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基础知识]白杨礼赞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白杨礼赞一 字音字形:
(二) 字音: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倔强(jiàng) 大毡子(zhān)
(二)形近的字:
溶(róng):溶解 月色溶溶 砥(dǐ):坦荡如砥 中流砥柱
熔(róng):熔点 熔岩 底(dǐ):底部
二 词语解释: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的得到的。语出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主宰]:支配;统治;掌握。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倦怠]:疲乏困倦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
[婆娑]:盘旋(多指舞蹈)。
[泛出]:透出。
[鄙视]:轻视;看不起。
三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2写作背景:新课标第一网xkb1.com
《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
四 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白杨礼赞》是特殊时期茅盾先生写的一片出色的散文,作者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结构分析:
《白杨礼赞》一唱三叹,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文风阳刚、雄壮,刻画了“白杨树”伟岸挺立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体意义。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揭示中心,点明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123456789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段解】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
【解读】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解读】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时,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解读】作者先运用比喻、对比的方法,并一连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七个词语(与第5自然段呼应),有力地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鉴赏】下面又一连用了四句排比反问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2重点语句点拨:
1.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点拨:起笔破题,直抒胸臆,感情强烈,醒目突出,“实在”强调“不平凡”,突出了礼赞的原因。123456789
2.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点拨:“刹那间……猛抬眼”,傲然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突然出现了。“我”的情绪由“恹恹欲睡”到“惊奇”的一叫,文章由低潮转向高潮,眼前的景色由“单调”的高原,忽又出现了奇峰。将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但又不直接指明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的情绪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起了渲染作用。又用问答句提醒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共鸣。
3.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点拨:“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这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也深化了散文的主题,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3.主题: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中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
4写作特点:
1. 运用象征,托物抒情。
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是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2. 文章结构主线分明,散拢结合。
文章以“礼赞”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开宗明义,点出“我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不平凡”。接着通过介绍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那“傲然地耸立”的白杨树,继而描述了白杨树的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突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最后,巧借桶木作比,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更以激昂的语调发出“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呼声。自此照应开头,情感聚焦,中心突出,使本体(北方农民)和象征体(白杨树)都形象鲜明,令人感奋。全篇脉络清晰,一线串珠,层层推进。
3.巧妙运用对比和烘托手法。
开篇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西北高原,为下文引出白杨树设置了廓大的背景,渲染了粗扩、豪迈的气氛,并且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了“雄壮”、“伟大”,对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色泽起了正面烘托的作用。同时,又用“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起了反衬作用;在描述白杨树的外形和精神时,又反复用“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与“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和“决不是平凡的树”相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美;紧接着就其外形用“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反喻先行一抑,转而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设喻一扬,对比映衬,形神兼美。文章结尾把白杨与楠木作比,怒斥国民党反动派,高声赞美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显示了文章鲜明的爱憎感情和战斗风格。 123456789
4. 语言凝练优美,富于变化。尤其是谴词用字更注意形象贴切。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等。
5.体验拓展
创意表达 请模仿“我赞美……就因为……尤其……”的句式写一段话,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赞美某一种事物。
友情提示:这个句式的特点是先点明赞美的对象,然后以一个递进的复句揭示赞美的原因。要答好本题,注意抓住所写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赋予其某种美好的品质和情愫。
仿写示例:我赞美昙花,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世间转瞬即逝的美,尤其象征了一种在有限的生命中展现生命风采的执著精神。
6.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题
不矛盾。(1)“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的,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具有不寻常的意义。(2)“极普通”是说白杨树在树中并不“贵族化”,“不平凡”是说它有着许多十分可贵而美好的品格。
第二题
1.“实在”一词,说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事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强调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程度,表现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真诚而发自内心。
2.。“至少”是说“不仅仅”,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表达方式,为下文层层推进地展开留下余地。
