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未成年劳动|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导入 新课:
提问:为什么要对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进行特殊保护?
学生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的调查结果,说明在现代社会,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还在受着不同程度的侵害,所以,法律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
(板书)
一、妇女、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板书)
学生活动(二):分析下列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感谢上帝没使他成为女人,并将之列为上帝赐给他的八种恩惠之一。2、犹太男子在祈祷时会说: “赞颂不使我做女子的我主!”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作者通过哈姆雷特之口高声呼唤:“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旧约》上讲述神创世的故事:第一天神造了天地;第二天造了空气;第三天造了植物;第四天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五天造了鱼类和飞鸟;第六天造了野兽、牲畜、昆虫和一个男人……而女人只是神用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造成的。
据世界银行1995年统计,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男人的人数均超过女人。有些中东国家,如沙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等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分别为100:81、100:77、100:60和100:58。而经济发达国家则女子比例略高于男子。
学生通过分析知道,历史上女人比男人的社会地位低,受歧视现象严重。近百年,尽管随着世界范围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权主义的兴起,两性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越来越小,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重男轻女、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很严重。
我国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和关心妇女,宪法明确保障妇女与男子的平等地位,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管理的人数大大增加,但在很多地区,仍较严重地存在着歧视妇女的现象。妇女解放和真正的男女平等,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至于保护未成年人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更是人类社会的通行准则。未成年人不但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更由于他们尚缺少独立生活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更需要家长、教师及全社会的关怀和爱护。
如何保护妇女、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
1、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障妇女的权利和平等地位。(板书)
我国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举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优秀女性(详见扩展资料和媒体素材图片)
2、法律对女职工有特殊保护规定(板书)
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和哺育子女的需要,我国有关部门劳动的法律、法规对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采取了有别于男职工的特殊保护措施。如,禁止或限制女职工从事某些不适合妇女生理特点的作业 ,对妇女在月经期、怀孕期、生育期、哺乳期进行保护等。
但由于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的影响,造成妇女整体素质偏低,在低层次劳动密集型行业滞留现象较为严重,妇女自身利益被损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种新的“性别分工”倾向,已为很多社会问题埋下隐患。
举例:外出打工身患绝症 无良老板置若罔闻(详见扩展资料和媒体素材)
3、法律打击拐卖妇女的犯罪行为(板书)
拐卖妇女的犯罪现象在我国一些地区时有发生。为保护妇女的人身安全,我国法律严惩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
举例:杭州市郊某县农民魏某腿有残疾,年近四十仍未娶妻。一天,他以3000元的“价格”从一个“介绍人”手里“买下”一外地女子,并不顾该女子被骗的哭诉,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并和家人日夜看守,不许她单独外出。当警方来解救时,他还纠集家人,对警方进行阻挠、围攻。最终,魏某以收买被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和聚众阻碍国家工作人员解救被拐卖的妇女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5年。
4、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板书)
学生活动(三):回忆以前讲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认识到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到司法部门,都有相应的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老年人和残疾人受法律特别保护(板书)
1、法律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和晚年幸福。(板书)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更新换代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当然,根据我国国情,老年人养老还主要依靠家庭。
学生活动(四):说一说你所在的社区或村庄,有哪些专为老年人设立的活动场所或保护老年人权益的专门措施;在你的家庭中,如何体现“孝道”?
2、法律规定了对残疾人的特殊保障措施(板书)
1987年,全国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各类残疾人占总人口的5%,有残疾人的家庭占全国总户数的18%,平均每20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生活着残疾人。国家对残疾人特别关怀,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1988年3月,经政府批准和法律确认,建立了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这部法律特别规定,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这在世界各国颁布的残疾人法规中是没有的。
学生活动(五):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国家对残疾人在就业、受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特殊照顾情况。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进行特殊保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侵害他们合法权益的事情依然存在,希望大家能从自己做起,尊重他们,不去歧视、侵害他们。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164762.html
-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有哪些_维护社会管理秩序详细阅读
教育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识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的规定;理解:列举实例,表明社会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运用:汇集自己的所见所闻,识别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现象,并认识其危害;养成自觉的习惯; (二)能力目标在了解有关社会管理秩序的法律规定的同时,提高明辨是非...
-
[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律准则的特点,法律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规范。了解法律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的表现,并初步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规。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有规矩与无规矩、遵守法律与破坏法律的结果的对比,培养学生...
-
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的含义、内容、作用,增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在明确讲述的涵义、内容和作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几个典型的相关案例,由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加深对以上内容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
-
依法保护青少年权利的案例_第三册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详细阅读
第六课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教学目标 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理解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知道未成年人应该...
-
违法行为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唯一原因_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违法行为的类别,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一般违法行为如何制裁的过程中,提高辨别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知识,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建...
-
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法律规范经济行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过程与方法: 结合打击各种形式经济犯罪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虽然还没有直接参加经济建设工作,但是它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
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设计(一)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财产所有权、合法财产的含义。理解我国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能够结合实际,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思想觉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尤其增强学生依法保护公民合法财...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详细阅读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作为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能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不履行消费者法定义务的行为作斗争。...
-
婚姻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_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详细阅读
[复习提问] 我国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专门法律名称各是什么? 你们知道保护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哪些吗? [导入 新课] 从1981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的内容广泛,它规范了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应享...
-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知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未成年人的涵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过程与方法: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教材中所给的小字资料、小栏目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