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歌歌词|五指山歌八骏马

初中音乐教案 2013-09-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初中音乐教案】

课    题:《五指山歌》《八骏马》
课    型:综合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感受、体验《八骏马》的音乐情绪,听辨广东音乐及福建南曲乐队中的主要乐器,初步认识这两种音乐体裁的音乐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歌,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五指山歌》。能够背唱其中的一首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喜欢演唱高山族和黎族民歌,喜欢聆听广东音乐及福建南曲,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教学重点: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五指山歌》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八骏马》的音乐情绪
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
课前分析:
学唱《五指山歌》时,可将歌曲分为两部分(即:第1—22小节及第23—42小节两部分)学习。在学唱前一部分时,要注意变换拍子及装饰音的问题。节拍要唱得准确,装饰音要唱得自然。
教学过程:
《五指山歌》
黎族分布在我国海南省各地。由于地区方言的关系,黎族又分为杞、侾、美孚、本地、德透五个支系,在支系中还会分出更小的支系。黎族各支系都有自己特定的传统音乐调腔。在传统音乐调腔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山歌、情歌、劈山栏歌(一种刀耕火种时唱的劳动山歌)、舂米谣(杵歌)、犁田歌、打硪歌、儿歌、叙事歌等民歌体裁。
“啰呢调”是杞黎中最为流行的调腔。它因歌曲开头时常用“啰呢”之类的衬词而得名。这种调腔的节奏从容、旋律舒畅、抒情性很强。《五指山歌》就属此类。
《五指山歌》是海南人民依据“啰呢调”的调腔而创编的革命民歌。其内容是歌唱红军胜利归来,嘲讽蒋军失败并逃往台湾的。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和问答的方式说明一个铁的事实和真理——正义的红军必将战胜反动的蒋家王朝。《五指山歌》为d徵调、变换拍子,舒缓的速度,二部曲式结构。歌曲的两个乐段,前8小节的旋律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用非常抒情的音调,表现相互关联的同一问题。尽管它们有问有答,却前后呼应、珠联璧合。而两个乐段的第9小节之后,却是又有对比、又有统一的。第一乐段的音调,自始至终是沉稳而抒情的。虽然歌者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但好像他是在心照不宣地明知故问。而第二乐段的音调,先是用坚定的语气表现嘲讽的内容:“蒋军失败流落海”;而后又回到那种沉稳抒情的情绪中,以表现海南人民对红军崇敬、爱戴、亲近的深厚感情。
《八骏马》
1.“八骏”为周穆王(前1001-前951)之良马。周穆王曾乘之以周游天下。后世的许多艺术家都曾用这一题材进行创作。如:五代时期,晋之史道硕曾绘有名画《八骏图》。在福建南曲中也有《八骏马》的著名乐曲。
《八骏马》又名《八走马》,是福建南曲中四大名曲之一。全曲共分八节,每节都有一个小标题。这八个小标题分别是:骅骝开道、騄駬闲游、玉骢展足、駊骥骄奔、乌骓掣电、赤兔嘶风、黄骖脱辔、白牺归山。我国音乐工作者对南曲进行了发掘整理工作,将《八骏马》精心删改成四节,使乐曲在不失原来意境的前提下显得更精练、更集中。
原曲的八个小标题并不能准确地概括音乐的情趣,但它们充分说明:乐曲内容是在描绘、刻画骏马之各种动态的。
《八骏马》为循环体结构,整理后的乐曲还具有变奏的因素。其结构形式为:乐曲中循环再现的节奏音型(b)贯穿全曲,具有走马形态之意境。其旋律是:其他的几段旋律分别是:12
2.福建南曲又名“福建南音”、“南乐”、“南管”、“管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它与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音乐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逐步地形成了这个乐种。
福建南曲主要流行于闽南的泉州市、晋江地区以及厦门、龙溪和台湾等地。此外在东南亚国家华侨聚居的地方也很盛行。南曲包括了“指”、“谱”、“曲”三大部分。“指”是一种套曲;“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曲”是有唱词的散曲,只唱不说。南曲的演奏形式有“上四管”、“下四管”之分。
上四管以洞箫为主,称做“洞管”;以笛为主的称做“品管”。《八骏马》采用洞管的形式演奏。它使用的乐器有:洞箫、二弦(一种拉弦乐器)、琵琶、三弦、拍板等。
课后反思: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chuzhongyinlejiaoan/11711.html

  • 器乐音色分类|器乐音色-

    器 乐 音 色设计者:莘松中学 杨 鹰年 级:七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第五课教学目的: 1、通过电脑复习乐器音色。 2、通过电脑对《小星星》配器,使学生体会各种乐器音色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开拓视野,了解新技术,懂得电脑音乐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 掌握制...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日本民歌《四季歌》七年级|《四季歌》广东版七年级教案

    课题:《四季歌》(日本民歌) 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歌曲《四季歌》,学习日本的舞蹈动作,感受日本音乐、舞蹈发民族特点。2、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受节奏、音色的变化。3、在感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表现力的欲望。 教学重要难点:让学生感悟音乐,表现音乐 教 具: 多媒体的课件,电子琴,日本的舞蹈需...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唱脸谱优秀课例视频】课例《唱脸谱》

    湖北省宜都市姚店中学 谭平课题概述《唱脸谱》是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沪教版九年级上|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1

    第一单元创造——跃动艺术的生命主题构思:该单元的主题是音乐的创造性特征,正由于艺术的不断创新,才能使艺术生命永恒。艺术实践与理论都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不断地革新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组建该单元的宗旨在于让学生知道“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自古以来,之所以艺术不断地发展,直至有今天如此辉煌...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踏雪寻梅教案八年级_《踏雪寻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黄自生平,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2、学会歌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3、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主动参与音乐表现。 重点与难点:   1、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   2、体会歌曲情韵。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内容 提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 学习 ,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 问题 。本文旨在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 发展 阶段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并 参考 部分 音乐 教...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溜冰圆舞曲教学反思]《溜冰圆舞曲》教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的:1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理解力,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 能从完整的《溜冰圆舞曲》乐曲中,听出此曲的主旋律 3 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的人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等 教学进程:一, 组织教学课前...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中学音乐教育现状_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州某中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电脑、文学、美术等并列项目中,表示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33 69%。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42 05%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并盼望当歌星。而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电子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一五中学 龚超刚课题《故乡的亲人》教具钢琴、竖笛、吉他课型综合型唱歌课对象初一学生(一)认知目标:1了解福斯特歌曲的特点。2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二)能力目标:1通过听、看、唱、想、议、奏等活动体验歌曲,培养学生...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湘文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湘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教案传统是条河

    湘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传统是条河》 [教学目标]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了解古代乐器的制作及乐曲创作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2 能积极探索乐器的发声原理,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制作简单的乐器;3 通过感受、体验土家锣鼓乐,使学生乐于学习和了解本地区民族音乐;二...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