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目录_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民乐奇葩

初中音乐教案 2013-09-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初中音乐教案】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题

第四单元  民乐奇葩

计划课时

2

感受与鉴赏少数民族常用乐器所演奏的优美音乐,培养学生理解、尊重、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观、价值观,是重要的音乐教学内容。

本单元介绍的棋手乐曲分别有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壮族、彝族、苗族最常用的乐器演奏,都很有代表性、典型性。    

1.     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能专注地听赏音乐。

2.     能分辨七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并知道哪件乐器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3.     能分辨这些乐器所属的类别,如哪件乐器是弹拨乐器,哪件是吹奏乐器,哪件是拉弦乐器。

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乐器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乐器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具

学具

准备

配套多媒体课件

教学

设计

思路

(含教

法设

计、

学法

  指导)

本单元提供的信息量,从音响时间上看比较少,七首乐曲仅二十三分三十秒,但从民族学、乐器学方面看,信息量较大:一要介绍七个少数民族的简要历史、生活地域、民俗特点;二药介绍七个民族的音乐概况;三要介绍七件乐器的特色。所以,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可先以师生自由交谈,教师及时提示、补充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额五十六个民族,然后引入到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分辨,最后选听三首教材中的器乐曲。

第二课时听赏的几首乐曲,课选择一至两首让学生即兴舞蹈。教师则应深入学生当中,随时作必要的示范和引导。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

教学

二、导入

新课

三、新课

教学

四、讨论探究

五、总结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1.     导语:同学们,中国式

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都相亲相爱,爱我中华!

2.     游戏竞赛

(1) 看邮票,认民族

(2) 看图片,认民族乐器

(东不拉—哈萨克族;马头琴—蒙古族;扎木聂—藏族;马骨胡—广西壮族。)

 3.提出问题

刚才,同学们分别为这些民族选择了相应的乐器。为什么你们觉得这件乐器就属于这个民族呢?这些民族乐器跟这个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少数民族自己特有的乐器。让我们在民族音乐的海洋里摘取几多民乐奇葩吧!(出示课题《民乐奇葩》)

(一)哈萨克族—东不拉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东不拉:哈萨克族最流行的民间弹弦乐器,可用于独奏、合奏和弹唱。

3.参与表现

欣赏《白骆驼》(描写白骆驼在草原上尽情奔跑,歌唱的活泼愉快的形象)

(二)蒙古族—马头琴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马头琴:蒙古族最常见的民间拉弦乐器。

3.参与表现

欣赏《黄骠马》(歌颂内蒙古达草原的辽阔、美丽,表现蒙古族人民对大草原、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藏族—扎木聂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扎木聂:扎木聂意即藏语“美好的声音”,是藏族最有特色的弹弦乐器。

3.参与表现(音乐形象前部分有点朦胧,后部分却栩栩如生,是一首久听不厌的优秀乐曲。)123

(四)壮族—马骨胡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马骨胡: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

3.参与表现

欣赏《喜调》(壮剧是有壮族民间音乐与说唱音乐发展而成的广西地方剧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是否可以告诉我:东不拉、马头琴、扎木聂、马骨胡这四件乐器跟其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探讨,我们发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学生在《爱我中华》的歌曲声中走入教师。

1.     边听赏《爱我

中华》边感悟教师的话语。

2.玩游戏

(1)分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认出其中的民族。

(2)四组同学分别为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壮族、中的一个民族选一件乐器。

3.聆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明确

今天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的重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了解哈萨克族、了解东不拉

1.学生发言,谈对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东不拉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二)了解蒙古族、了解

1.学生发言,谈对蒙古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马头琴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三)了解藏族、了解扎木聂

1.学生发言,谈对藏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扎木聂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四)了解壮族、了解马骨胡

1.学生发言,谈对壮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马骨胡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聆听  感悟 

从兴

趣入手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游戏竞赛活动中,巧妙、自然地进入乐器的学习,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为新课教学做铺垫。

这一环节采用师生交流、教师补充讲解和听赏几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东不拉、马头琴、扎木聂、马骨胡这四种乐

器。通过听、说、感受等不同参与表现得形式,让学生了解乐曲,感受乐器的音色,并使学生探究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教学

四、讨论探究

五、总结

六、拓展延伸

七、小结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

们认识了四种民族乐器,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三个少数民族乐器。了解民族乐器跟这个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呢?

