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是什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第九课
§4 树立共同理想 做“四有”人才
引入
①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 这种规律决定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
③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然带来激烈的竞争,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④ 面对激烈的竞争,你有怎么样个人理想?
(解释: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是还没有实现的。)
理想的问题
1.最高理想——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⑴幻灯1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对理想社会的描写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千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请描述你想象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幻灯2 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
①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②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③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差别将最终消失,国家将最终消亡。
④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水平将有极大的提高。
⑤人人将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
⑶全面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含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相同、两个社会的区别是成熟程度不同)
初级阶段
低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共同理想的提出,依据是什么?是否可行?
(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可行,因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能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证明具有可行性)
3.个人理想——把振兴中华作为崇高使命(根据我国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加以明确)
4.个人理想、共同理想、最高理想的关系
①不能只停留在“个人理想”的阶段(没有国家的利益就没有个人的利益)
②共同理想只不过是我国现阶段的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理想和责任(新民主主义时期、建国时期等等)
③对于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我们不能好高鹜远,因为这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阶段,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实现。
必然趋势
④ 个人理想 共同理想 最高理想
必要准备
(立足现代,展望未来)
人才的问题
⑴个人理想的实现,要求我们青少年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
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 的竞争?(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的竞争?(人才)
所以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 的竞争?(人才)
⑵人才——能够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⑶请你列举你所知道的杰出人才的名字?(比尔·盖茨、爱迪生、爱因斯坦、李四光、孙中山、邓小平等)
层次之分:高层次的人才和平凡岗位上的人才(雷锋、徐虎)
人才有
种类之别:行行出状元
⑷社会主义需要的是“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
你符合“四有人才”的标准吗?哪一方面不符合?
⑸讨论:父母有钱、有权,是否就能成才?
外因:社会主义制度
成才的条件 内外因相结合,尤其要发挥内因作用
内因:自身的勤奋努力(关键)
寄语
着眼未来,高瞻远瞩,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板书
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个人理想(……) 成为“四有”人才 成才的条件 外因:社会主义制度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 内因:自身的勤奋努力
(关键)
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练习
1.“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这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②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
③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④这充分反映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A.① B.①②③ C.②③④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8070.html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详细阅读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及思维辩别能力; 3、为教学质量检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尊重、善意与沟通【教学难点】:正确面对竞争压力的方法和原则【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练习、提问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专题内容]1、人们之间...
-
[如何建设精神文明]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做了明确规定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能结合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法律保障发表看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法律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作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
-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这种说法对吗]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详细阅读
学习内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材分析:本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发,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
-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财产留给谁详细阅读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研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
-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以及中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努力方向。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的区别,提高辨析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自己与他人、和与同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
-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PPT】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详细阅读
第六课 教学目标 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理解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知道未成年人应该受到那些方面的保护,并...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详细阅读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复习导航1.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
-
诚信做人到永远主题班会|诚信做人到永远详细阅读
第十课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3、“人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