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英语单词|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和能力检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3-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得分:


一、语言运用(28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2分)(  )

a.轩榭(xüān) 镂空(lòu)

b.笨拙(zhuō) 洨河(xiáo)

c.桥墩(dǔn) 后妃(fēi)

d.休憩(qì) 闺女(guī)

2.根据注音填字组词。(4分)

重峦dié(  )嶂 对chèn(  ) 斟zhuó(  )

gǒng(  )桥 惟妙惟xiào(  ) píng(  )风

qián(  )坤 tán(  )香

3.领会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作用。(4分)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2)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4)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

4.下列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调整下面句子的顺序。(2分)

①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②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③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④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⑤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3)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

(4)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       )

7.辨析近义词,选出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________而不仅是________。(技术、艺术、方法)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_______(完好、美好、完美)的图画。

(3)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________。(巧妙绝伦、匠心独运)

(4)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_______(崇拜、推崇)这座桥。

8.将画线句改成与前面对偶的句子。(2分)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9.桥是放大的一条板凳——茅以升如是说。是啊,桥很简单。不过,桥又充满魅力。请写出一些有关桥的诗句。(至少两句)(3分)



10.文学常识填空。(3分)

(1)《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2)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文的生命在于它的____________,说明文的语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11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2345678

11.解释下列词语。(3分)

(1)丘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玲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全段首句与其他句子间构成________________关系。(1分)

13.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4.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7.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2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8.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与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文中加粗的词“约”“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20.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2分)(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从现象到本质 d.从主要到次要

21.这段文字介绍桥长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介绍桥面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2分)

22.“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2分)(  )

a.排比、比喻 b.排比

c.排比、比喻、拟人 d.排比、拟人

23.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9分)

到台湾观光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站。从台北市中心乘出租车,不到三十分钟便可抵达双溪,现在每年到这儿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数,达二三百万之众。面对斑斓古朴的铜器、温润的玉器、晶莹的瓷器和褪色的字画,人们感慨藏品精致、丰富的同时,也会生出许多好奇,为什么这些明清宫廷收藏,会在台北而不在北京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产生是以故宫文物迁台为根由的。而这批文物迁台之前,还经历了博物馆界的创举——“文物万里大迁徙”。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30年代,正当博物院的各项工作走向正常时,因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宝安全受到威胁,故宫文物南迁作为权宜之策被提出。

威严显赫的紫禁城,经过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经营,珍宝秘笈无数,迁运自然以珍品为主。陈列室的展品是经过选择的精品,属必装之列。其次是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都是由各馆在各宫殿里选拔集中的。装完这些之后,再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装箱也有一定的要求,要经得起长途运输的颠簸。故宫工作人员从琉璃厂的古玩商人那儿学到诀窍,即一要装紧,二要隔离。12345678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当时有不少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胡适担心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难免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坏,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但因政府对文物南迁之事态度坚决,胡适无可奈何,遂以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资格,消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鲁迅也坚决反对故宫文物南迁。他说倘若“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也罢,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要古。”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道:“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此诗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上,而正是这一天,故宫首批南迁的文物起运了。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3月

2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1分)

(1)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       )

(2)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

25.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的来源和组成,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要收藏明清两代的文物。

b.由铜器、玉器、瓷器和字画等组成,藏品精致、丰富。

c.陈列室的经过选择的精品;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的文物。被装箱,经过长途运输的颠簸送到台北。

26.以下不属于胡适主张和做法的一项是(2分)(  )

a.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可能会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失。

b.最好的办法是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

c.以辞掉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举动来坚决主张反对南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27.对鲁迅的主张和做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物历史很久,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

b.站在维护文化传统的立场上,不同意故宫文物南迁。

c.北平是存放所有古物的最佳场所。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对文化的逝去表示哀悼和无比的愤慨。

