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综合能力训练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的字注音。

    黝黑( ) 禁锢( )   犀利( )   尴尬( )( )

    炽热( ) 正襟危坐( ) 广袤无垠( ) 藏污纳垢(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责 fá( )  管 shù( )   广 mò( ) 宽 shù( )

    zhì( )问  文 zhōu zhōu(  )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粗词语的分寸感。

   ⑴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从句式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段话里四个空白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看看上下文!)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他的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①惜别②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给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③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④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① ② ③ ④

   a、 : ,” ; ,

   b、 ,“”, 。 ,

   c、 :“”, ; 。

   d、 :“”, ; ,

  5、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⑴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油光可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诘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托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小而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抑扬顿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人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恶痛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

  6、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义项。(看哪一个答案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

   ⑴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

    a、介绍浙江缺少大白菜,北京缺少芦荟。

    b、分析白菜在浙江、芦荟在北京受优待的原因是物以稀为贵。

    c、指出中国留学生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是仙台没有第二个中国留学生。

    d、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中国留学生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是“物以希为贵”,表达了一个弱国国民的心酸和隐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⑵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

    a、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中国人是有理由的。

    b、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只能忍受日本爱国青年的蔑视。

    c、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弱国的学生能力差,因此得六十分以上就容易被日本学生怀疑。

    d、作者模拟日本“爱国青年”的口吻,用两层荒谬的推理,表达自己作为弱国国民的极度激愤和无奈。

   ⑶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

    a、每当想到藤野先生的严厉、严谨,就不得不努力写作。(哪个最准确?)

    b、每当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片,就想起先生的希望与教诲,便从中得到鼓舞,英勇地去战斗。

    c、每当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片,就回忆起先生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不好意思不努力写作。

    d、藤野先生的照片像一个先生监督着自己去努力写作,同“正人君子”之流斗争。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 lì( )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 níng( )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 yì( )的事! 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 yì( )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 huǐ( )又急,听说眼 yì( )可以用舌头 tiǎn( )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 tiǎn( )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12345

  1、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母亲为什么这样教训儿子? (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段写了几件事? 分别概括这些事情的内容。(两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结尾这句话和哪句话相互照应?(在开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请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托尔斯泰有着怎样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托尔斯泰眼睛________、________的洞察力。

  3、选文第二段结尾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干脆有力,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种修辞方法,描写出怎样的一对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题目: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生活的家乡、养育自己的父母、教导自己的老师、学习成长的集体(学校、班级、小组)。请你从中选取一个方面,把题目“我爱我的____”填写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要适当运用议论或抒情等表达方式。12345

  2、无论写人、记事,都要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字数600至900。
 
例文

我爱我的父母

  人常说,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启蒙老师。 这话确实不假。

  [评析:点题。]

  [点出中心:启蒙老师。]

  [略写。]

  记得小的时候,每当家里买了水果、肉、蛋、奶之类,爸爸妈妈总要给爷爷奶奶他们拿去一些。每次爸妈问我是否愿意给他们拿去,我总回答;“愿意。”但我心里却是老大地不满意。

  [评析:口是心非,孩子的心理。]

  [为后文的转变作铺垫。]

  [详写。有详有略。]

  [心理描写。]

  [对话描写。]

  一天,妈妈又抱回一大堆熟食──烤鸡、香肠等。看到这些,我这个馋鬼又开始“垂涎三尺”了,便对妈妈说:“妈妈,咱们今天把那只烤鸡吃了吧!”满怀希望地问妈妈,妈妈却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行!这得给你爷爷他们拿去。”“又给他们拿去呀!”我小声唠叨着。一会儿,爸爸回来了。他们便商量给爷爷奶奶拿什么,拿多少,并且依旧征求我的意见,我回答说:“你们随便吧。”这时,爸爸好像听出了弦外音,等帮妈妈干完活后便坐到我旁边,亲切地问道:“你不希望给爷爷他们拿去,是吗?”我没有回答。爸爸接着说:“没关系的,咱家不是还有吗?你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没吃过好东西,现在老了,也赶上好日子了,就应该让他们享享清福,多吃些好的东西。再说,将来你长大了,有了孩子后,你不希望他们孝敬你吗?”我轻轻点点头。爸爸又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尊老爱幼你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你虽然还小,但你应该知道,父母养我们不容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任何物质或者是钱财都不能代替的,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老人真正高兴,这才是目的。”我心中的不满已经消失了,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明白了。明天,我要亲自把东西送到爷爷那去。”爸爸高兴地笑了。妈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也笑了。

  [评析:尊重孩子。教育孩子,以理服人。]

  [点头──开始变化!重在有孝心!]

  [晓事理的好孩子!神态描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照应“启蒙”二字。]

  这一天,我真正明白了父母的用意。他们一方面是在孝敬爷爷奶奶;另一方面,也用实际行动给我树起了榜样。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会牢记这一点,并且也会像父母孝敬爷爷奶奶那样来孝敬他们。

  [评析:点明中心。]

  ──我爱我的父母。

  [评析:扣题。]

  [简评:本文议论自然贴切,表达的感情真挚朴实。]

  开篇“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启蒙老师。这话确实不假。”的议论直接点明文章的主旨。文中“我”对总是把好的东西给爷爷奶奶“是老大地不满意”,这样的感情流露是符合作者的年龄的真实想法,经过父母的教育,“我”的不满消失了,高兴地把东西送给爷爷奶奶,认识得到了提高,于是篇末“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会像父母孝敬爷爷奶奶那样来孝敬他们”,“我爱我的父母”这些点明中心的议论和抒情自然地表达出来,没有生硬之感。

  本文作者思路开阔,行文条理清晰。要写“我爱”父母却先宕开一笔,先写他们是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继而才交代他们这样做既是对老人的尊敬,也是对“我”的教育──这不也正是“爱”吗?这样小作者就丰富了“爱父母”的内涵,既有对父母的孝敬,更有对他们的尊敬。文章字数不多,却给人留下充分的回味和思索的空间。12345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黝黑 yǒu 禁锢 gù 犀利 xī 尴尬 gān gà 炽热 chǐ 正襟危坐 jīn

    广袤无垠 mào 藏污纳垢 gòu

  2、责罚 管束 广漠 宽恕 质问 文绉绉

  3、⑴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⑵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4、d

  5、⑴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

    ⑵ 诘责:质问并责备。

      托辞:借口。

    ⑶ 小而言之:就小的方面说。

    ⑷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正人君子: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这里是反语,讽刺那些勾结军阀政客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文人。

      深恶痛疾:最厌恶最痛恨。

  6、⑴ d

    ⑵ d

    ⑶ b


二、阅读理解

  (一)
  
  1、厉 拧 意 翳 悔 翳 舔 舔

  2、因为“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3、选文第二段写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写的是母亲因为“我”说了轻薄的话而重重地责罚“我”。第二件事写的是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4、“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二)
  
  1、第一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第二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2、夸张 比喻 深刻 准确

  3、观察力 敏锐性 丰富性

  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托尔斯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795.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