3.“尤其” 是说“最主要的”,这样说,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所在,同时也和上文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象征了“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严密照应。123456789
第三题
第1句是肯定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第2—4句是否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四句的意思迭次加深,第1句明确白杨树不只是树,第2句指出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3句由“农民”扩大到“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4句则进一步指出白杨树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上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愈来愈鲜明地吐出了文章的中心。
第四题 略。
同步训练:(100分 9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7分)
1.给加点字注音。(6分)
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 恹恹欲睡( )
虬枝 ( ) 婆娑 ( ) 秀颀 ( )
2、 细细体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作用。(6分)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2)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3)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4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 123456789
; , 。
4.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若不是(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 )
⑵无边无垠,(平坦得像磨刀石),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
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 )
⑶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不(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 )
⑷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驰骋,冲杀突击),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 )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汽车在望不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比喻)
b、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着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只觉得它是树?(反问)
c、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拟人)
d、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面对它们,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比喻,设问)
四、课外拓展阅读(13分)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蔟蔟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123456789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作者:张福海)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2分)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是根据 写的《 》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写而成。(2分)
3.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可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23456789
4.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任选一句)(4分)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5.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南京的梅花、栖霞红枫、雨花石、玄武湖等也是南京人心中的挚爱。请你选择具有你熟悉的某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 (3分)
五、中考题(8分)(XX年苏州市中考卷)
1. 街道,是一座城市最为传神的地方,何况是一条临河的小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是古老苏州的不朽记忆,也是现代苏州的水乡情结。保护好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也就能保住古城的那份神韵。
假设:你家附近新修了一条临河的小街,环境幽雅恬静。①请你为这条小街起一个街名,要求与“枕河”的意境相吻合;②请你给临河的人家写一句话,提醒他们保护好身边的小河,语言要委婉。(3分)
〔答〕 123456789
2. 徐州电视台拟推出一档反映徐州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栏目“话说徐州”,分若干期播出。请利用下面提供的古人咏徐州诗句中的景点或人物,仿照示例,拟定第三期节目的标题。(4分) (XX年徐州市中考卷)
当年放鹤人何处?胜地尚传项王名。苏堤南北一行柳,黄河襟带古今情。
万顷碧波荡楚韵,九里烟云接汉营。回首云龙霜色动,戏马台前尽秋声。
第一期:放鹤亭内,领略苏轼(东坡)豪放情怀。
第二期:九里山巅,追忆历代兵家争雄。
第三期:
六、片段作文(30分)
水波涟滟,石桥横斜,轻舟穿梭,神奇周庄古典优雅中尽显诗情画意。请展示才情,放飞想象,用手中的画笔创作一幅周庄水乡画。画好后,讲给同学或父母听!
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一、1、yín dǐ yānyān qiú suō qí 2、“实在”说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强调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程度,表现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真诚而发自内心的。“至少”是说“不仅仅”,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表达方式,为下文层层推进地展开留下余地。“尤其”是说“最主要的”,这样说,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所在,同时也和上文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象征了“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严密照应。3、略4、(1)[妙手偶得](2)坦荡如砥(3)旁逸邪出(4)纵横决荡5、c
四、1.赞美哈尔滨人“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的精神。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4.①采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写出了丁香花的数目之多,花色之艳。②采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表达出对丁香花富有生机,孕育生命的赞叹。 5.如:南京的雨花石,是出了名的,多少年来,人们到南京旅游,或多或少要带一些雨花石离去,因为它宁静、明朗、坚定、无我,就像人的一种精神。
五、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小街的名称要符合“枕河”的意境,给临河人家写的话要符合委婉的要求。
2. (4分,句式一致、字数相同、意思协调得4分,有景点或人物,特点突出,句式等稍有不同,得2分)答案示例: (1)戏马台前,遥想项羽(项王)英雄风采 (2)云龙湖畔,感受千年汉韵楚风 六、略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691.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详细阅读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详细阅读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详细阅读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详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详细阅读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详细阅读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详细阅读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详细阅读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