2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物南迁是国家安全受威胁的情况下,迫不得已采取的行动,但并未对文物的保存和研究带来不便,反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文物南迁的成功实现,是文物研究历史上的史无前例的大举动,当时权宜之计现在看来也不失为英明之举。

c.胡适、鲁迅等文化名人反对南迁的主张是经过严密考虑的,对于我们现在的文物保护工作仍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组织,周到的安排,大胆的借鉴是成功实现文物转移的有力保证。


三、写作(40分)

以“我心中的桥”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可以写现实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的桥,也可以设想未来的桥。

②抓住特征,多方面进行说明并安排好说明的顺序,语言要准确、简明、周密、生动。

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a.xuān;b.zhuó;c.dūn)

2.叠 称 酌 拱 肖 屏 乾 檀12345678

3.(1)表示十分肯定的语气,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表示范围小,突出苏州园林在建筑色彩上不刺眼的自然美。

(3)表示出了从“形式”到“质地”的层进关系,去掉这两个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4)表示两米是估计的高度;若去掉“约”,就变得绝对了。

4.b(改为“迥然不同”)

5.③⑤①④②

6.(1)打比方 (2)作比较 (3)摹状貌 (4)列数字

7.(1)艺术 技术 (2)完美 (3)巧妙绝伦 (4)推崇

8.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9.白居易:“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杜牧:“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0.(1)茅以升 说明文

(2)总分式 递进式

(3)科学性 准确 简明 周密

二、(一)11.(1)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2)不该相同而相同。(3)精巧细致。

12.总分

1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眼于图画美

1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或者……身在山间

15.大多引用活水 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6.“艺术”指创造美的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艺术”包括“技术”且高于“技术”,本文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强调其艺术美。

17.分类别

(二)18.下定义 作比较 说明了卢沟桥桥身的坚固

19.不能去掉。在此使用概数更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就不准确了。

20.b 21.列数字 描写 22.d

23.介绍卢沟桥的修建时间、长度、宽度、特点及外观。

(三)24.(1)分类别 (2)列数字

25. a(应为“明清两代的收藏”)

26.c(非辞职)

27.b

28.a(“国家安全受威胁”的说法错误)

三、29.略第三单元复习 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三)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得分:


一、语言运用(28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2分)(  )

a.轩榭(xüān) 镂空(lòu)

b.笨拙(zhuō) 洨河(xiáo)

c.桥墩(dǔn) 后妃(fēi)

d.休憩(qì) 闺女(guī)

2.根据注音填字组词。(4分)

重峦dié(  )嶂 对chèn(  ) 斟zhuó(  )

gǒng(  )桥 惟妙惟xiào(  ) píng(  )风

qián(  )坤 tán(  )香

3.领会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作用。(4分)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2)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4)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

4.下列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调整下面句子的顺序。(2分)

①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②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③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④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12345678

⑤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3)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

(4)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       )

7.辨析近义词,选出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________而不仅是________。(技术、艺术、方法)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_______(完好、美好、完美)的图画。

(3)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________。(巧妙绝伦、匠心独运)

(4)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_______(崇拜、推崇)这座桥。

8.将画线句改成与前面对偶的句子。(2分)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9.桥是放大的一条板凳——茅以升如是说。是啊,桥很简单。不过,桥又充满魅力。请写出一些有关桥的诗句。(至少两句)(3分)



10.文学常识填空。(3分)

(1)《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2)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文的生命在于它的____________,说明文的语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11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1.解释下列词语。(3分)

(1)丘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玲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全段首句与其他句子间构成________________关系。(1分)

13.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4.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12345678

17.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2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8.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与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文中加粗的词“约”“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20.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2分)(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从现象到本质 d.从主要到次要

21.这段文字介绍桥长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介绍桥面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2分)

22.“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2分)(  )

a.排比、比喻 b.排比

c.排比、比喻、拟人 d.排比、拟人

23.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9分)

