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愚溪诗序》】《愚溪诗序》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武汉光华学校高中部 张金昌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继续学习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掌握几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3、培养学生借助文本材料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及剖析文章主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主动积累文言词语的意识和培养自渎文言文的能力。
2、“正话反说”的理解。
3、典故的作用及对典故的正确理解。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教法构想]:
1、本文语言浅显,不必多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渎能力。
2、教学要突出重点,围绕“愚”来理解、学习本文。
3、引入研讨法,在学生自主探索中拓展学生知识和提高自学能力。
4、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教法要灵活多变,放手学生自渎,并适当拓展。
[教学课时]:
1、拟用两个课时。
2、第一课时,读熟读懂,理清思路,归纳内容,画出“八溪”;
第二课时,抓住“愚”,作深入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完成训练。
[分课时教案]:

第 一 课 时

一、引入:
从唐代的“古文运动”谈起:

有唐以来,为了扫除齐梁遗留下的浮华文风,陈子昂为先声,韩愈、柳宗元倡导并推行了文学革新运动,由于创作上注重思想内容和文学的社会作用,效仿先秦古文,故称“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既是运动的倡导者,也是运动的实践者,他们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文”(韩柳二人文学成就卓著,并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

同学们刚刚学过韩愈的那篇“至情之文”━━《祭十二郎文》,今天,我们再读一读柳宗元的风格清新的诗序《愚溪诗序》。
二、导读:
1、作者:(小黑板或其他形式)

[补充材料]: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中期著名文学家。因和刘禹锡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仕官柳州,人又称之为柳柳州。其代表作是大家都熟悉的《永州八记》。
2、题解:

《愚溪诗序》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文章题为“愚溪”,实际上,所记内容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反映。文章借愚溪风景抒发了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是一篇诗序,再看课文结尾,我们知道这是为《八愚诗》写的序言。
问:序是什么?

序是著作、诗文集子前面的说明性文字。古代有文序、宴集序、赠序等,本文属于诗序,是文序的一种。
[补充]: 宴集序, 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赠序, 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等。
三、检查预习情况(早自习教师已范读了原文):阅读。
1、个读:
正音;提示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齐诵: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投入。
四、交流阅读:读懂全文,理清思路。
[要求]:

1、分成学习小组(也可同位同学合作),读文读注,一同学读原文,一同学口译,不懂的地方共同研讨,还不懂的记下来,质疑。
2、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步骤]:
☆ 学生分组阅读、翻译(6-8分钟)。
积累实词(愚、家、适等);学习虚词(为、见┄┄于等)。
☆ 教师巡回指导,解疑答难。
指导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
☆ 师生互动,概括文章的内容。
[归纳]:
(一)交代溪水的位置并为之更名。
(二)叙写“愚溪八景”。
(三)点明命名原因:“无以利世”。
(四)对照古人言“愚”。
(五)点题:名愚实不愚。
五、重点学习:(当堂训练)
1、快速找出:
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
2、画出“愚溪八景”来:
学生配合自主完成,一名同学慢读,另一名同学在纸上画出来。
◆板演的一组在黑板上画。
◆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图示]:愚溪八景

六、小结。齐诵课文。
七、作业 :
1、预习作业 :
①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②课下探讨:本文的“愚”有何深意?
2、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 二 课 时
一、引入:
简单说明,齐诵课文。
二、研读课文:
(a)、快速阅读全文:
把文中的“愚”字划出来。认真体会其深刻含义。
[方法]:
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最后归纳主题。
[提示]:
(1)更名“愚溪”→(以予故)咸以愚辱焉→(无以利世,类于余)可用“愚”名之→专而名→名愚实不愚。
(2)明确:文中的“愚”,不是真愚,而是作者的愤激之言,大多数是正话反说。这一点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

[归纳]:结合以上分析,学生自主归纳----全文以一“愚”字贯穿,借“愚”言志,借愚溪风景抒发了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b)重点研读文章最后一段:
方法: 阅读,研讨,比较。

问题:比较柳宗元和“愚溪”,理清柳宗元、“愚溪”和“愚”的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根据学生阅读分析情况归纳:

“愚溪” ←←←→→→ 柳宗元
↓ ↓
清莹秀澈 ←←←→→→ 情操高尚
↓[却] ↓[却]
无以利世 ←←←→→→ 被贬永州
‖ ‖
〖无人问津:惋惜〗←←→〖抱负难展:悲愤〗
三、小结并再读课文。
略述:托物兴辞,夹叙夹议。
四、当堂训练:

找出文中引用的典故,联系以前所学,结合文本下面的注解,谈谈这些典故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愚公谷 。
②孔子:智者乐水 。
③蛟龙(《劝学》) 。
④宁武子、颜子 。
⑤鸿蒙、希夷 。
五、完成作业 :
(1)完成《新学案》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部分。
(2)拓展阅读:阅读《语文读本》的《指南录后序》,比较序文的特点,做读书笔记
作者邮箱: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090.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