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案例|桃花源记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5-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5.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
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黄发垂髫(      )
诣太守  (       )    阡陌交通(       )  妻子邑人(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缘溪行(      )     落英缤纷(       )    便扶向路(      )
诣太守(      )     遂迷(         )      欣然规往(      )
3、填空《桃花源记》是---------代大诗人-----的名作。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境导入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随着陶渊明的足迹去探访桃花源。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教师指导朗读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和韵律。
要求:1) 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疑难之处作下圈点。
2、小组内讨论解决疑难。
3、班上交流。
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的含义:(多媒体展示)
武陵人捕鱼为业:            芳草鲜美:
甚异之:                    欲穷其林: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34567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一为具言所闻:  
具答之: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率妻子邑人:
咸来问讯:                  黄发垂髫:
复延至其家:                处处志之:
谐太守:                    寻病终:
4、找学生通译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5、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上面语段出自____ (朝代) ____   (作者)写的《         》,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____ 。
②.写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
    ③.请写出描写桃花源内景物的句子
    ④、“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手法是    “黄发”指_   “垂髫”指___
⑤、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缘溪行(        )           ②阡陌交通(       )
③芳草鲜美(         )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4、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恰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这段文字,充分发挥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300-400字)1234567
6背诵课文,默写第二段

21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3.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二、学习•研讨
(一)、结合课文,讨论分析,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交流。(多媒体投影)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6.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能否变为现实?
7.你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三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如果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篇广告词,并配一段风光录像,你怎么设计呢?
   2、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选出相同的一组(    )
a、初极狭,才通人             b、 欲穷其林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欲与天公试比高
c、便舍船,从口人             d 、渔人甚异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或异二者之为
3、翻译下列句子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5、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1234567
c、桃花源人见了渔人“大惊”,说明桃花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7、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21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5.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
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预习 自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黄发垂髫(      )
诣太守  (       )    阡陌交通(       )  妻子邑人(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缘溪行(      )     落英缤纷(       )    便扶向路(      )
诣太守(      )     遂迷(         )      欣然规往(      )1234567
3、填空《桃花源记》是---------代大诗人-----的名作。
二、研讨 学习: 
(一)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1) 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理解课文,疑难之处作下圈点。
2、小组内讨论解决疑难。
3、班上交流。
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要求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的含义:(多媒体展示)
武陵人捕鱼为业:            芳草鲜美:
甚异之:                    欲穷其林: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一为具言所闻:  
具答之: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率妻子邑人:
咸来问讯:                  黄发垂髫:
复延至其家:                处处志之:
谐太守:                    寻病终:
4、通译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5、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上面语段出自____ (朝代) ____   (作者)写的《         》,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____ 。
②.写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
    ③.请写出描写桃花源内景物的句子。
    ④、“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手法是    “黄发”指_   “垂髫”指___
⑤、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缘溪行(        )           ②阡陌交通(       )1234567
③芳草鲜美(         )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4、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恰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这段文字,充分发挥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300-400字)
6背诵课文,默写第二段

21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3.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学习重点
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 温故知新
背诵课文
二、学习 研讨
(一)、结合课文,讨论分析,思考,分小组讨论交流。(多媒体投影)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3.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4.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6.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能否变为现实?
7.你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三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如果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篇广告词,并配一段风光录像,你怎么设计呢?1234567
   2、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选出相同的一组(    )
a、初极狭,才通人             b、 欲穷其林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欲与天公试比高
c、便舍船,从口人             d 、渔人甚异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或异二者之为
3、翻译下列句子。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5、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花源人见了渔人“大惊”,说明桃花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7、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508.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