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初长成》赏饭罚饿]《吾家有女初长成》课堂实录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执教班级二(4)班
师: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
生:(有的说13岁,有的说14岁,有的说15岁。)
师:同学们有没有对家长不满的时候?
生:(异口同声地)有――
师:谁能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
生1:有一次学校要组织打预防针,老师让我们每个同学交3元钱,我回家向爸爸要,爸爸不给,还说现在是一费制,还要什么钱?
生2:放假了,我喜欢带一些同学到家里玩,妈妈总说我不该。有时候还说很难听的话,弄得我很尴尬。
生3:我妈妈老说我笨,总在我面前说别人怎样怎样好,我如何如何不如人家。我很苦恼。
师:同学们是长大了,有自己的苦恼了。那么,你们希望父母怎样做呢?
生4:我希望父母能理解我们。
师:说得好!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这方面的文章。看看作者通过写女儿的成长过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大家要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发挥集体的优势,讨论解决。然后向大家报告学习成果。
生5:(自读课文。)
师:观察学生自读情况,巡回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0分钟后,学生开始报告学习成果)
生6:我通过自学知道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作者通过讲述自己女儿的成长经历,告诉人们: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又向上的,就是美的。
师:说得太好了!你一下子就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了。
生7:我积累了一些词语,讲给大家听听:亦师亦友,是说女儿喜欢上了钢琴,找了个钢琴老师做朋友。
(有的学生笑,有的学生举手要求纠正。)
生8:不对。亦师亦友是说那个钢琴老师既是老师又是朋友。
生9: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心心相印,情意相通。本文是说母女俩在对男人的审美上没有代沟。比如,我跟我的好朋友有时会不约而同的唱出同一首歌,或提到同一件事情。妈妈说我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师:好!你解释得真透彻。理解词语就应该达到这个程度。
(学生纷纷举手解释词语)
师:老师高兴得很,同学们解释词语的能力比一年级的时候强多了。下面请同学们报告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成果。
生10:xx同学归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认为还不够详细。比如作者是怎样介绍女儿的成长经历的,就没有说清楚。作者先写了女儿不值得写,因为典型性不够;接着写女儿一度令自己失望;后来,看到女儿写得信生动传神,还弹得一手好钢琴,读书面之广还超过了自己,认为女儿长大了。这就是女儿的成长经历。
生11:还不全面。作者认为典型性不够,是因为女儿“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上。”还有......(这个学生还准备说,被另一学生打断了。)
生12:对。还有。作者对女儿失望的原因是,女儿不是“我”理想中的淑女。她不爱看童话,不懂得包涵,还有自己的《女儿经》。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13:有。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女儿在我去港的三四年间一下子就长大了呢?
师:问得好!有谁能说一说?
(学生纷纷举手)
生14:我认为女儿现在能弹得一手好钢琴,是因为“她已深深爱上了钢琴”“现在是我自己喜欢”。由此我想到,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才做得好。我希望父母不要太多的逼着我们做这做那,应该尊重我的爱好和给我一定的选择权。 12
生15:xx同学说得太好了,但我有疑问:假如有的同学的兴趣就是逃学,偷盗,打架怎么办?
生16:你说的只是个别现象,不会是普遍现象。这样的兴趣不是健康的,父母当然要严加管教。
生17:作者文章最后也说了“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又向上的,就是美的。”我理解到作者的意思是父母应该尊重孩子健康向上兴趣,对于不健康的兴趣当然应该约束。
师: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再就文章的写法谈谈自己理解吧。
生18:作者虽说不想写女儿,其实她想写得很。文中的女儿写得那样生动传神,难道是“不想写”能写出来的吗?我认为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让我们读到文章最后产生一种翻然醒悟的感觉。
生19: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作者写女儿写得零零碎碎的,但我读了之后总觉得女形象很生动,老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请问作者用了什么魔法吗?
(生哄笑。)
师:问得好。作者没有用魔法,她写人的方法倒是用得很好。哪位同学能讲一讲吗?
生20:我觉得课文对女儿的语言描写得非常好。比如妈妈说:“你怎么一点儿不像我!”女儿回答:“那当然啦,你是你,我是我。”多干脆呀,一点也不含糊。
生21:还有对**的女儿经的评价多直率,多天真,一点也不顾及**的感受。
生22:我觉得不光语言,动作写得更传神:“把嘴一努”、“手一挥”等等,把一个天真无邪、直率坦诚、个性鲜明、乐观向上的女孩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学们自觉地鼓掌。)
师:好!我们刚才的讨论棒极了。课堂45分钟实在太短了,大家可能还有问题没得到解决,请留到课外继续探讨。老师这里有三幅图,请联系课文,谈谈你对这三幅图理解。(出示图)


