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案设计]《驿路梨花》教案2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仔细体会记叙中的抒情

  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法

  3、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4、德育渗透点:学习文章中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

教学难点:

  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红粉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天边遐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二、释题导思:

  1、什么是驿路?

  2、文章是怎样来描写驿路上的梨花?

  三、快速阅读课文,用铅笔划出文章的描写梨花的句子

  时间是三分钟

  四、教师选点突破,对文章结构进行拉线

  1、文章有几处描写了梨花?分别在哪里?

  第一处:4──6自然段,(文章的开头)

  第二处:27自然段,(文章的中间)

  第三处:37自然段,(文章结尾)

  2、这几处的描写哪些是实写的,哪些是虚写的?

  第一处:实写;第二处;虚写;第三处;望梨花(实写)想梨花诗句(虚写)

  五、讲析课文

  (一)一写梨花

  1、齐读4─6段(教板书:梨花)[由一个组的同学读,其他同学闭目体味]

   2、大家在头脑里再现了月光下的梨树林之后,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用书上词答)”多么美丽“[师板书:多美(花)]

   3、在这诗一般的美妙环境中,我和老余有心思赏花吗?从哪句话可看出来?“没有”“我们有点着急了”

  4、我们为什么着急?(或我们当时所处的境况怎样?

  学生在书上找的当儿,出示幻灯片1:

   我们当时所处的状况:山高 坡陡

                      林密 人少或稀  

  5、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急需打一个地方留宿,找到没有?是什么?(师板书:小茅屋,我和老余)

  6、这房子有人吗?谁的房子呢?(板书:设悬)

  7、可是,在这所没人的房子里,我们却受到了许多优待是什么?

  师作搭桥式引导:①邀请的方式是热情的:“请进”

            ②准备的物质是丰厚的:

          ③安排是细心的

                   ④感受是温馨的:

  8、由于对小屋主人感激,引起了我们对主人的猜测,此时谁来了?

   板书:瑶老人

  9、他是小屋主人吗?(不是)。从他的哪个神态可以看出来?(眼晴瞪得大大的)。那么谁是小屋的主人呢?(板书:再悬)

  10、从老人嘴里得知“主人”,是谁?(板书:梨花姑娘)

  11、这个名字引起了我的什么联想?

  (二)二写梨花

  12、齐读27自然段,思考:这一次仅仅是为了写梨花吗

  (还写人)师讲:多好的梨花啊!赞花,更是赞人板书:多好 (人) 123

  13、作者为什么要把梨花姑娘放到梨花林里去写?

  引导学生体味记叙中的抒情:写梨花的香气四谥是为了赞美梨花姑娘的纯洁美好的心灵,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14、受梨花姑娘的感染,我们也要化感激为行动,为小茅屋做了什么?(板书:修茸)

  15、劳动中,又见到了谁?(一群哈尼小姑娘───板书)

  16、她们是这房子的主人吗?(不是,板书:又悬)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17、由小姑娘的了讲述出了房子的来历,那么,究竟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解放军叔叔(建造)小茅屋,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哈呢小姑娘(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受益之后,送来同样也算(照管)了小茅屋,“我”和老余(修茸)小茅屋,我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板书:(主人)并标上大括号

  18、在所有的小茅屋的主人中,有两个物没有出场?他们是?但是我们却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优秀品质。这种不直接描写人物的品质,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做事留下的痕迹或对别人产生的影响的方式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称为间接描写。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要求从文中各找一例:

  出示幻灯片2:间接描写的方式:

                ①通过别人的口述 

                ②做事留下的痕迹          

  19、小茅屋的主人就只有我们这些人吗?

  引导学生理解:凡照料过小茅屋的,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的后来人,都属于小茅屋的主人。

  20、用书上的哪几话可以概括这一点(驿路梨花处处开)

  (三)三写梨花

  21、齐读最后一段

  22、“处处开”的仅是梨花吗?

  引导学生理解:处处开的不仅仅是梨花,而是助人为乐的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处处开”就是雷锋精神处处得到了发扬光大,加深了主题。

  23、由此可见,题目中的驿路梨花至少有三种含义?

  ①自然界中的梨花 ②梨花姑娘 ③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

  六、小结全文

  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七、再读“梨花描写句”或做一想象作文:梨花姑娘回娘家路过小茅屋。

 

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彭荆风

  多 美

   (花)              ┌“我”和  老余[修茸]设悬

       多  好───梨花── 小茅屋  │ 族老人[照管]            ↓

       (人)                               (主人) ┤ 哈尼小姑娘[照管]   再悬 123

      遍  开                                            │ 梨花姑娘[照料]         ↓

     (精神)                                          └  解放军叔叔[建造]   又悬

                                                                                                  ↓

                                                                                                      解悬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692.html

  • 【《苏州园林》板书设计】《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设想 1.安排两教时。 2.《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应作...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五人墓碑记ppt_第三册五人墓碑记

    、 教学目标 (一) 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二) 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三) 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二、 难点、重点分析(一) 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二) 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

    教学重难点: 以帮助学生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为重难点。 教学设想: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上课的两条要求: 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说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来...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伶官传序朗读】第三册伶官传序

    如果说阅读如同解牛,那么就应该是那位庖丁。自渎课文《伶官传序》,头绪复杂,史实众多,在一节课里处理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翻阅《疱丁解牛》,目光扫过其中的语句:“依乎天理,批大窽,导大卻,因其固然……”我的心忽然一动,我不也应该找准一个进刀的窽卻,才能在复杂的“牛体”中运用自如、游刃...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评价_《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秋晓 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二、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核舟记》板书设计_《核舟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 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 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1 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我为什么而活着主要内容_第三册我为什么而活着

    (上课,师生问好)师: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有生必有死,生死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给出答案的问题。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思索的人生是不值一过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思索、探讨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我为什么...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周星期二) 第 一 课 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2020|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勤业中学 王庆华一、单元教学目标 :1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话。2 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体味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3 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4 学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当地的景物。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小...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高尔基《海燕》教案|《海燕》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 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