平视角度(地面观察点)来介绍威尼斯“河网之城”的特点。“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是全段中心句,下面紧扣“别致”二字具体描述。第二句写外地游客刚刚到威尼斯的新鲜感觉: 这里没有汽车,来往得靠大小船只。三、水上城市? 四、五句连用几个比喻句写威尼斯水网密布,水上交通发达的特点。六、七、八句从人们生活习惯落笔,再写水城特点。

    海中的城: 从俯瞰角度(高处观察点)介绍威尼斯是一群在意大利半岛东北角上的小岛,在团花簇锦似的绿波里荡漾,那里水天一色,天空洁净,风光确实“明媚”,令人心旷神怡。

    文化艺术之城:

    先写最足以表现威尼斯文化艺术之城特点的某个局部圣马克方场一带,

去欣赏威尼斯的名胜古迹,再以圣马克方场为中心,以空间转移为顺序,很有条理地一一巡视方场周围最有价值的建筑古迹: 方场“东边居中”是圣马克教堂;圣马克教堂的“右首”是钟楼;再向右是“新衙门”;教堂左首是“老衙门”;紧接着圣马克教堂;直伸向运河去的是公爷府。然后,带我们欣赏方场近处的圣马克教堂、公爷府的建筑艺术和运河上的夜曲,再带我们到离方场较远的地方: 方场西北的圣罗珂教堂、佛拉利教堂、方场东边的公园,去欣赏美术作品

    紧扣“文化艺术之城”这个中心,从威尼斯许多值得一写的事物中,只选择了公爷府、圣罗珂教堂、佛拉利教堂和公园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来写,并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写出它们的文化价值。

    圣马克教堂: 抓住建筑艺术来写。教堂建筑时间的久远,外形的庄严华妙,内部的伟丽森严,与周围建筑物的分布和搭配的巧妙,附带写十八世纪意大利卡那来陀一派画家取材方场的很多。又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圣马克教堂建筑艺术的价值。这些充分显示了威尼斯建筑艺术的成就和文化的发达。

    公爷府以古老建筑闻名于世,时间很久远。抓住三层楼建筑巧妙的外部结构和艳而雅的颜色来写。下两层拱门有疏密对比的变化;最上层一根柱子也没有,与下两层有虚实对比的变化;墙面上的花纹,有艳而雅对比的变化;而整所房子好象在水里一样: 下两层是玲珑的架子,上一层才是房子;精巧的结构,加上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惝恍迷离之感,这就十分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与圣马克教堂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建筑特色。公爷府的太息桥,拜伦在诗中曾写到它,这增加了公爷府的文化价值。

    威尼斯的夜曲很著名,而运河上有唱夜曲的。因此写运河时,就主要写这里的音乐艺术,先介绍夜曲的性质是“一种抒情的曲子”,接着写唱夜曲的船只,唱夜曲的形式,夜曲的曲词,夜曲的节奏和唱夜曲的艺人收钱的情景。文章层次井然,绘声绘色,生动真切。

    圣罗珂教堂和佛拉利教堂里珍藏着许多美术名作,它比教堂本身的艺术重要得多,所以就不写教堂建筑,而只写美术作品。写了四位古代和近代的几幅代表作品,但已能很好地说明它的突出的风格、艺术成就和这两座教堂的价值了。

    公园,也从文化艺术这个角度写,不写风景、游人,却说每两年在这里举行一次的国际艺术展览会。并介绍了正在举行的十八届国际艺术展览会,作者从十三个国家的展品中选出意大利和苏联的作品,对照着加以说明。

    最后还写了威尼斯的种种工艺品: 玻璃器皿、刻花皮件、大理石小雕像等,也是紧扣“文化艺术之城”这个中心的。

    就全篇总的说来,威尼斯水上城市的特色和运河上听夜曲以两个部分写得比较详细;教堂建筑和教堂里的美术珍品则写得简略一些;至于国际艺术展览会和威尼斯的工艺品就写得更加简略了。

 

                            第 二 课 时

 

二、本文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洗练。

    或用口语、或用比喻、或用叠字叠词,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1、用口语。

    “它哪儿都去……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

    “威尼斯并非没有桥: 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

    “‘刚朵拉’的买卖也似乎并不坏。”

     (以上例句在第一自然段)

    “教堂左右那两溜儿楼房”

     (以上例句在第四自然段)

    “出于名手的还有味。”

     (全文最后一句)

    使用了现代汉语的词汇,自然亲切,没有一般描写风景那么多华丽的词藻,使人有清新洗练之感。

    在描写威尼斯“海中的城”的特点时,只用了“干干净净”、“清清楚楚”“透明”、“温和”这几个很普通的字眼来分别描写天空,形容日光。

    在评价第十八届国际艺术展览会上意大利的作品时,象平常谈天一样,用一两句朴素、简练的话将它们的主要特点如实地概括出来: “未来立体派的图画雕刻,都可以看到,还有别的许多新奇的作品,说不出路数。”来说明意大利的作品在形式方面的特点;用“颜色大概鲜明,教人眼睛发亮”,来说明意大利的作品在运用色彩方面的运用特点;用“作风老老实实,并不像牛犄角里寻找新奇的玩意儿”,来说明苏联作品在形式方面的特点。

    读者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真实面貌,一点也不感到吃力。

    2、善于比喻也是本文特点之一。

    课文所用比喻贴切、形象有感情,能引起读者联想。

    壮美   第四自然段描写圣马克堂: 把圣马克堂比作“方场的主人”( 突出它在方场中的地位 ),接着又颇有风趣地说: “好象我们戏里大将出场,后面一对比杆旗子总是偏着取势。”(教堂与钟楼配置关系)使人对教堂气度有更深刻的印象。

    娇美  第五自然段写公爷府,用“少女”来比喻墙面上红白相间的鲜明色彩。(含蓄而富有情趣,写威尼斯人高超的着色技艺。)

    第一自然段,将大运河比作“反写的S ”和“大街”,将小河道比作“小胡同”,将轮船比作“公共汽车”,三个比喻,互相吻合,十分巧妙,十分风趣。

    第二自然段,钟楼鸟瞰,说威尼斯城“团花簇锦似的”。

    第六自然段,描摹运河中挨次排着唱夜曲船的两侧的“刚朵拉”在微波里荡着“象是两只翅膀”。这些比喻都用得形象、生动。

   3、用叠字叠词。

    第二自然段,用叠词“干干净净”来形容威尼斯的天空,使人对威尼斯空气清新、蓝天澄澈明净有了具体印象。

    第八自然段,描述国际展览会上苏俄作品的作风时,叠词“老老实实”则寄寓作者对这种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的赞美之情。

    第六自然段两处叠字运用,一是描摹舟中红绿灯球的摇摆,用了“微微”传神写出摇曳生姿的灯球,也写出了河面上吹拂着轻轻的风。用“酽酽”说歌喉,则是着意渲染歌声的醇厚,余韵不绝。

    可见,这些叠字叠词的选用形象生动地描摹了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含蓄蕴藉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读起来又琅琅上口,增强了文章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4、注意: 有的地方还带有文言成分。如“庄严华妙,兼而有之”、“拜伦诗中曾咏此”、“痛快之至”、“以典雅风华胜”、“惝恍迷离之感”等,运用也很自然。

   5、词语的移用。

    临时改变搭配关系,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好处: 让人容易理解,给人强烈的印象,语言显得新鲜别致。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830.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