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违法犯罪现象_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八年级政治教案 2025-11-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

教师活动:1、

2、设问:你听说“舍生取义”这个成语吗?

你认为舍“生”,舍是什么?取“义”,又取的是什么?

看到视频资料中的案例,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注:问题应是递进式的,要注意根据学生对每个问题的反映来及时调整教师的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质疑、临桌同学相互讨论(教师引入新课)

一、(板书)

教师: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好的、值得颂扬的事。但也有少数犯罪分子会蓄意破坏我们的正常生活,干出为非作歹的事。面对这种情况,A、应该怎么办?

B、同违法犯罪做斗争都需要依靠谁?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归纳:

学生思考:在制裁违法、惩处犯罪的斗争中,既然有国家执法机关在发挥其职能,为什么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呢?

教师给予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归纳:

1、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板书)

教师:随着人们的政治、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能看到许许多多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光荣事迹。这些事迹是我们的社会大力颂扬的。但是也有这样的场景:

图片:袖手旁观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图片的内容,发表评论。

教师进一步设问:如果图中围观的人中有你,你们又会怎么做呢?

学生活动:畅谈个人的观点(3分钟左右)

(引出第二个问题)

2、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板书)

教师:刚才同学们谈到了许多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方法。

大家再想想:你们认为哪些更有效、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国家与人民的利益。

学生活动:思考、争论(2分钟)、归纳:

(注:引导学生关注“要善于做斗争”;另一方面,要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

原则: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有效方法: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等。(在谈方法时,尽量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办法,出主意。)

结束语:

有这样一个小男孩:

1998年5月15日中午12时许,北京某部战士小王乘公交车去办事,车上人很多,突然小王发现一长着大胡子的男人将手伸进了一女士的挎包。小王赶忙暗示那女同志将包扣好。“大胡子”没得逞,狠狠地瞪了小王一眼。 下车后。“大胡子”堵住了小王的去路。“当兵的偷钱包了!”小王没想到“大胡子”回贼喊做贼。其实在车上目睹偷钱包一幕的乘客有不少人,但此时此刻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替小王说话。在找那位差点儿被偷的女士,早已没了踪影。突然,从人群中挤出一个身穿军衫、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大声说:“解放军叔叔没偷钱包,真正的小偷是你!”小男孩指着“大胡子”,面无惧色。“大胡子”冷不防给了小男孩一拳。小男孩擦去嘴角的血水,高喊:“小偷就是你,是我亲眼看到的。”民愤终于激起,小王在群众协助下将“大胡子”擒住。转身找那小男孩,已不见了。不一会儿,开来一辆警车。警察说,是一个小男孩拨打了110……

儿童节快到了,战士小王很想找到那位素昧平生的小男孩,向他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军礼。

同学们思考一下:战士小王为什么想找到小男孩并向他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军礼?

我们能从这个事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提示:;青少年更应智斗,求得援助。)

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164746.html

  •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有哪些_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教育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识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的规定;理解:列举实例,表明社会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运用:汇集自己的所见所闻,识别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现象,并认识其危害;养成自觉的习惯; (二)能力目标在了解有关社会管理秩序的法律规定的同时,提高明辨是非...

    发布于:2025-11-16

    详细阅读
  • [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律准则的特点,法律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规范。了解法律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的表现,并初步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规。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有规矩与无规矩、遵守法律与破坏法律的结果的对比,培养学生...

    发布于:2025-11-16

    详细阅读
  • 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的含义、内容、作用,增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在明确讲述的涵义、内容和作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几个典型的相关案例,由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加深对以上内容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

    发布于:2025-11-16

    详细阅读
  • 依法保护青少年权利的案例_第三册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六课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教学目标 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理解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知道未成年人应该...

    发布于:2025-11-16

    详细阅读
  • 违法行为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唯一原因_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违法行为的类别,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一般违法行为如何制裁的过程中,提高辨别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知识,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建...

    发布于:2025-11-16

    详细阅读
  • 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过程与方法: 结合打击各种形式经济犯罪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虽然还没有直接参加经济建设工作,但是它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发布于:2025-11-16

    详细阅读
  • 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财产所有权、合法财产的含义。理解我国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能够结合实际,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思想觉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尤其增强学生依法保护公民合法财...

    发布于:2025-11-16

    详细阅读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作为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能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不履行消费者法定义务的行为作斗争。...

    发布于:2025-11-16

    详细阅读
  • 婚姻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_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复习提问] 我国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专门法律名称各是什么? 你们知道保护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哪些吗? [导入 新课] 从1981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的内容广泛,它规范了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应享...

    发布于:2025-11-16

    详细阅读
  •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知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未成年人的涵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过程与方法: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教材中所给的小字资料、小栏目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有一...

    发布于:2025-1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