    


图1       图2         图3
生23:我认为第一幅图表示母亲和女儿的心完全一样,第二幅图表示母亲和女儿完全背离,第三幅图表示母亲和女儿的心既有相通的地方,又有不通的地方。我喜欢第一幅图,父母和子女就应该一条心。
生24:我不赞成。父母和子女毕竟是两代人,不可能完全想到一起去。我喜欢第三幅图:父母和子女应该互相理解,但是更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生25:我觉得第一图更像课文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师:同学们分析得太好了!谁能在第三幅图上添上适当的字,使之成为我们今天所学内容的浓缩?
生26:在两心相交处写上“理解沟通”,在两颗心的正下方写上“健康向上就是美”。
生27:我在两颗心上方写“妈妈多给我一点自由”,下方写“我会更优秀”
生28:我在两颗心下方写上“理解万岁”,再加上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师:太好了,这节课同学们的积极性真高。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好地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学好语文课。下课!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700.html

  • [鲁迅的《藤野先生》教案]《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昆山市一中 朱湘前 [教学目的] 1、 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 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 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病梅馆记中病梅的寓意_第三册病梅馆记

    课型:常州市语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优课。 上课时间、地点及班级:1998 9 21上午第4节,省前中高一(2)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课题及作者。(配音,配病梅插图) 投影教学目标 (配梅花插图) 能联系有关背景材料研读课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能具体分析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能...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余映潮《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 说明语言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本文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事物,其作用何在,以及所 举事例能否用别的例子代替,这是学习的难点。 说明文的教学要体现文体特点,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 特...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文字]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建议 一、结构内容 这篇文章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很多自然现象,作者引领我们去认识、了解这些大自然独特的“文字”。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5段)通过文字人们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同样,了解了“”,人们便可以认识大自然。 作者由日常生活中的文字给人们带来的...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苏州园林》教案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1、初步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认识阅读和写作说明文必须准确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本质。 3、认识描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及其在记叙文和说明文中的应用。 4、学习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 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1、本单元共三篇精读课文,各安排三课时完成...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爱莲说》公开课教案_《爱莲说》教案设计

    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 姜全德 教学目的 1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 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 课型: 语言自读涵咏课 2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泪珠与珍珠读后感|第三册泪珠与珍珠

    课 题泪珠与珍珠授课日期 共 1 课时,第 1 课时总第 33 课时课 型自读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逐层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欣赏文章的表达技巧。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对文章产生局部感悟;问题引导,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

    [ 学习目的] 1. 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 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 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重点难点] 景物描写、对主题的理解和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乡愁教学设计一等奖|《乡愁》教学设计

    山东省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 薛启华 一、设计思路 自读质疑 合作探究 这堂课的设计思路:① ──→ ② 整体感知 品味研读 点拔释疑 拓展延伸 ──→ ③ ──→ ④ 朗读指导 比较阅读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万紫千红的花】万紫千红的花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同学们,花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情趣。课文讲述了花有各种颜色的道理,花色和昆虫的关系,以及花和人类的关系。另外作者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把事理说明白,还采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运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那么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呢?这节课我们进行研究。 (一)明确目...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