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观后感2021_第一课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2013-05-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第一课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教学目标 

识记我国指定法律的主要方式,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特征之一,法律的含义;理解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重要的特征,能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思想觉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认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法的事情。认识法律与道德有密切关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自觉地遵守法律。

教学重点:法律的含义,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教学难点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课 时

复习检查:前言讲了什么?

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的意义是什么?

两个概念 :国家的治理 依法治国

导入  新课

青少年下学习法律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是法律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第一课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课前言内容,告诉老师前言说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框的内容。

什么是法律(板书)

教师要求学生通读第一框的课文设置思考题:

法律的含义是什么?

法律的实施为什么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组织学生围绕思考题展开讨论。

师讲解:下面,我们讲解法律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把握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板书)

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良种形式。(板书)

国家制定法律的含义

国家认可法律的含义

以上两种形式,一般都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即成文法。在法制发展过程中,也有不成文法。

规定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行为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板书)

国家强制力主要指暴力 (板书)

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法律行为规则必须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板书)

因为:只有依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迫使被统治阶级遵循与服从法律。

对统治阶级成员中(在我国是人民中),出现的违法犯罪分子,也需要国家强制力予以制裁。

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确保人民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板书)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板书)

教师示例,单位、部门的规章制度、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板书)

法律这一特征的表现。(板书)

法律的涵义:

小结:这节课,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知识,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知道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法律的涵义,并明确了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课后练习

见基础训练前言和第一课的内容。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8054.html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及思维辩别能力; 3、为教学质量检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尊重、善意与沟通【教学难点】:正确面对竞争压力的方法和原则【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练习、提问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专题内容]1、人们之间...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如何建设精神文明]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做了明确规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能结合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法律保障发表看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法律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作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这种说法对吗]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学习内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材分析:本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发,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财产留给谁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研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以及中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努力方向。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的区别,提高辨析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自己与他人、和与同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PPT】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六课 教学目标 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理解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知道未成年人应该受到那些方面的保护,并...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复习导航1.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诚信做人到永远主题班会|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十课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3、“人而无...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