2.游戏竞赛:看图片,认民族乐器(巴乌—云南省彝族、苗族、哈尼族;葫芦丝—傣族;芦笙—苗族。)

(一)巴乌—云南省彝族哈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巴乌:云南省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经常使用的吹奏乐器。

3.参与表现

欣赏《渔歌》(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全国较流行的乐曲)

(二)傣族—葫芦丝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葫芦丝:亦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族、彝族、阿昌族等民族中。

3.参与表现

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三)苗族—芦笙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芦笙:是我国西南地区苗族、瑶族、侗族最常用的吹奏乐器,远在西汉王朝即已出现。

3.参与表现:欣赏《拉山号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是否可以告诉我:巴乌、葫芦丝、芦笙这三件乐器跟其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123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探讨,我们发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每个民族不仅有自己特有的文化、音乐,还有独特的舞蹈,下面让我们在《月光下的凤尾竹》优美的乐曲中感受傣族舞蹈。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族人民创造了音色、形态各异的乐器。这些乐器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点鲜明、光彩夺目,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

1.聆听,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

2.四组同学分别为彝族、傣族、苗族中的一个民族选一件乐器。

(一)了解哈萨克族、了解东不拉

1.学生发言,谈对云南省这些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巴乌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二)了解蒙古族、了解

1.学生发言,谈傣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葫芦丝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三)了解藏族、了解扎木聂

1.学生发言,谈对苗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芦笙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聆听  感悟

师生共同跳舞,感受傣族舞蹈。

聆听   明确

 感悟   升华

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游戏竞赛活动中,巧妙、自然地进入乐器的学习,为新课教学做铺垫。

这一环节采用师生交流、教师补充讲解和听赏几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巴乌、葫芦丝、芦笙这三种乐器。通过听、说、感受等不同参与表现得形式,让学生了解乐曲,感受乐器的音色,并使学生探究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通过拓展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不仅关注民族音乐,还有独特的民族舞蹈。

作 业

设 计

第一课时作业:查阅你喜欢的民族民俗风情。

第二课时作业:小组合作选一首喜欢的民族音乐排练舞蹈。

板 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东不拉—哈萨克族     马头琴—蒙古族

   扎木聂—藏族      马骨胡—广西壮族

第二课时

巴乌—云南省彝族、苗族、哈尼族

葫芦丝—傣族        芦笙—苗族

教 学

反 思

分 析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chuzhongyinlejiaoan/11757.html

  • 器乐音色分类|器乐音色-

    器 乐 音 色设计者:莘松中学 杨 鹰年 级:七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第五课教学目的: 1、通过电脑复习乐器音色。 2、通过电脑对《小星星》配器,使学生体会各种乐器音色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开拓视野,了解新技术,懂得电脑音乐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 掌握制...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日本民歌《四季歌》七年级|《四季歌》广东版七年级教案

    课题:《四季歌》(日本民歌) 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歌曲《四季歌》,学习日本的舞蹈动作,感受日本音乐、舞蹈发民族特点。2、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受节奏、音色的变化。3、在感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表现力的欲望。 教学重要难点:让学生感悟音乐,表现音乐 教 具: 多媒体的课件,电子琴,日本的舞蹈需...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唱脸谱优秀课例视频】课例《唱脸谱》

    湖北省宜都市姚店中学 谭平课题概述《唱脸谱》是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沪教版九年级上|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1

    第一单元创造——跃动艺术的生命主题构思:该单元的主题是音乐的创造性特征,正由于艺术的不断创新,才能使艺术生命永恒。艺术实践与理论都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不断地革新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组建该单元的宗旨在于让学生知道“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自古以来,之所以艺术不断地发展,直至有今天如此辉煌...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踏雪寻梅教案八年级_《踏雪寻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黄自生平,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2、学会歌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3、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主动参与音乐表现。 重点与难点:   1、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   2、体会歌曲情韵。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内容 提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 学习 ,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 问题 。本文旨在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 发展 阶段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并 参考 部分 音乐 教...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溜冰圆舞曲教学反思]《溜冰圆舞曲》教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的:1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理解力,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 能从完整的《溜冰圆舞曲》乐曲中,听出此曲的主旋律 3 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的人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等 教学进程:一, 组织教学课前...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中学音乐教育现状_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州某中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电脑、文学、美术等并列项目中,表示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33 69%。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42 05%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并盼望当歌星。而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电子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一五中学 龚超刚课题《故乡的亲人》教具钢琴、竖笛、吉他课型综合型唱歌课对象初一学生(一)认知目标:1了解福斯特歌曲的特点。2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二)能力目标:1通过听、看、唱、想、议、奏等活动体验歌曲,培养学生...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湘文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湘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教案传统是条河

    湘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传统是条河》 [教学目标]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了解古代乐器的制作及乐曲创作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2 能积极探索乐器的发声原理,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制作简单的乐器;3 通过感受、体验土家锣鼓乐,使学生乐于学习和了解本地区民族音乐;二...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