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反思|《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script>山东省单县一中 初凤平

一、 字音练习:给划线字注音。

缪( )贤 赦( )免 袒( )露 倨( )傲 睨( )柱

佯( )为 汤镬( ) 靡( )乱 不怿( ) 避匿( )

二、 文学常识:填空。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体 史,又名《太史公书》。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

到汉武帝时共约 年的历史,鲁迅先生评之为 “ ”。全书体例包括 、 、 、

、 五部分,共 篇。作者 ,字 ,是 朝伟大的

家、 家。

三、 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

1、可予不?( ) 2、臣愿奉璧往使。( )

3、拜送书于庭( ) 4、召有司案图( )

5、秦自缪公以来( )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四、 古今异义: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 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

2、 廉颇宣言曰 古义 今义

3、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今义

4、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美人:古义 今义

左右:古义 今义

五、 实词虚词:解释划线词的意义。

1、舍人( ) 2、使人遗( )赵王书( )

3、徒见欺( ) 4、窃计( ) 5、即患秦兵之来( )

6、不可不许( ) 7、秦以城求璧而( )赵不许,曲( )在赵

8、宁许以负秦曲( )8、秦贪,负其强( ) 9、固请( )

10、以一璧之固逆( )强秦之欢 11、严大国之威( )

12、召有司案图( ) 13、间至赵矣( )14、特( )以诈佯为予赵

15、引赵使者蔺相如( ) 1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7、拔石城( )

18、左右欲引( )相如去( ) 19、不如因而厚遇之( )

20、相如顾( )召赵御史书( )曰 21、为赵王寿( )

22、且( )相如素( )贱人,吾羞( ),不忍为之下

23、臣所以( )去( )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 )也

2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 )秦王 25、臣等不肖( )

26、相如虽驽( ),独( )畏廉将军哉?顾( )吾念之

六、 词类活用:解释划线词的词类活用。

1、宁许以负秦曲( ) 2、怒发上冲冠( )

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4、大王必欲急臣( )

5、舍相如广成传舍( ) 6、乃使从者衣褐( )

7、间至赵矣( ) 8、卒廷见相如( )

9、相如前进缶( ) 10、左右欲刃相如( )

11、且庸人尚羞之( ) 12、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

1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

14、臣请完璧归赵( ) 15、欲与王为好( )

七、 句式:判断下列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2、求人可使报秦者( )

3、而君幸于赵王( ) 4、徒见欺( )

5、君何以知燕王( )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7、故燕王欲结于君( ) 8、乃设九宾礼于廷( )

9、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 9、赵王以为贤大夫( )

八、 省略句:填上所省略的内容。

1、大王见臣( )列观 2、不如因( )而厚遇之 3、( )卒廷见相如

九、 一词多义:解释词义。

1、 顾 A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 2、引A引赵使者蔺相如( )

B顾野有麦场 ( ) B左右欲引相如去( )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C相如引车避匿( )

D顾吾念之( ) D引而不发 ( )

2、 幸 A而君幸于赵王( ) 4、以 A以勇气闻于诸侯( )

B则幸得脱矣 ( )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C大王亦幸赦臣( ) C以绝秦望 ( )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5、 而 A夫秦强而赵弱( ) 6、因 A相如因持璧却立( )

B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 B不如因而厚遇之( )

C不如因而厚遇之( ) C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

D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

十、 翻译。

1、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004年8月4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498.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