到台湾观光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站。从台北市中心乘出租车,不到三十分钟便可抵达双溪,现在每年到这儿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数,达二三百万之众。面对斑斓古朴的铜器、温润的玉器、晶莹的瓷器和褪色的字画,人们感慨藏品精致、丰富的同时,也会生出许多好奇,为什么这些明清宫廷收藏,会在台北而不在北京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产生是以故宫文物迁台为根由的。而这批文物迁台之前,还经历了博物馆界的创举——“文物万里大迁徙”。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30年代,正当博物院的各项工作走向正常时,因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宝安全受到威胁,故宫文物南迁作为权宜之策被提出。

威严显赫的紫禁城,经过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经营,珍宝秘笈无数,迁运自然以珍品为主。陈列室的展品是经过选择的精品,属必装之列。其次是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都是由各馆在各宫殿里选拔集中的。装完这些之后,再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装箱也有一定的要求,要经得起长途运输的颠簸。故宫工作人员从琉璃厂的古玩商人那儿学到诀窍,即一要装紧,二要隔离。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当时有不少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胡适担心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难免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坏,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但因政府对文物南迁之事态度坚决,胡适无可奈何,遂以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资格,消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鲁迅也坚决反对故宫文物南迁。他说倘若“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也罢,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要古。”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道:“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此诗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上,而正是这一天,故宫首批南迁的文物起运了。12345678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3月

2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1分)

(1)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       )

(2)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

25.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的来源和组成,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要收藏明清两代的文物。

b.由铜器、玉器、瓷器和字画等组成,藏品精致、丰富。

c.陈列室的经过选择的精品;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的文物。被装箱,经过长途运输的颠簸送到台北。

26.以下不属于胡适主张和做法的一项是(2分)(  )

a.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可能会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失。

b.最好的办法是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

c.以辞掉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举动来坚决主张反对南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27.对鲁迅的主张和做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物历史很久,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

b.站在维护文化传统的立场上,不同意故宫文物南迁。

c.北平是存放所有古物的最佳场所。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对文化的逝去表示哀悼和无比的愤慨。

2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物南迁是国家安全受威胁的情况下,迫不得已采取的行动,但并未对文物的保存和研究带来不便,反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文物南迁的成功实现,是文物研究历史上的史无前例的大举动,当时权宜之计现在看来也不失为英明之举。

c.胡适、鲁迅等文化名人反对南迁的主张是经过严密考虑的,对于我们现在的文物保护工作仍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组织,周到的安排,大胆的借鉴是成功实现文物转移的有力保证。


三、写作(40分)

以“我心中的桥”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可以写现实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的桥,也可以设想未来的桥。

②抓住特征,多方面进行说明并安排好说明的顺序,语言要准确、简明、周密、生动。

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a.xuān;b.zhuó;c.dūn)

2.叠 称 酌 拱 肖 屏 乾 檀

3.(1)表示十分肯定的语气,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表示范围小,突出苏州园林在建筑色彩上不刺眼的自然美。

(3)表示出了从“形式”到“质地”的层进关系,去掉这两个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4)表示两米是估计的高度;若去掉“约”,就变得绝对了。

4.b(改为“迥然不同”)

5.③⑤①④②

6.(1)打比方 (2)作比较 (3)摹状貌 (4)列数字

7.(1)艺术 技术 (2)完美 (3)巧妙绝伦 (4)推崇

8.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9.白居易:“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杜牧:“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0.(1)茅以升 说明文

(2)总分式 递进式

(3)科学性 准确 简明 周密

二、(一)11.(1)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2)不该相同而相同。(3)精巧细致。

12.总分12345678

1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眼于图画美

1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或者……身在山间

15.大多引用活水 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6.“艺术”指创造美的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艺术”包括“技术”且高于“技术”,本文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强调其艺术美。

17.分类别

(二)18.下定义 作比较 说明了卢沟桥桥身的坚固

19.不能去掉。在此使用概数更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就不准确了。

20.b 21.列数字 描写 22.d

23.介绍卢沟桥的修建时间、长度、宽度、特点及外观。

(三)24.(1)分类别 (2)列数字

25. a(应为“明清两代的收藏”)

26.c(非辞职)

27.b

28.a(“国家安全受威胁”的说法错误)

三、29.略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285.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