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过原文课件_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6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3-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8月13日至30日,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刚刚结束,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许多有关的新闻,二十多块闪亮的金牌,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扬眉吐气,意气风发。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报纸,挑一篇你最喜欢的奥运新闻读给大家听听。(学生朗读新闻)
  读后,大家能知道新闻的特点、要素、结构安排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新闻两则》,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溃退(kui) 锐不可当(dang) 业已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三、研读反思
  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 看标题。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 看导语。
  ① 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
  ② 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 看主体。
  ① 划分层次
  a、分述中路军渡江情况;
  b、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
  c、分述东路军渡江情况;
  ② 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以上小组讨论,可以参考练习二;教师参与)
  四、品味语言
  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①“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
  ②“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③“渡至”:有横渡与到达的两层意思。
  ④“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
  ⑤“不料”:有嘲讽意味。
  2、课堂训练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12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同时,我们也大致了解新闻的特点,是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的。新闻有它记叙的六要素,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希望大家利用所学,再读一读报纸,进一步掌握新闻这种文体。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磅礴大气;
  2、观看录像片段《百万雄师过大江》;
  3、预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扫清字词,初步感知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二、检查作业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二十八宿(xiu) 绥靖(suijing) 阻遏(e) 杜聿(yu)明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四、自主研讨
  1、细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
  结果:河南基本解放。
  2、理清新闻的结构
  ① 标题
  ② 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敌军南逃的背景、时间。
  ③ 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④ 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⑤ 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⑥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3、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
  a、恢复的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b、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
  c、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五、质疑反思
  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2、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同:主题——战争;
  内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写法——叙议结合,语言精炼。
  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大气磅礴;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纵横挥写,儒雅广博。
  六、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七、布置作业
  1、做一回小小节目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314.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